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2)
2023(6367)
2022(5224)
2021(4938)
2020(3888)
2019(8546)
2018(8501)
2017(15529)
2016(8286)
2015(8836)
2014(8544)
2013(8041)
2012(7058)
2011(6518)
2010(6719)
2009(6548)
2008(6294)
2007(5724)
2006(5267)
2005(4282)
作者
(21161)
(17757)
(17381)
(16612)
(11140)
(8473)
(7786)
(6610)
(6522)
(6318)
(6106)
(5807)
(5583)
(5396)
(5313)
(5275)
(5275)
(5261)
(5044)
(5012)
(4375)
(4255)
(4213)
(4092)
(4091)
(3992)
(3880)
(3877)
(3551)
(3523)
学科
(29463)
经济(29433)
管理(20972)
(16480)
(14140)
企业(14140)
方法(10565)
(9737)
理论(9447)
中国(9307)
业经(9012)
地方(7199)
(7165)
农业(6663)
数学(6540)
数学方法(6412)
(6264)
教育(5988)
(5754)
环境(5093)
(4951)
(4947)
贸易(4943)
(4742)
(4738)
教学(4439)
(4332)
(4271)
银行(4270)
(4216)
机构
学院(111180)
大学(107675)
管理(39993)
(37686)
经济(36629)
研究(34736)
理学(33574)
理学院(33151)
管理学(32438)
管理学院(32213)
中国(26020)
(22875)
科学(21689)
(19380)
(19321)
师范(19221)
(17550)
中心(16049)
(15954)
师范大学(15277)
财经(14840)
(14837)
北京(14331)
研究所(14308)
(13508)
技术(13327)
(13293)
(13087)
业大(13046)
职业(12681)
基金
项目(70493)
研究(56619)
科学(55349)
基金(48269)
(40835)
国家(40426)
社会(35078)
科学基金(35014)
社会科(32984)
社会科学(32979)
(29697)
教育(27110)
基金项目(25558)
编号(25301)
(23854)
自然(20752)
成果(20716)
自然科(20187)
自然科学(20184)
自然科学基金(19793)
资助(19384)
课题(18033)
(16509)
(16265)
重点(16121)
项目编号(15270)
(14814)
(14377)
规划(14280)
(13771)
期刊
(50362)
经济(50362)
研究(32337)
中国(23257)
教育(20290)
管理(14464)
(14431)
科学(13890)
(13705)
学报(13581)
大学(10633)
业经(10559)
技术(9896)
农业(9762)
学学(9385)
图书(8224)
经济研究(7609)
(7593)
(7526)
金融(7526)
财经(6821)
职业(6656)
(6534)
旅游(6534)
(6534)
书馆(6022)
图书馆(6022)
(6005)
问题(5918)
商业(5806)
共检索到168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基于学科理论,文章对旅游学科建设的根本问题——旅游成为学科的可能性以及旅游作为学科的成熟度——进行了讨论,指出旅游研究由于没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可能发展成为传统学科,但在社会实践需要的推动下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现代学科;旅游学科的不成熟更多地体现在内在建制而非外在建制,主要影响因素则在于旅游研究对象的分散和研究深度的丧失。文章还结合对现代知识生产方式的分析,提出了旅游学在学科内成长的重要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一、时代孕育旅游学科人们常说,如果你想认识世界,就得先认识你自己。就一门学科而言,也有某些相似,那就是首先你得弄清楚自己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旅游学不仅在中国是一门新学科,即使就全球视野来看,情况也差不多。人类的旅游活动虽然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申葆嘉  
论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旅游教育□申葆嘉我国高等旅游教育虽发展已近10年,在此期间内经过广大教职员工的努力,积累了许多知识和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困难和问题仍大量存在,有些还是令人困惑的大问题,为了加速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抓紧旅游学科的建设是十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一、繁荣的贫困———问题的提出我国旅游研究起步较晚,粗略计之,迄今不到20年历史。然而在这短暂的20年里,发展变化之大令人叹为观止:研究队伍成倍地扩大,旅游院校和旅游研究机构神速增加,研究生层次的学历教育也初具规模,专门刊物和出版机构陆续出现,国家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郝索  
论旅游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郝索西北大学旅游系(专业)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适应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要求,由国家旅游局和西北大学联合创建的。10多年来,我们在旅游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做了点工作,借此机会,向各位做简要的汇报,以期抛砖引玉,从而对我国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晓玥  陈晓磬  
一、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和学科发展概况英国旅游高等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并蓬勃发展,至今已逾半世纪。其间,曲折与探索交织,反思与成长同行。根据Airey~((1))和Stuart-Hoyle~((2))的研究,英国旅游高等教育以及学科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不同阶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松山  
在澳大利亚(亦称"澳洲")全国的40多间政府认定的大学中,据粗略估计,有近一半以上的大学开设有旅游及旅游相关专业(例如,酒店管理、节事、会展、体育休闲管理等)。从开设有旅游专业的大学的层次、级别来看,澳大利亚大多数旅游院校为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新型理工型大学~((4))。在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德刚  
试论旅游学的学科性质□王德刚一在旅游学研究过程中,人们对旅游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一般只是笼统地认为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者认为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学科”,甚至在许多旅游学论著中干脆回避了这一问题。这说明我们对此问题的研究是不充分的,也从一个侧面证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健  
文章从对旅游学科尴尬处境的分析入手,讨论了如何以理性思维构建旅游学科问题。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历程,提出并分析了旅游学科得以建立的三大基础,即文献基础、理论基础、人才基础以及各自的内容和特点。文章认为,旅游学科的文献基础包括学术研究文献、旅游实业界经营管理运作文献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文献,以学术研究文献为核心和重点。最后,文章讨论了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论问题,认为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层面构成,最能体现旅游研究特点的方法论是跨文化比较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汤甲荣  
本文明确指出旅游学作为公认的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图法》中应占据相应位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张骁鸣  
一、学科理论框架在旅游学科发生、发展的几十年中,人们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体验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个性化,研究者对于旅游现象的范畴、形式、内容的认识也在变化,旅游研究议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越来越多,其理论面向也越来越丰富。学科理论的框架性整合始终是个极其困难的问题,它不但应该反映对学科知识体系现状的认识,也需要反映对学科知识体系未来的愿景。在此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洪滨  
一、旅游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旅游是一种愉快而美好的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上,各个时代的人们都在从事旅游活动,尽管其内容、性质和规模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当然,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兴起,则是在近代产业革命之后,特别是在第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苗莉  李正莉  
一、新文科建设与旅游学科建设新文科建设源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以下简称“四新”建设),倡导对文、史、哲、法、经、管、地等传统文科学科进行知识重组,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以及高水平人才培养与人文精神的传承(1)。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海波  
旅游的本质是旅游学的逻辑基点,旅游学要想建立起独立的研究体系和知识体系,需要首先发展出旅游活动的本质体系。根据辩证法和现象学的思想,将旅游抽象为一种移动、一种体验和一种位势。任何学科都不是铁板一块,它们均是由学派、学系、学须等分形结构构成,旅游学也不例外。目前,旅游学已经展现出多个学派、学系和学须的端倪,自我认同的旅游学人要尽可能趋同求同,主动寻求入列就位,以本质理论为指导,竭力促进旅游学的发展壮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严旭阳  
一、旅游教育的困境目前,我国旅游本科教育普遍面临着发展中的困境,主要表现为旅游类专业招生吸引力低、毕业生行业留存率低。高考录取分数越高的学校,旅游类专业招生的压力越大,学生在专业二次选择时的流失率越高。即使是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类专业招生的压力也很大,学生想转专业的也很多。一般来说,本科层次的专业教育作为学士层面的学位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专业化理论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面向某一行业或某一类通用业务的学科知识及职业能力。比如金融学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它们分别要培养学生面向金融行业及企业管理通用业务的学科知识及职业能力。本科毕业生应当具有在某一行业或某一类通用业务不同岗位之间的迁移能力,并且具备应对行业变迁的适应能力。这也是本科层次专业教育与专科层次专业教育所具有的不同之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