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8)
2023(10668)
2022(8337)
2021(7564)
2020(6175)
2019(13555)
2018(13564)
2017(25021)
2016(14556)
2015(16645)
2014(17091)
2013(15579)
2012(14195)
2011(12632)
2010(12878)
2009(12185)
2008(12112)
2007(11378)
2006(10144)
2005(9711)
作者
(40646)
(33902)
(33556)
(32264)
(21441)
(15866)
(15454)
(12929)
(12869)
(12263)
(11635)
(11405)
(11093)
(10951)
(10890)
(10313)
(10089)
(10002)
(9970)
(9500)
(8750)
(8303)
(8298)
(7864)
(7769)
(7690)
(7567)
(7426)
(6903)
(6831)
学科
(47596)
经济(47502)
管理(45387)
(39503)
(33552)
企业(33552)
中国(18692)
(17391)
(16631)
(16388)
方法(15062)
业经(14638)
(13957)
数学(11752)
数学方法(11601)
(11488)
教育(11190)
理论(11184)
(10592)
银行(10563)
体制(10392)
(10331)
财务(10290)
财务管理(10265)
农业(10251)
(10104)
企业财务(9801)
(9683)
金融(9676)
地方(9003)
机构
大学(203345)
学院(198196)
(74581)
经济(72662)
管理(69801)
研究(69392)
理学(58688)
理学院(57998)
管理学(56845)
管理学院(56477)
中国(52245)
(44008)
科学(40826)
(40629)
(34482)
(33453)
(33079)
中心(31236)
财经(30875)
研究所(30817)
(28721)
师范(28407)
业大(28405)
(27841)
北京(27540)
农业(25908)
(25760)
(25687)
经济学(23241)
财经大学(22728)
基金
项目(127824)
科学(100317)
研究(98455)
基金(90083)
(77912)
国家(77201)
科学基金(65716)
社会(62086)
社会科(58514)
社会科学(58500)
(51234)
教育(47451)
基金项目(46487)
(42826)
编号(41256)
自然(39480)
自然科(38536)
自然科学(38522)
自然科学基金(37820)
成果(37006)
资助(35342)
课题(30692)
重点(29465)
(29298)
(28349)
(27064)
(26739)
(25945)
大学(25806)
国家社会(25667)
期刊
(90717)
经济(90717)
研究(66101)
中国(52251)
教育(37627)
(34315)
学报(33860)
(33243)
科学(28790)
管理(28368)
大学(27460)
学学(24295)
农业(22052)
(20009)
金融(20009)
技术(17026)
财经(16436)
业经(15117)
(14170)
经济研究(13834)
问题(11903)
图书(11322)
(11139)
(10751)
职业(9926)
科技(9315)
(9046)
论坛(9046)
现代(8951)
财会(8764)
共检索到319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凌健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旨在寻求一种不仅能平衡内部治理主体关系,更能在制度安排上恰好吻合知识逻辑,即基于知识劳动规律的治理形式,这就要求在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必须发挥其细胞——"学科组织"的基本作用。毫无疑问,大学内部治理的核心是学者(知识劳动者),好的治理能够让学者在其知识领域内尽可能地实现利益表达,能够以其最擅长的方式从事劳动,其创造力能够被最大程度地激发。事实上,任何一位参与到学校内部治理中的学者都不是独立的原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成洪波  
地方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包括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和民主化、内部运行体系的效率性和多元价值整合的协调性等基本内涵,其进程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高校间资源竞争态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面临着改革发展相对滞后、政府依附关系显著和阶段性制度障碍叠加等现实困境。为此,地方大学必须以领导体制创新回应地方政府、大学、业界、社会的多元价值诉求,以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优化内部运行结构,并以大学章程的法制化和投入体制的多元化等路径创新推进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的渐进改革,实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高丁  聂强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所需。制度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制度治理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基础。高职院校现有的内部治理体系普遍存在权力的配置不均、运行失衡、监督缺位等问题,究其根源是制度困境问题,需要持续强化制度意识、理性构建制度体系、有效落实制度执行、健全完善制度反馈,把制度治理效能转化为内部治理效能,实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大学治理体系与大学治理能力是一种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赖于大学治理环境的改观与大学治理体系的完善。中国大学现行行政控制型的治理模式,体现了高度行政化的大学治理环境与大学治理体系,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整体的大学治理能力。为此,应从改良大学治理环境、重构大学治理结构、优化大学治理过程和建设大学治理文化等方面来推动大学治理环境的改善和大学治理体系的重塑,进而达成有效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甘晖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的发挥应以相应治理体系的构建为支撑。目前,我国大学治理中仍存在着政府、市场及社会作用大学的机制不健全、党政权力界定不清、学校与院系主体地位错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运行失当、师生员工民主管理与监督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从外部和内部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推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衡宇  王元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和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学校提质培优和增值赋能的内在需求。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性改革意见多、与高职教育实际环境匹配度较低的现状,应积极探索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通过优化重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健全校行企社等利益相关方治理机制、强化学术权力治学作用、推进基层民主管理等举措破解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发展的瓶颈,明确高职院校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制可规、有绩可考"的院校治理模式,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晓敏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有其特殊性与现实必要性。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内,权责清单制度有利于理顺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实现规范放权用权与规范管理的结合、优化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服务,是加快大学内部"放管服"改革,进而推进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全新视角,值得大学去探索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鲍东杰  郑煜煊  吕婷  
职业技术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型院校,亟须构建起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为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职业技术大学现代化治理体系是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高质量治理生态体系,涵盖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制度、治理文化等要素,具有融合性、发展性、创新性、智能化的特征。职业技术大学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面临着治理决策缺乏科学理念指导、多元治理主体内外融通受阻、治理制度难以适应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治理文化桎梏于行政文化等诸多问题。学校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现代化治理体系:一是树立数据驱动决策的院校研究治理理念,保障科学决策;二是优化多元相关利益主体治理结构,形成治理合力;三是健全职业本科学校治理制度体系,规范治理行为;四是打造职业技术大学特色治理文化,强化治理效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阎凤桥  曹晓婕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理想类型等研究方法,以现代化和组织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特别是韦伯提出的理性科层分析原理,探讨了我国一流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特色、环境、动力、趋势等问题。在对大学治理现实状况描述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在理性原则作用下,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特殊主义走向普遍主义,同时也表现出一些诸如功利化、过度竞争、价值理性缺失等现代病的征兆,这是中国式大学治理在实现一流大学目标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方向性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学增  
一、为什么关注社会治理的基础理论?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的改革理念之后,"社会治理"理念正式取代了"社会管理"概念。一字之差中不仅蕴含着理念的升华与转换,也使得社会治理现代化因之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意而备受关注。然而,与强烈的实践诉求相比,当前社会治理的理论研究却相当滞后。笔者以社会管理/治理为关键词,共检索到了相关图书631本。其中,出现关键词"理论"的共32本,仅占5%。如果再细究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占亭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大学推进内涵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高校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通过理念、制度、能力、方法等的革故鼎新,不断完善大学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兢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必须全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从治理对象来说,就是要对规范大学内外部各种关系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设计和安排;从体系本身而言,就是要促使各种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相辅相成、相互协调,构成一个整体。大学治理体系要对治理主体、治理领域、治理方式、治理功能、治理过程进行全面的界定和规范。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以大学职能拓展与使命聚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大学内部管理重心下移与目标管理、队伍建设为着力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费云生  吴昊  
高职院校建设现代内部治理体系是党委领导下的科学决策、章程统领下的依法办学、开放办学下的产教融合、共同治理下的质量自治、智慧服务下的精细管理,为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高特别是"双高"建设提供了系统性保障,不仅有利于办学理念的现代化演进和"双高"项目的高水平建设,还有利于内涵建设的整体化推进和管理水平的螺旋式上升。由此,探索建立以党委领导下的治理架构为核心,以建设制度体系、架构开放办学体系、落实内部质量保证、建设智慧服务平台为主要路径的"一核四维"现代化内部治理体系,通过优化评价体系、加强跟踪考核、形成质量文化保障内部治理体系功能的发挥,为办学规范、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师资建设等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助力"双高"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眭依凡  王改改  
"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基于国际形势新挑战和国内发展新阶段需要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在高等教育宏观治理的政策制度供给及高等教育发展必需的物质资源供给两个条件都得到较大改善的时期,以实施高等教育为己任的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引领性和决定性作用。在讨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重要性和厘清阐释大学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提炼并阐述了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洲  
依法治国是党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治校则是新形势下高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和"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在依法治校的大背景下,基于中国大学治理的内在逻辑和矛盾冲突,试图在各种张力中探寻现代大学治理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为此,积极地借鉴国外特色高校的大学治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理性应用到中国大学的治理实际中,从深化法治理念、规范程序运行、制定法律法规等方面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努力使大学治理达到动态平衡,实现大学治理的自主性和强制性的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