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9)
2023(9940)
2022(8538)
2021(8176)
2020(6822)
2019(16013)
2018(15971)
2017(28665)
2016(17161)
2015(19710)
2014(20792)
2013(19776)
2012(18954)
2011(17222)
2010(17837)
2009(16330)
2008(16799)
2007(15914)
2006(13837)
2005(12631)
作者
(50064)
(41821)
(41609)
(40102)
(26426)
(20244)
(19501)
(16380)
(15899)
(15274)
(14274)
(14110)
(13415)
(13397)
(13229)
(13129)
(13006)
(12448)
(12297)
(12119)
(10749)
(10575)
(10182)
(9896)
(9546)
(9480)
(9421)
(9410)
(8609)
(8535)
学科
(65274)
经济(65208)
管理(42603)
(37979)
(29586)
企业(29586)
方法(29134)
数学(25345)
数学方法(24951)
中国(22494)
教育(21664)
(18772)
(17573)
地方(16526)
(16503)
理论(14854)
农业(12460)
业经(12407)
(12163)
(11799)
贸易(11792)
(11380)
教学(10922)
(10431)
(9987)
财务(9952)
财务管理(9907)
(9758)
地方经济(9730)
银行(9728)
机构
大学(248823)
学院(244169)
(88019)
研究(86421)
经济(85534)
管理(82976)
理学(70089)
理学院(69075)
管理学(67452)
管理学院(66954)
中国(60852)
(55345)
科学(54791)
(45368)
(43420)
师范(43064)
(42603)
(41942)
(41372)
研究所(40895)
中心(39698)
教育(36979)
北京(35938)
业大(35820)
师范大学(34900)
农业(33135)
财经(33099)
(32848)
技术(31641)
(30798)
基金
项目(151019)
科学(117419)
研究(116434)
基金(102770)
(88981)
国家(88082)
科学基金(73196)
社会(68027)
社会科(63945)
社会科学(63923)
(61627)
教育(61579)
基金项目(53521)
(53425)
编号(51860)
成果(45779)
自然(45768)
自然科(44596)
自然科学(44581)
自然科学基金(43747)
资助(42714)
课题(39102)
重点(35900)
(34327)
(34119)
(32071)
(30601)
项目编号(30553)
(30078)
大学(29323)
期刊
(101805)
经济(101805)
研究(81179)
教育(61630)
中国(60002)
学报(39888)
(37579)
(35326)
科学(34090)
大学(30305)
管理(27834)
学学(26605)
技术(26484)
农业(25202)
(19648)
金融(19648)
财经(16525)
业经(16510)
职业(15924)
经济研究(15290)
图书(15065)
(14293)
(13760)
问题(13468)
(12788)
(12578)
论坛(12578)
技术经济(11866)
统计(11630)
(11049)
共检索到383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郭雷振  
在国外,高等教育被视作一个研究领域,而非一门学科;在国内,虽然高等教育一开始就是作为一门学科来建立的,但对于高等教育到底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一门学科,学界至今依然存有争议。这种争议的背后始终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判断是否学科的标准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个公认、统一的标准?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为判定高等教育"学科"属性提供基本的参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魏志春  
在专业标准的视域中,校长需引领包括家长在内的社会公众认同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价值取向,接受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特色,使他们成为办学条件的知情者与关注者,办学特色的参与者与建设者,办学过程的评价者与监督者,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持者与欣赏者,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的享用者与受惠者,以获取学校公共关系建设的成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丽颖  
中国校外教育机构现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县级行政单位的网络体系和制度安排,但因自身定位的不明晰,教育功能难以实现。故应明晰校外教育概念,阐释学科建设立场,坚持学术自觉,做到体系建构与问题取向相融,整体研究与类型研究并重,学理意识与方法意识兼顾。以此为基础,在学科视域中解释校外教育实践,开展校外教育理论建设,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校外教育理论体系。这既是校外教育建设的重要选择,也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小强  
学科的两重建制决定了学科的两重评判标准,今天"学科"与"领域"的不断靠拢说明了传统的学科评判标准已经过时失效。走出高等教育学"学科"与"领域"的争论,需要我们超越传统学科评判标准和具体学科的立场,站在科学整体转型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学科和学科的评判标准。学科仍然是人类认识的重要工具,坚持学科取向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现实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同舫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之核心,涵盖个体主体和社会力量双重向度的解放诉求,构筑了马克思观照和检视人类历史进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宏大视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理论视角。在人类解放的视域中审视教育,教育之目的在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育之功能在于"化育个体"和"改造社会"。我们必须警惕教育技术化过程中的"工具理性"僭越,彰显出教育在人类解放事业中的价值合理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庆年  
区域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其基本特征越来越凸显。区域高等教育系统较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性更加突出;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并非都是协调发展关系;区域高等教育既具有时间性,又具有空间性,区域高等教育分工与合作是区域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理性诉求;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多元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文平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要建设好专业教学论,这是因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需要拥有与其相应的教学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专业教学论尚缺乏自觉系统有效的体系、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发展经验启发我们构筑自己的体系。以教学论学科视域来审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有其区别于普通教学论的独特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内容。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建设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教育学学科中应赋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应有的地位、研究者以学科的身份和标准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中构筑升华专业教学论、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之中草根式生成专业教学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枭鹰  
高等教育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域,依靠简单的分析方法喂养大的还原论,抑或依凭简单的线性推理、静态的逻辑分析、直观的实体思维,都不可能理解"迷宫般"的高等教育世界。我们必须走出简单思维的藩篱,采取一种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超循环思维为要旨的复杂性探究方式,推进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枭鹰  
选择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但面对复杂的高等教育选择尤其是高等教育"两难现象"时,人们常常习惯于按照价值两分的理路做"非此即彼"的处理,最终往往只得到违背高等教育内在逻辑或外在逻辑的结果。面对复杂的高等教育现象与问题,特别是高等教育"两难现象"与"两难问题",我们究竟如何应对,恰切的分析与选择理路何在,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智运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应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质量。同时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高水平。高等教育质量是核心,高等教育水平是标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质量与水平的辩证统一。应建立多元质量观、内生性质量观、创新性质量观、人本质量观、精英质量观,同时要建立时代水平观、特色水平观和开放水平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会娟  王向东  
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公共治理理论凭借其广泛的影响力对高等教育管理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国外高等教育治理的不断优化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也进入到了改革的关键时期。本文在分析了公共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对公共治理与高等教育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与思考,以期对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宗恺  钟周  张超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有必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及其所蕴含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教育规律和特征。从教育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探索了以三项经典理论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意志进入高等教育体系所提供的理论依据和支撑,即:现代国家职能理论、教育社会学理论以及政治社会化理论。研究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强化,既体现了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现实需求,也标识着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国家制度中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韩晓燕  
论点提示:当前需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功能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能仅仅看作是消费性投入,更应该视为一种非常积极的生产性投资高等教育既具公共性,也具私人性;既具局部性,也具全局性;既具迟滞性,也具先导性校园民生是社会民生的重要方面,高等学校要把解决好招生与就业、教育收费、资助贫困生等工作作为重要价值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石桃  
大部制是一个包含着价值、结构和功能取向的系统要素,它和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有着内在的契合性。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应从大部制的视角出发,探讨其价值的转换、结构重组和功能优化的基本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