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3)
2023(6714)
2022(5382)
2021(4969)
2020(3865)
2019(8560)
2018(8336)
2017(15657)
2016(8465)
2015(9342)
2014(9292)
2013(8938)
2012(8064)
2011(7440)
2010(7499)
2009(7178)
2008(7067)
2007(6560)
2006(5861)
2005(5508)
作者
(22993)
(19452)
(19147)
(18414)
(12269)
(9032)
(8701)
(7347)
(7334)
(6834)
(6612)
(6517)
(6208)
(6149)
(6071)
(5878)
(5698)
(5666)
(5651)
(5514)
(5000)
(4652)
(4576)
(4426)
(4411)
(4372)
(4361)
(4325)
(3837)
(3753)
学科
管理(32482)
(29901)
经济(29834)
(26894)
(24267)
企业(24267)
(12192)
(11258)
方法(9767)
业经(9663)
中国(9240)
(9175)
(8495)
数学(7445)
数学方法(7330)
体制(7279)
技术(7052)
(6687)
财务(6669)
财务管理(6650)
(6545)
(6531)
银行(6526)
(6468)
企业财务(6326)
(6237)
理论(6218)
(6104)
金融(6101)
农业(5806)
机构
大学(122270)
学院(121323)
(48857)
经济(47712)
管理(47060)
理学(39834)
研究(39799)
理学院(39437)
管理学(38988)
管理学院(38733)
中国(30073)
(26873)
(25064)
科学(21509)
财经(20225)
(19532)
(18652)
中心(18376)
(18178)
研究所(16415)
(16325)
师范(16198)
北京(15410)
经济学(15133)
(15103)
(15034)
财经大学(14944)
业大(14772)
(14595)
经济学院(13461)
基金
项目(79358)
科学(64011)
研究(63489)
基金(57710)
(48713)
国家(48269)
科学基金(42248)
社会(41575)
社会科(39411)
社会科学(39405)
(31197)
基金项目(30186)
教育(29678)
编号(26887)
(25740)
自然(24504)
自然科(23918)
自然科学(23913)
成果(23755)
自然科学基金(23492)
(22249)
资助(21642)
课题(18599)
(18119)
重点(17803)
(17786)
国家社会(17494)
项目编号(17412)
(16962)
(16616)
期刊
(59104)
经济(59104)
研究(39253)
中国(27972)
(22409)
管理(19152)
教育(17530)
学报(15680)
(15474)
科学(15407)
大学(12976)
(12425)
金融(12425)
学学(11920)
财经(10617)
技术(10504)
农业(9965)
业经(9782)
(9100)
经济研究(8791)
问题(7427)
图书(6554)
理论(6436)
科技(6106)
(5976)
实践(5772)
(5772)
现代(5717)
(5699)
财会(5607)
共检索到190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学科的内在建构路径是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基本研究范畴形态→学科形态,在这一转换过程中,问题研究是学科生长的初始条件,基本研究范畴是向学科挺进的关键性力量。推进学科内在建构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来自人类社会对实现知识有序积累及有效应用的期许与需求,建构路径的每一次转换都加大了知识系统化的力度,最终目的是获得一种适合于进行知识生产的复杂知识系统。当学科确立之后,会同时按照知识逻辑和制度逻辑去运行,形成具有两种规范性力量的知识运行机制,藉此成为一种主宰性的知识系统。在学科知识范式居主导地位的今天,对其进行元研究有助于提高知识创造主体对学科本质及其规律的自觉程度,在充分利用它的同时扬长避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远   汤慧芹   刘刚  
产业学院建设必须回答好为什么建、建什么、如何建、如何运行等基本问题。当前,由于对职业院校产业学院运行层面的理论、路径、策略研究不足,导致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技术知识溢出效应与职业院校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在底层逻辑上高度契合,并对产业学院的运行过程、状态、目的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建设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要从搭建好促进技术知识溢出效应的底层逻辑出发,构建职业院校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建设的有效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吕光洙  朴雪涛  周楠  
东京大学跨学科教育是超智能社会的人才需求、政府的大学教育改革、大学教育功能重构多重逻辑耦合作用下的时代产物,其混合嵌入型模式建构是建基于理念引领、政策支撑、模式形塑的复杂系统工程。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东京大学创建了跨学科教学科研组织,形成了跨学科课程建设,加强了教师评价与成效评价,但也存在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上的挑战与课题。借鉴东京大学经验,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应从跨学科视角科学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跨学科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以及组织模式,整体推出跨学科教育运行机制,提升一流人才培养能力,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千波  
"创客空间"是一个全新创业服务平台和创业教育载体,"创客空间"的出现,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们点亮了希望之灯。高职院校应当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在校内设立"创客空间",为大学生"创客"构建自己的筑梦家园。而科学的运行机制是"创客空间"作用发挥的关键。文章从明确建设目标、科学定位功能、建立企业化管理模式、完善项目孵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创客空间"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璟晶  管远红  
科技服务"三农",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农业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深化和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建立了集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与推广、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协调发展的服务体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技术研发平台,开展"助企兴农"、"农民培训"、"挂县强农"、"百师兴百村"等工程,探索科技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建立了一套服务"三农"的运行机制,即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科技服务团队,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完善服务"三农"激励保障措施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耀彬  谭术魁  
建立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主成分投影的不同组合,比较和研究了中部6省的经济运行路径。研究显示①中部地区省域经济运行的差异关键在于经济水平及经济推动、资源环境支撑和经济结构协调3个因子;②中部省份在3个主成分投影上差异很大,其经济运行路径不仅取决定于对单个动力因子的依赖上,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这3个因子的相互匹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座铭  宋丽萍  
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与政策建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科技园区创新支持体系和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万钟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的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国内外大公司开始注重把知识管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根据自身特色开展知识管理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空间。事实上,知识管理同样也适用于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作为知识整理、扩散、生产和应用的主要场所,在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高校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衍生,是一种崭新的实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金心红  徐学福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生成的内在机制包括核心机制、外围机制和动力机制三个基本部分。核心机制揭示教师如何实现从学科内容知识到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化。这是一个多重嵌套的交互循环机制,其中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之间的转化、学科内容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内部循环、学科内容知识循环与学科教学知识循环的联动循环等多重逻辑。外围机制揭示学科教学知识如何适切于具体的教学事理系统。教学场域中的时间、空间、人、行为、信息、意义等因素要求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应"物合事理"。动力机制揭示学科教学知识生成的动力系统。选择动力、持存动力、变革动力是学科教学知识生成的三种基本动力,三者的协同作用推动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生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国政  
枢纽经济是以枢纽为引擎衍生出的一种新经济形态,这一现象在经济史中较早存在,其内涵和外延在不同阶段有差异化表现,但本质都是通过优化资源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产业体系,促进生产力空间布局的提升和完善。功能聚疏性、空间开放性、多维融合性、形态多样性、迭代周期性是枢纽经济的基本特征,综合交通枢纽是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枢纽经济运行机制可分为动力机制、演进机制和调适机制。现阶段我国枢纽经济发展存在顶层设计不足、枢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枢纽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在新发展格局视野下需要进一步从国家视角完善枢纽经济规划体系,搭建枢纽经济运行平台,进一步优化培育枢纽产业,推进枢纽经济与城市高效协同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瑞波  贾晓云  
产业投资基金被称作“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投资基金”。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角以及从基金组织形式、融资结构和退出机制等层面,对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进行剖析后指出,在我国现有社会、经济和法律背景与条件下,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而是要结合国情进行运作机制的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攀  南光耀  诸培新  
借鉴资本循环过程中的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及销售阶段,结合生态产品自身的特殊属性,将生态产品价值运行机制分解为生态资源资产化的准备阶段、生态资产资本化的购买阶段、生态资本产品化的生产阶段以及生态产品货币化的销售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识别各阶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构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效运行。研究发现,生态产品价值运行各阶段的关键问题依次是生态资源的顺畅交易、资本的有效投入、生态产品的可交易性和生态产品的市场交易。据此,提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权利束细分以及生态要素市场体系构建等完善生态资源流通基础;通过税收和信用贷款优惠、发行生态股票等方式激励市场主体参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创新“生态+”产业模式、引入高级人才与管理手段,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属性;科学核算生态产品价值,修正生态产品的外部性和市场交易失灵等保障生态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最终,构建起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有效路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高效实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立铭  郭丽华  张伟伟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已改变了过去单一强调"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开始意识到自身应当承担的相应社会责任并付之行动,但是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同行。在发展绿色经济领域上,我国不仅仅要在技术上加以投入,更要在金融上予以全力支持,积蓄国家综合力量赢得竞争优势,使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应主导建立并完善绿色信贷相关配套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在一种生态监管机制下,自主、有效地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只有让商业银行将经济利益与社会职责统一起来,才能提升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攀  南光耀  诸培新  
借鉴资本循环过程中的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及销售阶段,结合生态产品自身的特殊属性,将生态产品价值运行机制分解为生态资源资产化的准备阶段、生态资产资本化的购买阶段、生态资本产品化的生产阶段以及生态产品货币化的销售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识别各阶段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构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效运行。研究发现,生态产品价值运行各阶段的关键问题依次是生态资源的顺畅交易、资本的有效投入、生态产品的可交易性和生态产品的市场交易。据此,提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权利束细分以及生态要素市场体系构建等完善生态资源流通基础;通过税收和信用贷款优惠、发行生态股票等方式激励市场主体参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创新“生态+”产业模式、引入高级人才与管理手段,丰富生态产品价值属性;科学核算生态产品价值,修正生态产品的外部性和市场交易失灵等保障生态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最终,构建起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有效路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高效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