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7)
2023(3448)
2022(2864)
2021(2745)
2020(2339)
2019(4988)
2018(5094)
2017(8839)
2016(5233)
2015(5913)
2014(6134)
2013(5548)
2012(5327)
2011(4912)
2010(4945)
2009(4618)
2008(4364)
2007(4252)
2006(3589)
2005(3337)
作者
(16689)
(13783)
(13663)
(13071)
(8737)
(6475)
(6311)
(5521)
(5370)
(5002)
(4745)
(4707)
(4602)
(4543)
(4418)
(4253)
(4190)
(4107)
(4052)
(3836)
(3669)
(3569)
(3459)
(3209)
(3162)
(3137)
(3053)
(2934)
(2930)
(2897)
学科
(13932)
经济(13905)
管理(12873)
(10102)
(8537)
企业(8537)
(7597)
(6069)
中国(5848)
(5819)
(4827)
理论(4785)
(4653)
教育(4373)
方法(4104)
(3683)
银行(3660)
体制(3594)
(3568)
(3542)
金融(3535)
地方(3369)
业经(3305)
(3102)
数学(3088)
教学(2984)
数学方法(2971)
工作(2801)
农业(2746)
(2706)
机构
大学(72914)
学院(71014)
研究(28610)
管理(22946)
(21901)
经济(21164)
中国(20386)
科学(19657)
理学(18771)
理学院(18448)
管理学(17940)
管理学院(17797)
(17070)
(16873)
(15592)
研究所(14245)
农业(13393)
业大(13025)
中心(12659)
(12404)
(12156)
(11191)
师范(10986)
(10749)
技术(10668)
北京(10571)
(10057)
(9463)
财经(9061)
(8773)
基金
项目(47723)
科学(36178)
研究(34654)
基金(32287)
(29718)
国家(29443)
科学基金(23708)
(19557)
社会(19525)
社会科(18313)
社会科学(18308)
(16806)
基金项目(16551)
教育(16534)
自然(15456)
编号(15242)
自然科(15101)
自然科学(15092)
自然科学基金(14804)
成果(14164)
资助(12842)
课题(11387)
重点(11273)
(10291)
(10165)
(9802)
(9668)
计划(9613)
项目编号(9545)
创新(9061)
期刊
(27069)
经济(27069)
研究(21842)
中国(19373)
学报(17784)
(15789)
教育(14253)
科学(12871)
大学(12728)
学学(11616)
农业(10428)
(10199)
管理(8223)
图书(6758)
(6018)
金融(6018)
技术(6004)
情报(5415)
(5142)
业大(5051)
(4865)
财经(4776)
业经(4752)
书馆(4333)
图书馆(4333)
经济研究(4281)
农业大学(4241)
(4112)
职业(4050)
理论(4028)
共检索到116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勇  邱石  
情报学学科是否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并不取决于它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而是由它无以替代的"功能"所决定。情报学是否具有存在和独立的必要,不在于它是否具有明确的学科性质,也不在于它是否具有完善的统一体系,而重在自身学科功能的有效实现。满足情报学实践需要、有效发挥学科功能,乃是情报学学科地位的独立原点。情报学也正是承担了"解决人类知识困境——认识知识体(世界)"和"指导知识利用——改造知识世界"的两大基本职能,才被赋予其必须存在的生命根基,彰显出其独立学科地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林丹  
教育学学科是否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并不取决于它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因为它们都是必要的不断反思、百家争鸣和集思广益。无论如何,事物之所以存在并拥有立足之地、继而具有独立甚至崇高的学科地位,更大程度上是由它无以替代的“功能”所决定。极而言之,教育学是否具有存在和独立的必要,不在于它是否具有明确的学科性质,也不在于它是否具有完善的统一体系,而重在自身学科功能的有效实现。满足教育实践需要、有效发挥学科功能,乃是教育学学科地位的独立原点。教育学也正是承担了“传承文化——认识世界”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两大基本职能,才被赋予其必需存在的生命根基,彰显出其独立学科地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艳  赵新力  齐中英  
本文对钱学森的情报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情报的定义,二是勾画出了情报学的层次结构,三是提出了情报研究的理论基础。针对我国情报学发展的困境,作者提出了以钱学森情报思想为指导对我国情报学进行学科体系重构的设想,认为从情报概念入手,科学地界定情报学的学科归属和范围,夯实情报学理论基础,是进行情报学学科体系重构的根本途径。最后,作者对学科体系重构后的情报学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知津  李赞梅  周鹏  
以二十年来国内有关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文献为考察对象,先按类型简要阐述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再分析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脉络,进而构建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最后指出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情报学界对情报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知津  张桂玲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concept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pre-network era and in the network era,this article sets for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n which to construct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network era.It also discusses the main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知津  
[目的/意义]在一级学科更名的转型期,为了持续推进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守正与创新,需要重新构建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以便服务于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和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转型前后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为出发点,理解数智时代的特征和“三大体系”的内涵。探讨国际情报学和中国情报学的起源,梳理我国情报学的英文范式和中文范式,将信息链原有的线性结构改造成环形结构,提出情报学的“信息·情报一体化范式”。辨析几个容易混淆的关键英文术语,澄清某些模糊认识。回顾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的几种观点,构建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结果/结论]划分出广义情报学和狭义情报学,以便恰当处理军用情报学和民用情报学的关系。明确了英文语境下Information Science与中文语境下“情报学”的异同。一体化范式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Information范式与Intelligence范式。重新构建的分层式同心圆形结构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较为完整地体现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全貌。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肖勇  
本文针对情报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随着与其他众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而所形成的涉及面很广的"大学科结构",尝试提出一种学科结构解析新观点,即认为当代中国情报学所业已形成的"三大研究范式",事实上其本身也就构成为一种新的"学科体系",以其为支点,在其外围则相应地搭建起了当代中国情报学的"学科群体系"。该"学科群体系"又进一步细分为核心学科领域、支撑学科领域、应用学科领域三大板块。其中,当代中国情报学核心学科领域是由情报研究/信息分析、知识服务、以"知识激活"为核心的智能理论、以"决策需求-知识激活-谋划策略"为导向的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晓蔚  李树青  
[目的/意义]对新环境下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探讨,根据新环境进行相应调整,有利于该学科更好地发展。[方法/过程]从考察环境的新变化入手,清醒认识国家安全受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对情报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带来的直接且深刻的影响,正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情报学研究的主导作用,积极面对先进信息技术给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学科带来的挑战,进行学科体系优化设计。[结果/结论]通过调整,情报学学科体系力求与新环境相适应;经过优化,学科体系中的分支学科群更为合理,应包括:凸显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导作用的情报史论学科群,服务于国家发展与安全和主动接纳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情报应用学科群,与大数据思维和先进技术对接的情报学研究方法学科群及情报学其他学科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晓蔚  李树青  
[目的/意义]对新环境下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探讨,根据新环境进行相应调整,有利于该学科更好地发展。[方法/过程]从考察环境的新变化入手,清醒认识国家安全受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入,对情报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带来的直接且深刻的影响,正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情报学研究的主导作用,积极面对先进信息技术给情报工作和情报学学科带来的挑战,进行学科体系优化设计。[结果/结论]通过调整,情报学学科体系力求与新环境相适应;经过优化,学科体系中的分支学科群更为合理,应包括:凸显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导作用的情报史论学科群,服务于国家发展与安全和主动接纳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情报应用学科群,与大数据思维和先进技术对接的情报学研究方法学科群及情报学其他学科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剑波  
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tex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s reviewed.As a sub disciplin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information sciences,information science(or intelligence)should deal with these basic issues:knowledge management,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or social intelligence.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苏新宁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建立中国特色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指出:学科体系从面向科技情报逐渐转为面向社会科学、农业、医学、军事、安全等领域;学术体系从关注科技文献、文献交流规律的研究逐步拓展到关注信息资源、数据资源、知识资源的采集、组织、处理、检索、服务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话语体系从科技发展、文献工作扩大到资源建设以及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继而逐渐拓展到面向国家战略的情报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情报观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分析守正与拓展视角下的情报学学术体系,强调情报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话语领域和核心话语权。研究认为,中国特色情报学一定要能够发情报思想之声、在国家战略中展现情报之魂、落实情报决策支持之力,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时代,在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参考文献3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永生  
针对学界关于情报学学科独立性的质疑,从学科独立性定义、学科依赖性认知、跨学科研究属性等方面,分析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从构建独立的情报学角度,探讨情报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增进对其他学科的借鉴,尽快形成学科范式。认为:情报学要成为真正的独立学科,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情报学观,更深入地与其他学科结合,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荫龙  
维护情报学科地位加快情报学科建设孟荫龙(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北京100036)我国科技情报事业自1956年10月创建以来,已经渡过了40年的战斗历程。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近1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形势下,不断地改革和开拓,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