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3)
- 2023(15993)
- 2022(13393)
- 2021(12164)
- 2020(9942)
- 2019(22149)
- 2018(21510)
- 2017(40296)
- 2016(22080)
- 2015(24060)
- 2014(23444)
- 2013(22841)
- 2012(21333)
- 2011(19414)
- 2010(19534)
- 2009(18158)
- 2008(17872)
- 2007(16147)
- 2006(14329)
- 2005(13179)
- 学科
- 济(89201)
- 经济(89081)
- 管理(69336)
- 业(66068)
- 企(53686)
- 企业(53686)
- 方法(29754)
- 中国(29184)
- 农(26129)
- 地方(25358)
- 数学(25016)
- 数学方法(24791)
- 财(23705)
- 业经(22935)
- 制(21632)
- 技术(20424)
- 农业(17979)
- 学(17582)
- 银(17146)
- 银行(17100)
- 贸(16656)
- 贸易(16639)
- 融(16526)
- 金融(16523)
- 行(16467)
- 易(16087)
- 环境(15644)
- 体(14604)
- 地方经济(14139)
- 务(13930)
- 机构
- 学院(308415)
- 大学(307208)
- 济(127166)
- 经济(124558)
- 管理(116171)
- 研究(110703)
- 理学(99287)
- 理学院(98064)
- 管理学(96574)
- 管理学院(95973)
- 中国(83731)
- 科学(67363)
- 京(65709)
- 财(60359)
- 所(56063)
- 农(55908)
- 研究所(50582)
- 中心(50026)
- 江(49059)
- 业大(46962)
- 财经(46526)
- 农业(43651)
- 经(42119)
- 范(41402)
- 北京(41400)
- 师范(40890)
- 院(40416)
- 州(38609)
- 经济学(38514)
- 省(35849)
- 基金
- 项目(206877)
- 科学(164149)
- 研究(150978)
- 基金(148901)
- 家(131431)
- 国家(130273)
- 科学基金(111429)
- 社会(97913)
- 社会科(92917)
- 社会科学(92898)
- 省(83399)
- 基金项目(79078)
- 自然(70816)
- 划(69858)
- 自然科(69203)
- 自然科学(69182)
- 教育(69038)
- 自然科学基金(67980)
- 编号(59583)
- 资助(58265)
- 发(49723)
- 创(48299)
- 成果(48232)
- 重点(47619)
- 部(44863)
- 创新(44401)
- 课题(43120)
- 制(41681)
- 国家社会(40816)
- 发展(39422)
共检索到480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立国 田浩然 孙颖慧
基于教育部第三轮和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质量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学科评估结果的不同层级对于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A类学科的促进作用强于B类学科,B类学科又强于C类学科,学科评估结果较好反映了学科发展质量;学科发展质量与省域创新显著正向关联,A类学科和B类学科每增多1%,发明专利成果会分别增多0.241%和0.102%;学科发展质量影响发明创新的区域异质性显著,A类学科在不同地区均为强有力的创新支撑,B类学科在东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显著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只有A类学科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创新发展水平的梯度性相适应;学科发展主要通过影响创新的经费、人才和制度等对于区域创新起到支撑作用,当前只有A类学科能够通过三大机制形成全方位支撑,而B类学科主要通过人才机制实现,C类学科在三大机制中均未显现出积极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海英
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技术、产业与文化等途径实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还存在外商直接投资背景下技术溢出不足、未能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等问题。因此,要科学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发展金融支持环境,加强人才培养。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 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海英
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技术、产业与文化等途径实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还存在外商直接投资背景下技术溢出不足、未能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等问题。因此,要科学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发展金融支持环境,加强人才培养。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 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巧燕 王昱崴
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金融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且金融行业发展相比金融规模扩张、金融效率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金融发展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对区域增量型创新能力的影响,而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行业发展分别倾向于促进区域增量型和激进型创新能力提升。从机制分析来看,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降低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是强化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前者主要通过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行业发展来实现,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整体金融发展与金融规模扩张通过降低第三产业结构扭曲程度、金融行业发展通过降低整体产业结构扭曲程度来实现。研究拓展了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作用的认识,为更好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黎娜 千慧雄
在垂直创新的框架下,构建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双重作用机制模型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速度与金融服务效率正相关,与攫取效应负相关;创新项目代际幅度、创新抵达率、创新人员实际创新概率,这三个变量都能够通过提升创新价值来促进创新;最终产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竞争效应会抑制技术创新;区域人口增加可以通过劳动市场要素供给和产品市场需求拉动两个途径促进技术创新。另外,中国金融发展整体上促进了技术创新,但风险包容性不高,且存在结构性差异。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金融服务效率较高且金融市场势力也更强。因此,为推进中国创新发展,一方面要多渠道提升金融效率,优化金融结构,增强金融系统的风险包容性;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市场改革,适度调控金融机构市场势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丽娜 于渤
厘清区域高技术产业如何赋能创新活动以助推地区经济发展,是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效能、有效应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性问题。针对目前研发投资驱动的自主研发创新和外国直接投资驱动的跨国创新引入的作用机制及空间外溢的差异未明确,以及高技术产业技术市场化水平对不同创新活动经济效应的影响有待发掘的现状,将高技术产业科技密集度、技术市场化纳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研究框架,构建地理邻接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两种空间权重矩阵,以中国29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21年国家有关统计年鉴中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自主研发创新、跨国创新引入对当地/邻近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机制和空间外溢的差异性,探讨在高技术产业科技密集度及技术市场化水平的作用下,自主研发创新及跨国创新引入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并进一步分类对比分析高技术产业技术市场化水平、不同创新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活动水平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自主研发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长期内效果更明显,跨国创新引入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在短期内效果更明显;(2)高技术产业科技密集度对当地的自主研发创新/跨国创新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这一作用具有持久性;(3)随着高技术产业中技术市场化水平的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跨国创新引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关系分别存在先下降后上升、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变化,但这种正向作用整体力度呈现减弱趋势;(4)在科技密集区/欠密集区,随着高技术产业技术市场化水平的变化,不同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非线性影响的变化趋势虽然相同,但总体作用力度有所差异。最后从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密集度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市场化体系两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应博 何建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倪外 曾刚 滕堂伟
在分析创新集群的构成与创新机制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构成主体等4个方面讨论了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区别。以日本创新集群发展为例,分析创新集群的关键创新要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区域化发展背景下,区域创新集群已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与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在创新集群发展中,领先企业的创新主导与示范作用突出,但又通过技术权力以技术锁定、标准控制等各种不同方式实施技术控制,影响中小型企业及其他研发机构发挥创新作用;在技术传播中,技术扩散、技术转移、技术溢出同时存在,在不同主体、不同阶段、不同空间尺度之间的途径与作用效果不同,畅通的技术通道保证了创新的共创共享;社会网络以社会文化、制度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永红 李保祥
通过使用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并采用2012—2016年不同省份及地区的面板数据集,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环境指数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不同省份的环境规制水平存在不同的限制。随着环境规制强度逐渐增大超过门槛值,区域创新环境指数在这种驱动机制中由负向影响转变为正向作用,但是作用程度有所下降。文章探讨了区域创新环境、环境规制以及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环境规制门槛如何影响区域创新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的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林 陈梓慕
基于过程视角论文定义区域创新质量并建立测度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度2009—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区域创新质量,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模型(ESDA)分析创新质量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并利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分析影响区域创新质量差距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创新质量呈现上升趋势;创新质量差距波动扩大,区域间差距是创新质量差距核心原因;区域创新质量空间上趋于集聚,集聚效应随着时间加强,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质量发挥着最关键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波 曾丽丹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命题,数字金融发展为加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采用2011—2021年我国286个地级市的数据系统测度并分析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对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加快推动区域新质生产力形成;通过增强创业活跃度和优化产业结构,数字金融促进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强度持续提升,科技生产力增长更为明显;受数字鸿沟制约,数字金融对缺乏区位优势及经济基础薄弱城市的新质生产力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金融 高质量发展 熵权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娜 宋慧勇
文章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背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变迁。区域协调是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则是手段与路径。在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发展经济联系与空间依赖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协同发展通道网络,完善要素共享市场体系奠定区域协同发展基础,以创新协同促成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主线,实现生态治理联动形成的外部协同动力,并以此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有效推动不同类型区域共赢式发展的实现。
关键词:
区域协调 要素共享 创新协同 生态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丽娜 宋慧勇
文章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背景,对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再到协同发展的政策取向变迁。区域协调是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则是手段与路径。在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发展经济联系与空间依赖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通过互联互通完善区域协同发展通道网络,完善要素共享市场体系奠定区域协同发展基础,以创新协同促成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主线,实现生态治理联动形成的外部协同动力,并以此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有效推动不同类型区域共赢式发展的实现。
关键词:
区域协调 要素共享 创新协同 生态治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建 白婉婷 陈建成
基于中国工业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构建中国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环境规制异质门槛纳入创新驱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框架,考察不同区域环境规制门槛下创新活力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前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异质性显著,有趣的是,创新活力对于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异质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不利于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而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增强并超过临界值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发创新活力的驱动效应,进而能提高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剑勇 张丰 唐为
本文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这一史实,将跨城市各院系净调入数量作为当代高校学科质量的工具变量,在学科层面考察高校学科质量对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的异质性影响。本文发现:高校学科得分排名提高一个百分位,与该学科对应的城市专利申请数与专利被引用数将分别增加0.6%、1.2%;高校学科质量对城市科技创新结构的影响仅存在于中高技术行业,且在东部沿海地区总体上弱于其他地区;校企间联合研究开发、社会机构引用本地高校专利数量的提升、本地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改善是高校优势学科溢出效应的重要渠道。对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自主可控技术等战略目标,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学科质量 科技创新 院系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