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51)
2023(3518)
2022(2520)
2021(2555)
2020(2017)
2019(4861)
2018(5068)
2017(8518)
2016(5268)
2015(5939)
2014(5960)
2013(5079)
2012(4562)
2011(4186)
2010(4265)
2009(4053)
2008(4007)
2007(3403)
2006(3279)
2005(3076)
作者
(11796)
(9904)
(9836)
(9741)
(6230)
(4767)
(4620)
(3824)
(3795)
(3630)
(3442)
(3406)
(3253)
(3218)
(3190)
(2981)
(2937)
(2879)
(2869)
(2845)
(2695)
(2370)
(2360)
(2342)
(2319)
(2290)
(2272)
(2262)
(2007)
(1985)
学科
(14905)
经济(14875)
管理(9917)
中国(7396)
教育(7348)
(7104)
(6890)
(6688)
企业(6688)
(5425)
教学(4874)
体制(4789)
业经(4784)
(4584)
理论(4370)
方法(4349)
数学(3788)
数学方法(3734)
(3708)
银行(3708)
(3611)
(3593)
(3400)
金融(3400)
(3130)
税收(3066)
(3039)
研究(2869)
学法(2768)
教学法(2768)
机构
大学(65475)
学院(58395)
研究(24402)
(22217)
经济(21636)
管理(18148)
中国(16792)
理学(14785)
(14670)
理学院(14521)
管理学(14093)
管理学院(13939)
科学(12926)
(12903)
(12142)
师范(12081)
教育(12033)
(11595)
(10333)
研究所(10268)
中心(10049)
师范大学(9935)
北京(9866)
(9173)
财经(9047)
(8248)
(8233)
(7795)
经济学(7142)
业大(7055)
基金
项目(35525)
研究(30608)
科学(27875)
基金(23418)
(19465)
国家(19231)
社会(18777)
社会科(17659)
社会科学(17652)
教育(16990)
科学基金(16320)
(14188)
成果(13561)
编号(13544)
(12259)
基金项目(11411)
课题(10838)
大学(9850)
资助(9333)
(9282)
项目编号(8476)
(8349)
自然(8341)
重点(8282)
(8185)
规划(8180)
自然科(8135)
自然科学(8133)
自然科学基金(7966)
(7893)
期刊
研究(28404)
(27418)
经济(27418)
教育(24290)
中国(20859)
(10281)
学报(9151)
大学(8754)
管理(7746)
(7660)
(6926)
金融(6926)
科学(6662)
图书(6107)
学学(6044)
高等(5529)
财经(5069)
技术(4955)
农业(4938)
经济研究(4880)
高等教育(4727)
职业(4663)
书馆(4525)
图书馆(4525)
(4485)
业经(3993)
问题(3243)
(3203)
论坛(3203)
改革(3187)
共检索到108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法虎  张彦通  
大学与学科具有紧密的历史联系。早在中世纪的欧洲,知识复兴为知识分化、学科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进而以学科为基础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大学教育形式。在知识演进和学科分野的推动下,大学逐渐形成了多学科并存的发展局面。多学科教育改革并重组了原有单科性教育体制,以鼎立之势夯实了大学的学科根基。同时,多学科教育也导致知识划分过细、学科之间相互隔离。学科交叉则有助于在知识增长、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新的大学变革。因而,现代大学应树立学科跨越的新理念,以学科变革推动大学新的转型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增元  张丽莎  
现代大学是在传统大学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大学使命的演变、功能的演进和治理结构的变革都与适应社会息息相关。现代大学因适应而"生",因适应而"变",因适应而"治",因适应而"殇"。"适应"是大学发展的基本逻辑,但绝不是全部逻辑或唯一逻辑,必须把"适应"放在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关系当中来理解。尽管大学应适应社会,但不能迷失自我,需要在依赖中求独立,在适应中求超越。任何时代的大学都需要对其使命与功能进行反思,大学越是向前发展、越是现代化,就越需要回顾过去、回到原点。只有在满足社会需求基础上谋求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董向宇  
院系是大学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载体与支撑。因此,其形态与结构必须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要求相适应。然而,当下我国研究型大学院系数量偏多、院系学科含量小的形态与结构并不能有效满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学科交融要求。对此,调整院系设置方式、整合院系以扩大院系学科含量,创建适切的跨学科组织是改革的基本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冉强  
控辩平等作为刑事诉讼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法治国家刑事诉讼制度中的通行做法。检视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我国控辩关系失衡的现象比较严重,应通过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强化辩护权、确立审前司法审查机制等立法改革来实现控辩双方的诉讼地位平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振国  
没有高水平的学术就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学术是学科的灵魂。学术的发展是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联系在一起的。学术与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学术关注问题,学科关注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  
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治理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国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乡村治理面临着治理主体弱化、治理过程异化、治理保障不到位等治理瓶颈。因此,提升与改善乡村治理方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可以通过构建和完善"三治融合"、多元共治、外部保障等机制,破解乡村治理困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伍醒  顾建民  
自大学组织诞生以来,知识演进经历了古代知识型、近代知识型以及现代知识型三个阶段。知识转型包容式的发展进路影响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路径,基层学术组织经历了点状式组织、树状式组织、矩阵式组织的发展变迁,其组织形态和职能不断丰富,组织结构也从封闭分立走向开放。再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包容式发展的变革路径,对于理性推进当下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卓航  刘田原  
水资源是保障人类生存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中国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水量匮乏。征收水资源税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推动税收制度绿色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以来,试点地区的节水效果明显,且筹集财政收入得到增加,但实践中也出现了征税机制不健全、计量数据不精准、税额设定不合理、税款使用不明确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的制定实施,为推进水资源税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重要契机,未来应针对这些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征管机制、规范计量设施、体现差别税率、突出专款专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储流杰  
文章对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三次高潮进行了历史检视,对影响图书馆学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理性反思,提出四点有益启示:不忘学科初心方能砥砺前行,理论创新是图强和强图的唯一选择,学术多元化是理论创生的必要条件,汲取前辈精神力量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成科  柳海民  
反思传统的教学认识论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前提。在当前,反思教学认识论必须实现对理论的"内部困难"与"外部困难"的双向穿越,辩证地审思和超越凯洛夫教学认识论的理论逻辑与历史后果;历史性地理解两类知识在教育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地位;搭建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建构主义及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对话平台;洞见当代中国学校教学基于现代性宰制的历史性境遇,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为新教学认识论奠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真亮  
近年来,部分区域从协同立法、联动执法、司法协作等方面积极推进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尝试破解属地管理模式的弊端。这体现了环境合作治理的空间转向,为环境法迭代更新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与理论发展机遇。在行政边界区域环境的空间特殊性、主体多元性、利益多层性、诉求多样性等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对行政边界区域环境治理的"协同法治"理论的运用场域以及区域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协作实践进行了阐释、反思。从环境治理转型和治理现代化来看,行政边界区域的环境共治内在的要求加强区域环境之间的合作共治,应推动从个体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从城乡正义到区域空间正义、从地方法制到区域法治等方面的治理转型和制度体系的完善要求,从而促进基于环境改善的利益增进与共享以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权利的实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篱  马力路遥  
在倡导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今天,行业协会的在场与赋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架构。通过对我国行业协会食品安全治理策略的实证分析表明,行政机构与行业协会的价值偏好形成了牢固的激励兼容,并由此导致了食品安全治理中,行业协会对行政机构的刻意迎合以及拥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自治在实际面对食品问题时的消极应对。破局的关键应着眼于借助法律的强制力,建立明确且细化的行业协会权利赋予和"政府支持"义务划定,并且打通信息关节,将该领域公众视野下行业协会的身影自"幕后"移至"台前",矫正行政机构价值偏好与社会公众利益诉求在行业协会策略权重中的强弱悬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篱  马力路遥  
在倡导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今天,行业协会的在场与赋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架构。通过对我国行业协会食品安全治理策略的实证分析表明,行政机构与行业协会的价值偏好形成了牢固的激励兼容,并由此导致了食品安全治理中,行业协会对行政机构的刻意迎合以及拥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自治在实际面对食品问题时的消极应对。破局的关键应着眼于借助法律的强制力,建立明确且细化的行业协会权利赋予和"政府支持"义务划定,并且打通信息关节,将该领域公众视野下行业协会的身影自"幕后"移至"台前",矫正行政机构价值偏好与社会公众利益诉求在行业协会策略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蓝洁  唐锡海  
以2005年上海3所民办职业院校的单独招生改革为计时元年,中国高职单独招生已实施十年,经历了实践酝酿与概念模糊时期、集中试点与概念讨论时期、明确定位与概念成型时期。回顾高职单独招生的实践历程与概念嬗变,单独招生在引导普通高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多元选拔录取机制、落实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取得积极的成效,但也在权力下放与招考效率、招考的科学性与自主性、优质生源需求与供给、招生"入口"与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因此,要充分认识到高职单独招生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助力于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兵  马贤茹  
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和目标之一。较城市环境治理而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象更为复杂,呈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与地区差异。注重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有助于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程实施的系统化、规范化以及长效化。通过对农村环境治理中的立法成本、执法成本以及守法成本的系统检视,认为目前立法成本总体偏高,执法成本不仅投入不足而且使用过高,守法成本高而违法成本低。故此,建议对有限的法治资源的配置与运行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及公平化改进,以此增进农村环境治理法治化效用,推动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法治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