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2)
2023(14293)
2022(12172)
2021(11195)
2020(9717)
2019(22446)
2018(21942)
2017(41651)
2016(22738)
2015(25410)
2014(25319)
2013(24877)
2012(22769)
2011(20472)
2010(20099)
2009(18674)
2008(18270)
2007(16257)
2006(13592)
2005(11954)
作者
(67051)
(56355)
(56052)
(53231)
(35504)
(27211)
(25558)
(22213)
(21196)
(19693)
(18956)
(18747)
(17800)
(17552)
(17484)
(17475)
(17304)
(16645)
(16179)
(16143)
(13984)
(13646)
(13563)
(12900)
(12751)
(12424)
(12381)
(12332)
(11370)
(11343)
学科
(91585)
经济(91458)
管理(66867)
(63832)
(53271)
企业(53271)
方法(47321)
数学(42027)
数学方法(41512)
(26007)
(24002)
中国(22398)
(21640)
贸易(21634)
(21151)
(20479)
业经(19326)
(17215)
地方(16004)
(15888)
财务(15841)
财务管理(15800)
农业(15751)
技术(15095)
企业财务(14950)
(13798)
(13706)
理论(13646)
(13239)
环境(13238)
机构
大学(328644)
学院(325234)
(132769)
经济(130236)
管理(128530)
理学(112677)
理学院(111477)
管理学(109432)
管理学院(108848)
研究(105271)
中国(77995)
科学(67530)
(67113)
(60418)
(59751)
业大(53993)
(53032)
中心(49865)
研究所(48836)
财经(48641)
农业(48254)
(47063)
(44338)
经济学(41375)
北京(40764)
(40643)
师范(40078)
(37878)
经济学院(37770)
(36908)
基金
项目(229627)
科学(180731)
基金(169449)
研究(159273)
(150453)
国家(149277)
科学基金(127840)
社会(102806)
社会科(97664)
社会科学(97638)
基金项目(90420)
(89587)
自然(85628)
自然科(83746)
自然科学(83718)
自然科学基金(82243)
(76156)
教育(73751)
资助(68692)
编号(62251)
重点(51888)
(50792)
成果(49216)
(48260)
(47777)
科研(45572)
创新(45204)
计划(44132)
国家社会(43474)
教育部(43370)
期刊
(132398)
经济(132398)
研究(85129)
学报(58172)
中国(56102)
(52663)
科学(50841)
(47321)
管理(44156)
大学(43162)
学学(41035)
农业(35404)
教育(27787)
技术(27183)
(25084)
金融(25084)
财经(23838)
业经(21872)
经济研究(21853)
(20349)
(19567)
问题(18669)
统计(17044)
(16913)
(16440)
技术经济(16208)
(15856)
科技(15767)
理论(15022)
商业(14769)
共检索到454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浩   李长玲   高峰   徐卫杰   李昊城  
[目的/意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量化与评价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影响力,有利于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及话语体系构建。[方法/过程]首先,从研究持续性、均衡性、关注度三方面构建知识的学科归属度测度模型;其次,引入流体动能理论,基于归属度构建目标学科知识输出动能模型,从知识输出密度和知识输出速度两方面综合识别此学科知识主要影响了哪些学科,进而分析目标学科影响力;最后,以图书情报学2017—2022年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对比发现提出的研究方法较同类研究具有一定优势,并识别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是图书情报学影响的主要学科,法学等受图书情报学影响呈上升趋势,自然科学受图书情报学影响较小,尤其理科。由此,提出学科影响力提升策略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宋凯  李秀霞  赵思喆  刘超  
[目的/意义]展现一个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的完整过程,揭示学科知识发展的来龙去脉。[方法/过程]利用国际权威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依据Web of Science学科类别划分标准,以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ce(以下简称ISLS)为例,选择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两个时间段,建立三个数据集(施引文献集、原始文献集、被引文献集),利用双图叠加可视化的方式探析ISLS与其他学科在期刊层面的知识吸收过程;利用知识扩散广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叶光辉  彭泽  毕崇武  夏立新  
为改变以往研究局限于从学科或地域交叉单一测度探究该跨度对科研协作知识交流影响的做法,本文融合分析学科交叉和地域交叉两个测度对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特征形成的复杂影响过程。先构建起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并设置节点、子群、全网各维度特征分析的指标体系;然后分别根据计算出来的各指标值分析得到元网络特征;再分别从地域交叉和学科交叉两个测度分析得到这两个子网对应的在节点、子群、全网各维度的特征;最后建立起地域交叉和学科交叉子网与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特征之间的联系,得到学科交叉、地域交叉在科研协作知识流动元网络特征形成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商宪丽  
【目的/意义】构建了交叉学科多模主题网络,剖析了交叉学科多模主题网络知识组合模式。【方法/过程】本文识别了主题的学科属性和类型属性,采用主题中文献数量确定每个主题的学科,借助专家分析方法确定每个主题的类型属性。在交叉学科主题共现关系基础上,引入主题属性和学科节点,从而构建学科-对象-方法主题网络模型,识别交叉学科知识组合模式。【结果/结论】以数字图书馆为例,通过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组合模式,发现了数字馆藏、病历、开放获取与开源软件等知识组合能力较强的主题;通过学科知识组合模式,发现图书馆学与信息系统学科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君  李丽丽  王萌萌  郭晓彤  
以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脑电技术为例,利用时序分析纵向探索知识的交叉路径,借助共词分析横向探索知识的融合主题,深入挖掘认知神经科学领域与人文社科领域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机制,总结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内在规律。结果发现,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自1970年至今,脑电技术已促成了认知神经科学与12个人文社科领域交叉融合,且学科交叉数量在1990年后稳步增长;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一般发生在已有学科研究的薄弱环节,脑电技术的应用恰好弥补了传统人文社科领域对个体认知层面上的决策动机、情绪影响及注意力分配等研究的不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涛  曾令奇  
在"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理念基础上,按照从知识到工作的逻辑,分析基于职业导向的学科知识观:逻辑起点是应用性高深专门知识,逻辑路线是从知识到工作,逻辑终点是专业性职业;其次从学科范式构建的角度认为,基于职业导向的学科建设必须瞄准专业应用型学科,并在传统学术型学科建设范式与专业应用型学科建设范式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进而提出由专业应用型学科范式转换成职业导向型学科范式的设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浩  朱学芳  肖平  申俊龙  
文章将图书情报学领域文献共被引分析方法运用至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并以《北京大学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11版)》所收录的248种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为初始数据源,创建CMSCI引文索引数据库,结合《中图分类号(第四版)》确定13 259篇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文献,对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展开实证研究,借助Cite SpaceⅢ可视化该领域的重要知识源流及其共现关系,依据领域专家解读知识图谱,分年度揭示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特征并对比分析,发现中医学与药学的学科交叉为我国领域内学科交叉行为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片段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有所侧重;中医药基础理论类等4类论著始...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慧玲  许海云  岳增慧  刘春江  
当前关于学科交叉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虽有诸多讨论,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归纳出该领域研究现状,之后,针对学科交叉期刊特点,通过期刊评价指标引文分布的标准化与学科间引文归一化两方面,提出既考虑引文偏态又注重学科间引文多样性的学科交叉期刊评价指标——基于期刊论文篇均引用的CS系列指标,并构建了学科交叉期刊影响力评价的模型和可操作步骤。最后,考虑领域引文差异,本文选取"综合类"、"物理化学"以及"生命科学"三个学科交叉特征差异显著的领域期刊作为实证领域,论证CS系列指标的效用性和指标的适用性。实证表明,CS系列指标在三个学科领域都具有适用性,可整合运用JCR期刊评价指标的CS值,提升学科交叉期刊评价的精准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晓艺  杨立英  
[目的/意义]在科研过程中,知识流动的内容是多样的,而学科知识流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从区别于基于引文的学科知识流动分析角度,从科研合作角度出发,期望从合著论文中分析出因科研合作过程而产生的学科知识流动特征。[方法/过程]基于合著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学科分布确定此论文的多学科共现属性,并根据此属性构建合著论文的多学科共现网络,即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流动网络。通过网络的整体特征和网络的节点特征两个方面对合著论文的学科流动网络进行特征分析。其中,网络整体特征包括学科流动的广泛性、学科流动的有效性、学科流动的新颖度、学科流动的流通度;网络节点(即学科节点)特征包括学科流动的核心性、学科流动的连续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宝隆  王昊  张卫  
学科交叉融合的不断发展使学科自身独特性逐渐被弱化,而独特性是体现学科本质和内涵的重要特征,这对于学科守正拓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指标学科区分能力来对学科内容的差异性进行测度,以分析学科的独特性和交叉性特征。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例,采用2019年23个学科的题录数据对学科区分能力进行测度,并结合基于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ADV (angle-distance based visualization)的空间可视化对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基于此,对比分析学科区分能力与交叉指标的优劣性及相关性,并采用学科互引网络对其区分能力进行验证,探讨学科交叉程度对区分能力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学科区分能力能够很好地测度学科内容差异性;所提出的ADV可视化方法能够准确刻画学科差异性特征;学科区分能力与交叉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以互为补充;学科交叉程度对学科区分能力具有消极影响,交叉程度越深,其区分能力就越弱,反之越强。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操玉杰   向荣荣   毛进   王施运  
知识单元的特征信息是其学科归属判定的基础,挖掘关键特征有助于提升学科判定方法的性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知识内容层面的跨学科规律研究。本文借助16种知识单元学科归属判定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方法,判别不同词频、不同学科覆盖度词汇的学科归属,评价方法所蕴含的学科重要度、学科相关度和学科区分度3种特征和特征组合效果,以挖掘效果最好的特征子集。本文以“计算医学”这一交叉领域数据为基础构建测试数据集,研究分析表明,综合使用3种特征的方法在各组数据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性能,同时学科重要度的性能优势表明其在3种特征中最为重要;高频词的学科归属判定需要注重学科区分度,而低频词需要重点考虑学科重要性;对多学科覆盖度的知识单元,需要在学科重要度基础上补充对学科区分度的考虑。本文的发现能够为知识单元学科归属判定方法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春光  胡丽萍  黄文彬  
大学学科知识发展的图像其实都反映了该时代的历史社会情境与知识观。古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学科知识是形而上学知识型与神学知识型,此种知识模式是与社会隔绝孤立的,是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进入现代性时期,大学的学科知识是现代科学知识型,大学建立了现代学科制度,随着技术性课程与实用性知识的兴起,学科更行分化与制度化,学科规训制度在此时期建立完备。到了后现代性时期,以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全球化为表征的新经济时代,大学学科与课程更加强调实用性、绩效性、职业化、产业化、科技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艳红  
选取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统计源,对10种情报学核心期刊在2000—2009年这10年间载文被外学科引用状况进行统计,发现情报学知识流出较少。基于知识流动理论分析其原因,发现主要包括知识势差过大、情报学界发送知识的动机和能力不足、知识流出的渠道不畅和与多数外学科的关系疏远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项措施以增强情报学知识流出,实现情报学社会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毛刚  吕晓声  李贺  
在对社会知识论和需求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科间理论交叉进行研究,认为学科间理论交叉问题是信息科学与知识论的研究范畴,应在社会环境下对学科间理论交叉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需求是推动学科间理论交叉的根本动力。对学科间理论交叉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认为社会开放程度、信息化建设进程与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知识交流的形式、领域内科学家的评价与共识、知识在需求空间中的位置、需求对知识生产的推动等因素对于学科间理论交叉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邵瑞华  李亮  刘勐  
[目的/意义]以图书情报学被SSCI收录的37年文献为研究对象,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学科交叉程度与文献学术影响力的关系特征,为科研管理部门关于交叉科学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用布里渊指数、学科种数作为学科交叉度的测度指标,文献的被引频次和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NCI)作为文献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通过数值计算、相关分析等研究各指标的关系。[结果/结论]图书情报学兼具不可渗透和可渗透的学科特征,其学科交叉融合行为越来越明显,学科交叉有利于文献学术影响力的提高。图书情报学文献可分为专业型文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