- 年份
- 2024(8991)
- 2023(12642)
- 2022(11065)
- 2021(10387)
- 2020(8800)
- 2019(19946)
- 2018(20016)
- 2017(36519)
- 2016(20384)
- 2015(23326)
- 2014(23367)
- 2013(22198)
- 2012(20370)
- 2011(18460)
- 2010(19087)
- 2009(17620)
- 2008(17408)
- 2007(16252)
- 2006(13985)
- 2005(12392)
- 学科
- 济(72003)
- 经济(71937)
- 管理(60504)
- 业(58555)
- 企(50214)
- 企业(50214)
- 方法(32360)
- 数学(27107)
- 数学方法(26712)
- 中国(22487)
- 农(21373)
- 财(19714)
- 技术(19045)
- 业经(18010)
- 理论(17376)
- 学(15563)
- 贸(15400)
- 贸易(15390)
- 教育(15149)
- 制(15117)
- 地方(15095)
- 易(14906)
- 农业(13908)
- 技术管理(12756)
- 和(12643)
- 教学(12631)
- 务(12457)
- 银(12435)
- 财务(12417)
- 银行(12397)
- 机构
- 学院(280988)
- 大学(280946)
- 济(106018)
- 管理(105136)
- 经济(103342)
- 研究(90557)
- 理学(89740)
- 理学院(88671)
- 管理学(86850)
- 管理学院(86287)
- 中国(66758)
- 京(59269)
- 科学(56156)
- 财(49843)
- 江(46110)
- 所(45703)
- 农(45604)
- 中心(42545)
- 研究所(41201)
- 范(40843)
- 业大(40808)
- 师范(40435)
- 财经(39016)
- 北京(37517)
- 州(36807)
- 农业(35794)
- 经(35095)
- 技术(35006)
- 院(32698)
- 师范大学(31750)
- 基金
- 项目(180588)
- 科学(141157)
- 研究(138449)
- 基金(124538)
- 家(106903)
- 国家(105888)
- 科学基金(90804)
- 社会(83227)
- 社会科(78612)
- 社会科学(78590)
- 省(75774)
- 教育(68411)
- 基金项目(65735)
- 划(62481)
- 编号(60139)
- 自然(57320)
- 自然科(56032)
- 自然科学(56016)
- 自然科学基金(54977)
- 成果(50294)
- 资助(50074)
- 课题(43248)
- 创(42710)
- 重点(41197)
- 发(39233)
- 部(39229)
- 创新(38901)
- 项目编号(36679)
- 大学(36145)
- 年(35909)
- 期刊
- 济(120286)
- 经济(120286)
- 研究(84775)
- 中国(66014)
- 教育(53453)
- 学报(42617)
- 农(41476)
- 财(41289)
- 管理(40022)
- 科学(37769)
- 大学(32839)
- 技术(29563)
- 学学(29100)
- 农业(28054)
- 融(23426)
- 金融(23426)
- 业经(21903)
- 财经(19065)
- 经济研究(18993)
- 图书(17773)
- 经(16502)
- 业(16159)
- 职业(15350)
- 问题(15137)
- 科技(15111)
- 技术经济(14796)
- 坛(14158)
- 论坛(14158)
- 版(13710)
- 商业(13625)
共检索到429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花会娟 郭建锋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适应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学科竞赛具备专业学习和比赛竞赛的双重特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后勤保障、校企合作等方面加强学科竞赛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 理工类 大学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五一
为探究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和实践育人路径,针对在校及已毕业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将研究指标分为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实践4个目标层的14个指标,进一步针对科技竞赛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和影响方面研究不足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有关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深入考察参与和未参与科技竞赛的两个对照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差异。研究表明:科技竞赛经历对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辨能力和创新实践均有显著正面影响。科技竞赛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结合,而跨学科的参赛团队合作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明秋 史洪伟
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平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学科竞赛的特点以及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学科竞赛为契机,加强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重视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措施,推动工科院校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新华 陈亚鸿 谢鹏
科技竞赛活动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构建了"课程项目竞赛、专业社团竞赛、创新训练计划、社会平台竞赛、工程项目竞赛"五个层面的竞赛活动,形成了课内与课外融合、竞赛与培养相互促进的科技竞赛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求知精神,训练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
科技竞赛 创新能力 软件技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明 王渤 王杏周
大学生创业活动特征、成功创业实践表明,大学生应具有完善的人格特征、全面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为导向,从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将创业教育纳入课程教育体系、建立创业导向的教育实施体系和建立多元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平台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培养体系建设。
关键词:
理工类高校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培养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子骥 汪沨 蔡立军 周冰航 王华 钟舒阳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切实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成为各高校最为关注的教学重点之一。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根据自身特点,针对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依托本科生训练基地的建设,以学科竞赛为带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工程训练基地 电子设计竞赛 学生社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柏连阳 蒋建初 盛正发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以学科竞赛为突破口,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通过修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学科竞赛运行机制,建设学科竞赛指导队伍,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等,多方面为学科竞赛搭建平台,成效显著。
关键词:
学科竞赛 新建本科院校 创新人才 培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军 白钰莹 张战国 张誉蓉
数学建模竞赛是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探究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对我国农业类、工科类和综合类3类院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从中获取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基础与创新思维能力在竞赛活动中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建荣
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面对计算机产业的兴起和网络进程的突飞猛进,社会需要不同层次的全方位计算机方面的人才,不仅要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更要具备独特的创新能力。目前,计算机教学既面临着迅速成长的机遇,也面临着多层次的挑战。文章分析了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任教者教学的重点,任教者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采用科学的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计算机 教学 创新素质 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佐彬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对我国未来经济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体系和方针,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高校 创新能力 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妍
围绕高校大学生辅导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高校大学生辅导员面临的处境,以及高校大学生辅导员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卞军 蔺海兰
本文分析了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构建多维实践平台的必要性,并以西华大学为例,探讨了构建科技竞赛平台、实践类课程体系和创新评价、考核、奖励体系、科研创新实践、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等多维实践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 多维实践平台 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霂
本文通过对"创青春"创业大赛全国赛、省级赛的概述,通过对组织竞赛过程、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分析,从构建平台、营造氛围、完善载体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创青春竞赛平台 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鹤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创新环境 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珏 张文明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对高校而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切实要求。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一、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弱成为制约创新精神的"短板"尽管实践育人主题一直被大家高度关注,但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仍然较为有限,课堂学习属于被动学习过程,大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