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
2023(234)
2022(142)
2021(193)
2020(139)
2019(328)
2018(299)
2017(509)
2016(331)
2015(304)
2014(309)
2013(293)
2012(334)
2011(309)
2010(293)
2009(283)
2008(283)
2007(294)
2006(235)
2005(240)
作者
(782)
(629)
(620)
(606)
(423)
(321)
(286)
(259)
(253)
(241)
(238)
(231)
(219)
(199)
(199)
(185)
(178)
(177)
(176)
(175)
(169)
(164)
(155)
(154)
(152)
(147)
(147)
(141)
(139)
(135)
学科
研究(819)
教育(781)
(635)
工作(629)
理论(619)
中国(525)
教学(502)
图书(416)
书馆(405)
图书馆(405)
(401)
经济(401)
(391)
管理(377)
情报(336)
学法(310)
教学法(310)
(268)
课程(264)
研究生(262)
学理(261)
学理论(261)
读者(253)
科学(251)
资料(226)
情报资料(225)
分析(213)
(213)
学校(199)
科学研究(194)
机构
大学(4975)
学院(3404)
研究(1715)
教育(1410)
(1235)
师范(1224)
(1214)
管理(1194)
师范大学(1097)
图书(1014)
科学(1010)
书馆(982)
图书馆(982)
理学(944)
理学院(914)
管理学(899)
中国(896)
管理学院(880)
北京(760)
(697)
(692)
大学图书馆(665)
经济(650)
(647)
(645)
中心(641)
研究所(638)
信息(591)
教育学(529)
(488)
基金
研究(2247)
项目(2218)
科学(1781)
成果(1394)
基金(1375)
教育(1328)
编号(1224)
社会(1148)
社会科(1104)
社会科学(1103)
(1095)
国家(1080)
(941)
科学基金(909)
项目编号(867)
研究成果(862)
课题(776)
学科(759)
(758)
(717)
大学(691)
基金项目(661)
(648)
之一(625)
高校(573)
规划(532)
重点(518)
(514)
教育部(491)
国家社会(487)
期刊
教育(2368)
研究(2280)
图书(1299)
中国(1220)
情报(921)
书馆(779)
图书馆(779)
(762)
经济(762)
学报(667)
高等(585)
大学(571)
(513)
高等教育(508)
研究生(490)
学位(487)
工作(420)
情报工作(410)
科学(396)
教研(375)
高教(375)
管理(339)
理论(306)
学学(303)
实践(301)
(301)
(300)
论坛(300)
(279)
(263)
共检索到6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凡  
学科的发展绝对不是该学科现有系统内部的单一生长,它需要突破原有的知识边界与学科壁垒,借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排除学科发展的自我束缚,不断催生学科新的增长点。迈向开放时代的高等教育更需要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进入、交融与转换。多学科研究方法并非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特",它主要体现为一种研究方式。中国语境下的问题意识仍是学科研究的源泉,超越学科情结的高等教育研究能更清晰地反思与改良理论体系,进而在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背景与视野下彰显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与方向,推动高等教育的原创研究和深度研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龚放  
追根溯源,回到出发点,反思高等教育研究的本意、目的和使命,是要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活动自身的发展问题和变革策略,还是纯粹"源于研究兴趣"和"学术情怀",或者是为了获得某种"资质"和地位?追问研究的本意,有助于我们廓清迷茫,凝聚焦点,纾解"学科情结"。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路径可以归纳为:深入实践,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影响决策、指导行动),进而增进知识、丰富理论。本文提出,需要重视关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四个问题:其一,高等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有何特性?是否存在一个慎密、精致、井然有序的理论大厦?其二,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如何建构?教科书式的理论著述是否应当"改弦更张"?其三,如何理解"范式...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位平  
馆长的情结杨位平(广东省高校图工委)我们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事业充满了机会和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赶上时代的步伐,为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而奋斗。在这不平凡的岁月中,高校图书馆馆长们思索和焦虑的是什么呢?四川省高校图工...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黄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凌晓兵  
关键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武建鑫  郭霄鹏  
学科组织健康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必要条件。健康的学科组织除了拥有高水平的学术绩效,还能够实现绩效与学术声誉、社会责任、理念引领的协调性,并有能力实现持续发展、自我更新、质量越升。以组织健康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学科组织健康概念模型,并分别阐述了学科组织健康的演化机制和行动框架。学科组织健康的演化机制主要包括生存机制和发展机制,具体体现在适应环境、竞争与合作、融合创新、自主进化四个方面。学科组织健康的行动框架包括学科评估理念、学科生态结构、学科建设机制三个维度,三者形成一个正向的组织健康循环系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明生  
本文以合科型自由学习的课程构想、初中的综合学习课程、以及综合人文科设置的尝试为例,具体论证了日本面向21世纪,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而确立的新的课程编制理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代模  
读书看报,是我从小养成的一种生活习惯与求知方式。就像阳光空气一样,伴随着我的人生足迹,留下耐人回味的故事。知识是需要积累的。日积月累,知识就增长了,人的本领就增强了。滴水穿石,就是这个道理。求学、求知、求真,亦当如此。知识如何积累?这其中既有人生的态度问题,又有学习的方法问题。"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主要是态度问题。"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则主要是方法问题。在这两者之间或兼取之中,要有举措加以落实,这就需要养成好的习惯、好的做法。而积累知识的习惯、做法,又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人而异、因时而变。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谭立华  
我出生在山区农村,是社会主义同龄人,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下成长,历经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苦难和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中学毕业后,我便成了生产队里的半劳力。地处山区的农村,人均不到半亩坡耕地,"山上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连年灾害多。"老百姓视土如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曹远战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结是指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我的会计情结孕育于童年、萌发于学生时代、开花于成年,并始终萦绕在心间。一、红红绿绿的本子儿时模糊的记忆里,经常见父亲点亮煤油灯坐在三屉桌(老式写字台)前手持长腿蘸笔写写画画,摆弄一些印有红红绿绿格子的本子,还不时在算盘上打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随着年龄的增
关键词: 税务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岳良  
对于我这个既不算老头儿,又不是小孩儿的人来说,过年是一个永远挥之不去、删除不了的情结。记得在孩提时代,对过年那真是一种"盼星星盼月亮"的心情。我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那种欢天喜地的过年情景恐怕是现在的年轻人永远也无法体会的。大年三十人人盼,合家欢乐年夜饭。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父亲总是要竭尽全力地为我们准备一顿丰盛的年
关键词: 父亲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朝旭  
常言道,人生能有几回搏。作为一名副司级干部,本可以安稳地在单位作一名公务员,过舒适安逸的生活。但由财政部启动并直接组织的,旨在通过培养,造就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熟悉国家财经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打造一支在行业内能够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领军团队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工程,激起了我成为其中一员的强烈渴望。怀揣着"领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培国  
我看“馆长的情结”袁培国(南京大学)杨位平先生“馆长的情结”[1]阐述了胡教授提出的6个“点”,使我又想起陈和平馆长皆归结为5个问题的高校图书馆特性问题[2]。杨先生在各“点”上分别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但千头万绪,从何抓起?如何从诸多的连锁问题中找出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