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1)
2023(8728)
2022(6788)
2021(6410)
2020(4961)
2019(10865)
2018(10928)
2017(19754)
2016(10865)
2015(11884)
2014(11316)
2013(10145)
2012(9164)
2011(8217)
2010(8371)
2009(7899)
2008(7742)
2007(7209)
2006(6321)
2005(5367)
作者
(26124)
(21728)
(21508)
(20667)
(13650)
(10227)
(9833)
(8247)
(8218)
(7881)
(7253)
(7188)
(6759)
(6657)
(6566)
(6554)
(6397)
(6287)
(6241)
(6171)
(5350)
(5184)
(5183)
(5039)
(4917)
(4916)
(4903)
(4831)
(4346)
(4197)
学科
(34535)
经济(34491)
管理(30141)
(23356)
(21220)
企业(21220)
中国(12455)
业经(11204)
(11039)
方法(10864)
理论(10509)
教育(9699)
(9444)
(8648)
(8023)
地方(7802)
数学(7468)
数学方法(7312)
工作(7258)
(7172)
农业(6854)
教学(6488)
环境(6327)
(6090)
(5924)
贸易(5918)
(5796)
(5745)
财务(5722)
财务管理(5712)
机构
大学(137758)
学院(137078)
管理(48486)
(48230)
经济(46926)
研究(43506)
理学(40987)
理学院(40555)
管理学(39656)
管理学院(39404)
中国(32298)
(28944)
(25210)
科学(25017)
(22569)
师范(22421)
(21718)
中心(20085)
(19495)
财经(19126)
(18111)
北京(18077)
研究所(17403)
师范大学(17386)
(17263)
(16694)
业大(16625)
(16349)
技术(15884)
教育(15226)
基金
项目(87704)
研究(72861)
科学(68784)
基金(59475)
(49807)
国家(49275)
社会(44997)
科学基金(42857)
社会科(42231)
社会科学(42217)
教育(36152)
(36013)
编号(32866)
基金项目(30569)
(29361)
成果(29026)
自然(24345)
自然科(23728)
自然科学(23724)
课题(23677)
自然科学基金(23265)
资助(22454)
(21321)
项目编号(20669)
重点(20247)
(19125)
(19037)
(18768)
(18762)
规划(18311)
期刊
(61362)
经济(61362)
研究(43925)
中国(33210)
教育(31547)
(20933)
管理(19087)
学报(18384)
(16370)
科学(16276)
大学(15438)
图书(13059)
学学(12861)
技术(12222)
农业(11500)
业经(11330)
(10417)
金融(10417)
经济研究(9970)
财经(9807)
书馆(9770)
图书馆(9770)
职业(9066)
(8656)
(7476)
论坛(7476)
(6954)
问题(6885)
(6250)
商业(6094)
共检索到214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石书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即"05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相结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到学科建设的高度来加以建设。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正面临一次新的整合与转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能定位与转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即过去的"两课")作为我国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次主要的改革:即"85"方案、"98方案"和最新的"05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亨微  
当前,由于教育目的单一、功利,大学生普遍表现出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精神缺失、人文行为迷失等人文素养的缺失。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有其积极作用,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大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曦  
优化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优势互补,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优化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与实践教学,必须坚持过程性整合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理论指导与实践内化相统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协调等基本原则,促进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兼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优化运用红色资源,以科研实践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提升,依托校外社会实践强化课堂教学成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常静  
现代学徒制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试点推广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革与创新,必须要认真领会现代学徒制的具体要求,客观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追根溯源,探究成因,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变策略。切实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背景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下实现新的发展,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继续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桂百安  孙玮铭  
"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口。教法改革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改革的特征表达和教材改革的最终指向。在剖析高职思政课教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职思政课"四合"教法,即在教学理念维度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模式维度上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在教学内容维度上将传统与现代相契合、在教学方法维度上将内容与方法相配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玉玲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针对目前思政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思政课的教学应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构建模块化的思政课理论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华彪  
教学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构具有现实必然性,其对于贯彻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精神、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顺应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发展趋势,解决教学实践突出问题等方面意义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建构主义理论、以人为本思想、教学过程论等为理论基础,以职业化、必需够用以及全过程管理为原则,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考核、实践教学方面架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昌华  周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彰显了立德树人工作对高校的极端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支撑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学军  魏静静  
高校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可以有效提高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管理能力,提升教师个人的职业素质。文章基于团队管理的相关理论,概括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的内涵、构成要素、作用和意义,并且从领导、组织目标、团队精神、组织机制、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关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的若干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旭伟  
<正>“大思政”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扩大化,包括课程载体扩大化、教育队伍扩大化、育人过程扩大化三个方面。其中,课程载体扩大化是指将高校通识课、专业课、双创课、实践课等各种课程作为“思政拓展媒介”,赋予其思政教育职能与价值。教育队伍扩大化是指除了思政理论课程师资外,将专业教师、高校政工、党员干部、学生父母及网络领袖等纳入到教育主体的范畴,以此汇集全员化育人合力。育人过程扩大化是指打破思政理论课体系约束及学校教育藩篱,将思政教育引入到社会场域场域,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实践场景、实践方式加速思政元素价值的内化。基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必须脱离“课时主义”的桎梏,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学以致用的要求展开新一轮探索。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关锐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核心要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为新时代高校加强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对二者的概念与价值内涵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对其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由傅畅梅等编著、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一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季  徐豆豆  
在当今高校各种学科综合化发展大环境下,课程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水平。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建立在理论教学基础之上的,对高校思政理论实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思政课实践课的课堂、网络和校内外教学,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在实处,统筹安排假期的实践教学活动,规范其考核内容和标准,有效利用社会实践、案例教学、校园文化、基地教育和研究实践等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各种教学形式的不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互补性,全方位和立体化地提高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由戴钢书撰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跨学科研究方法论》一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媛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于大学扩招以及学生课余时间的增多,学生逃课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质量。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校的管理方法、课堂的教学氛围和方式以及学生自我的约束能力等。只有立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释,结合当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聂沉香  杨维  
文章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重要意义,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开发的原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洪  叶芃  张文学  
加强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缓解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也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质量,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