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2)
- 2023(14012)
- 2022(11418)
- 2021(10234)
- 2020(8787)
- 2019(20299)
- 2018(20010)
- 2017(37964)
- 2016(20822)
- 2015(23510)
- 2014(23500)
- 2013(23122)
- 2012(21311)
- 2011(19326)
- 2010(19230)
- 2009(17871)
- 2008(17731)
- 2007(15996)
- 2006(13620)
- 2005(12047)
- 学科
- 济(89874)
- 经济(89788)
- 管理(58225)
- 业(55573)
- 企(46368)
- 企业(46368)
- 方法(44026)
- 数学(38501)
- 数学方法(37880)
- 财(22097)
- 农(21983)
- 中国(21824)
- 业经(21615)
- 学(19993)
- 理论(17269)
- 贸(15733)
- 贸易(15728)
- 易(15254)
- 地方(14878)
- 农业(14654)
- 制(14323)
- 务(14298)
- 财务(14240)
- 财务管理(14201)
- 企业财务(13465)
- 和(13379)
- 产业(12861)
- 技术(12656)
- 银(12470)
- 银行(12418)
- 机构
- 大学(308138)
- 学院(303923)
- 济(119129)
- 经济(116584)
- 管理(115496)
- 理学(99946)
- 研究(99003)
- 理学院(98781)
- 管理学(96705)
- 管理学院(96117)
- 中国(72527)
- 京(64732)
- 科学(63216)
- 财(54943)
- 农(52960)
- 所(49965)
- 业大(48141)
- 江(46217)
- 中心(46186)
- 研究所(45706)
- 财经(44532)
- 农业(41918)
- 范(41682)
- 师范(41244)
- 经(40301)
- 北京(40099)
- 经济学(36938)
- 州(36632)
- 院(35767)
- 技术(33701)
- 基金
- 项目(206577)
- 科学(161581)
- 基金(148851)
- 研究(148329)
- 家(130781)
- 国家(129716)
- 科学基金(111112)
- 社会(92755)
- 社会科(88093)
- 社会科学(88063)
- 省(81844)
- 基金项目(78157)
- 自然(72682)
- 自然科(71064)
- 自然科学(71041)
- 教育(70732)
- 自然科学基金(69758)
- 划(68956)
- 资助(61266)
- 编号(60448)
- 成果(49525)
- 重点(46957)
- 部(45339)
- 发(43269)
- 创(43066)
- 课题(41894)
- 科研(40441)
- 创新(40214)
- 大学(39042)
- 教育部(38809)
共检索到439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周小李
学科数字素养是数字素养概念被置于高等教育背景中而派生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适应互联网数字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新要求而生成的一个新概念。立足于一种进化论的概念分析法对学科数字素养概念展开的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使用该概念的代表性文本,揭示该概念进化历程并提炼其核心要素。经由基于扎根理论的文本内容梳理和数据编码发现,学科数字素养概念源于针对数字素养概念不断深化的研究,并历经近20年数字人文研究和不同学科数字素养教育探讨而被建构,其进化特征表现为从分散到整合且与邻近概念学科信息素养存在竞争关系;学科数字素养概念包含四大核心要素,即学科数字技术、学科数字知识、学科数字能力和学科数字态度。学科数字素养概念将保持开放和动态的发展趋势,并将成为一个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新领域。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迎军 邹旸
管理工具日益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受这种现象的启示,本文从进化论视角讨论了管理协同进化体的构成和管理工具进化的动因,并得出管理学科属性更接近于技术学科的结论。这种思考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这一学科领域教学、科研活动的意义。
关键词:
管理工具 管理协同进化体 多样性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健生 李洋
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主流话语,但是,不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工作,误解误用现象普遍,造成的混乱影响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通过将核心素养与国外使用的"key competences"进行比较发现,核心素养在逻辑、时空和教学等多个方面均跨越了"key competences"的边界和限度。首先,"competence"应为"胜任力"而非"素养",中文使用者对"素养"望文生义,叠加了太多美好愿望而使核心素养突破了"key competences"本身的逻辑限度,同时也造成了其在逻辑视阈上的边界不清问题;其次,"key competences"本质上是时代更迭演进和职业领域变迁的结果,核心素养超越了"key competences"既有讨论的边界,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范畴;最后,"key competences"倡导跨学科教学模式,而由核心素养衍生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却遵循一种学科逻辑,缺少学科间的融合互动,背离了"key competences"在教学实践上的限度。此外,就"key competences"理念本身而言,它在功能定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夸大了外部的职业需求而忽视了教育的本体诉求,致使"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性的教育使命未能得到应有的彰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佑清
由于人的素养具有内在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所以对素养的本质、结构以及培养过程等关键性的素养问题,容易形成纷繁复杂的理解。为此,应该寻找能对素养问题进行科学而清晰理解的方法论。鉴于人的素养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发展和显现的,人的素养与人的活动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因此,通过联系人的活动,可以对素养的这些问题进行比较科学和清晰的理解。作为对人的活动状况及其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因素,素养在本质上是指人身上所存在的那些内在的、比较概括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基于素养对活动的功能的不同,可以从"活动侧面素养"、"活动整体素养"、"复合性活动素养"以及"人的整体素养"等四个层面理解素养的结构。由于学生素养学习或发展的机制在于学生自身的能动活动,因此,教师的教导只有通过作用于学生能动活动才能促进学生的素养发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罗式胜
科学文献关键词链也象引证链一样,能将众多离散的科学文献、科学著者等有机地“链接”成一个有机的群体,分析这些群体,对研究文献规律、著者规律、甚至学科规律都是至关重要的。对科学文献关键词链的结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将可能会开拓出一种类似于引证分析方法的方法。本文试就科学文献关键词链的概念、引文献群、引著者群及群中著者的权数、统计分析的应用前景等几个问题进行初步论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庞博
严复在近代世变之亟的境况下,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其中的进化论思想影响极大。在他的热情宣传之下,进化论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还在结合学科知识的同时,促使了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在近代学科的建构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亚琼
职业素养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两个具备同等职业能力的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些由细节部分决定的质量差别正是由他们的职业素养水平高低决定的。文章基于多个角度对其概念及特征进行分析与界定,认为职业素养是对职业能力概念的提升,对扩展职业教育实践的内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职业素养 职业能力 内涵 特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骏宇
本文分析了经典博弈论与进化博弈论的主要区别,引述了分析多群体非对称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并以此为工具求得了在世贸组织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利益分配的进化博弈解:谈判结局出现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利益分配状况要远远多于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状况,最终发达国家能得到谈判议题可能产生的贸易利益的绝大部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这一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意义。
关键词:
世贸组织谈判 利益分配 进化博弈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季六祥
本文把现代组织观的演变历程置于进化论框架下加以考察 ,认为组织再造是现阶段以及将来一个时期组织发展进化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要 ,也是对于“企业再造”深层的结构拓展或概念提升 ,而且实质是组织的价值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优化再造。基于此 ,从理论上初步得出一个以进化逻辑解析的二元结构 :一是组织的价值再造 ,提出了关于学习型组织学习的逻辑拓展 ,或称之为“第六项修炼”的假设模型 ;二是组织的工具再造 ,相应作出了企业流程重组逻辑拓展的三级模式。
关键词:
组织再造 进化观 组织学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路生 李颖 刘春年
[目的/意义]"互联网+"素养的界定是"互联网+"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方法/过程]文章阐述了"互联网+"素养的概念、内涵以及与信息素养、网络素养的关系,借助框架理论和阈值理论,构建了"互联网+"素养框架。从5个阈值概念:以人为本是"互联网+"的出发点,"互联网+"是创新过程,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的特质,开放互联是"互联网+"的基础,数据是资产和创新的源泉,对"互联网+"素养的核心内涵、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进行解析。[结果/结论]"互联网+"素养是指互联网要素在各领域跨界应用的能力以及互联网特有的思维意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路生 李颖 刘春年
[目的/意义]"互联网+"素养的界定是"互联网+"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方法/过程]文章阐述了"互联网+"素养的概念、内涵以及与信息素养、网络素养的关系,借助框架理论和阈值理论,构建了"互联网+"素养框架。从5个阈值概念:以人为本是"互联网+"的出发点,"互联网+"是创新过程,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的特质,开放互联是"互联网+"的基础,数据是资产和创新的源泉,对"互联网+"素养的核心内涵、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进行解析。[结果/结论]"互联网+"素养是指互联网要素在各领域跨界应用的能力以及互联网特有的思维意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元婕
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同时也是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但目前国际上还未有对此统一的标准,本文力图从比较的视角对科学素养的发展历程作历史的描述且对科学素养内涵泛化的原因作出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科学素养内涵拓展的规律并认为对其内涵理解的多样化是一个必然及合理的现象。
关键词:
科学素养 比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孝文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素养研究逐渐成为图书馆学界的热门课题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章对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做一梳理和辨析,以求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勇 ?sta Birkeland 刘静
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出发,建构了基于ALC核心素养的师范类研究生课程方案,主张师范类研究生课程应该是一种培育仁爱之心(Agape)的课程,因而它需要营造一种"相遇"的人生旅程;应该是一种启迪自由之性(Liberty)的课程,因而它需要打造一种"唤醒"的反思氛围;应该是一种熏陶文化之品(Culture)的课程,因而它需要铸造一种"陶冶"的文化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