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2)
2023(6375)
2022(5379)
2021(4977)
2020(4124)
2019(9351)
2018(9424)
2017(17213)
2016(9776)
2015(11003)
2014(11447)
2013(10807)
2012(9976)
2011(9017)
2010(9227)
2009(8726)
2008(8807)
2007(8168)
2006(7202)
2005(6879)
作者
(27432)
(22742)
(22708)
(21675)
(14508)
(10867)
(10410)
(8740)
(8721)
(8477)
(7829)
(7717)
(7642)
(7323)
(7288)
(6906)
(6902)
(6694)
(6617)
(6587)
(5911)
(5598)
(5432)
(5339)
(5319)
(5203)
(5073)
(5045)
(4655)
(4457)
学科
管理(34664)
(31581)
经济(31506)
(28738)
(25478)
企业(25478)
(13414)
(13220)
方法(10846)
中国(9999)
(9334)
业经(9093)
(9040)
数学(8462)
(8400)
财务(8372)
财务管理(8339)
数学方法(8290)
企业财务(7879)
体制(7593)
理论(7445)
(7302)
(7297)
银行(7285)
(6899)
(6409)
金融(6406)
(6143)
(6118)
环境(5957)
机构
学院(136531)
大学(136273)
(51754)
经济(50378)
管理(48996)
研究(44550)
理学(40760)
理学院(40265)
管理学(39576)
管理学院(39295)
中国(35106)
(29945)
(28988)
科学(25881)
(23624)
(22332)
财经(22186)
中心(20716)
(19791)
研究所(19404)
(19365)
(18486)
(18424)
北京(18251)
师范(18231)
业大(17744)
(16620)
财经大学(16163)
经济学(16005)
(15801)
基金
项目(83721)
科学(65352)
研究(65141)
基金(58907)
(50432)
国家(49964)
科学基金(42817)
社会(40297)
社会科(38025)
社会科学(38018)
(33554)
教育(31287)
基金项目(30677)
编号(27907)
(27577)
自然(26225)
自然科(25566)
自然科学(25561)
自然科学基金(25109)
成果(24602)
资助(23538)
(21678)
课题(20226)
重点(19271)
(18568)
(17749)
(17615)
(17446)
项目编号(17133)
(16631)
期刊
(65269)
经济(65269)
研究(45206)
中国(33799)
(26685)
教育(21729)
管理(20443)
学报(19727)
(18568)
科学(17910)
大学(15665)
(14338)
金融(14338)
学学(14280)
技术(12808)
农业(11699)
财经(11507)
业经(10794)
(9844)
经济研究(9447)
问题(8164)
财会(7891)
图书(7709)
会计(7065)
(6918)
(6691)
职业(6664)
理论(6543)
现代(6378)
(6368)
共检索到221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鲍嵘  
学科制度发轫于 1 8世纪、形成于 1 9世纪 ,到 2 0世纪加快了进程 ,始终与高等学校的关系密切。学科制度包括学科准入制度、学科划分制度与专业人才培养制度。促进学科制度的创新应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远来  
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宅基地农民私有,且能够自由转让,但是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农民的房屋及宅基地权利开始受到限制,而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直接推动了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转变,公社把农民的宅基地、房屋转为人民公社所有,恶化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面对当时国家极度困难的形势,以及农民群体的要求,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和1963年中共中央文件初步建立了"宅基地所有权属于生产队所有、宅基地归社员长期使用"的宅基地制度,满足了当时的制度均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玲  
介绍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阐述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及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人才保障措施,并探讨在当今高校图书馆如何有效地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杜佳佳  
"穿透式监管"自提出以来便备受金融领域的关注,频频出现于监管机构的规范性文件中。从我国金融监管实践来看,穿透式监管能有效破解混业经营下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困境,推进功能监管的改革趋势。然而,目前穿透式监管的适用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碍,集中体现为主体单一且缺乏协调、规范层级低且实施细则缺失,以及监管权的扩张倾向。为推进其适用,必须从主体协调机制、立法规范体系、适度干预原则等方面克服法律障碍,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环境;另外,应坚持穿透产品性质、强化信息披露及投资者适当管理等核心理念,使其成为真正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学龙  王乐声  
制度效益通常表现为某一项制度实行后给社会福利带来的利益增量。不同制度具有不同绩效,制度差异是经济绩效不同的根本原因。文章分析了制度绩效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及意义,构建了制度绩效审计流程、方法及审计评价模型与标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艳玲  
工业社会及其文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种种问题与挑战催生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同时也促成了旨在解决废弃产品问题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诞生。生态文明与生产者责任延伸理念具有共同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现实背景与历史渊源。生产者责任延伸概念及立法实践于20世纪末引入我国后,逐渐融入相关法规与制度中用以解决废弃物污染与资源化循环利用问题,一系列相关立法程序相继启动。基于我国国情,确立生态利益优先的发展理念是现阶段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设与实践的必然要求,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首要目标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在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艳玲  
工业社会及其文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种种问题与挑战催生了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同时也促成了旨在解决废弃产品问题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诞生。生态文明与生产者责任延伸理念具有共同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现实背景与历史渊源。生产者责任延伸概念及立法实践于20世纪末引入我国后,逐渐融入相关法规与制度中用以解决废弃物污染与资源化循环利用问题,一系列相关立法程序相继启动。基于我国国情,确立生态利益优先的发展理念是现阶段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设与实践的必然要求,引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首要目标是解决环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曹竞  
本文论述了学科馆员及学科馆员的制度建立、发展,以及必要性和具体的措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守福  
私立学校制度初探李守福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私立学校在时隔数十年之后又重新出现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92年底,我国各类私立学校累计已达2万余所,其中包括幼儿园1.38万所,在园幼儿约53万;中小学1600余所,在校学生近20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耿秀芹  张勤谋  
自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法已进行了六次修订,该项税法对我国积累财政资金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也必须看到,当前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文章从个税制度设计缺陷入手,分析了个税制度的局限性并提出建议,其中观点、角度与以往类似文章有较大不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德信  
“制度幻觉”初探徐德信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可是在新制度经济学(TheNewInstitutionalEconomics)之前,发展一般被解释为资源、技术和人的偏好的函数,制度被远远地置于一旁。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也许就是人们深深处于"制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娟  
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财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显著表现之一就是动产在财富构成中的比重日益增大。现代工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其资产以动产为主,而这些动产是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动产的。为了促进现代企业的成长,应允许其将所拥有之动产作为融资之媒介,进行动产抵押。我国对现行法律法规动产抵押制度的规范,明显不适应现代财富结构的变化,阻碍了信贷市场的良性发展,造成信贷环境紧张,不利于企业成长和经济增长。因此,必须借鉴美、欧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现行动产抵押制度进行改造和完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锦绣  
史界对唐前期赋税的研究多集中于租庸户税、地税等主要税收上,而对于在岭南及蕃胡内附州实行的轻税制则极少注意,甚至多有误解。轻税是唐前期赋税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理解轻税,就不可能全面了解租庸调制,也不可能正确理解唐前期的赋税体系。有鉴于此,笔者草就此篇小文,力图对唐前期轻税的性质、内容做一较为详细的探讨。 唐前期有两种轻税,其一为客户之税,二为内附者之税。客户之轻税始于开元中,持续时间很短。《旧唐书》卷一〇五《宇文融传》云: 其新附客户,则免其六年赋调,但轻税入官。 这种轻税的数量及用途,《唐会要》卷八五“逃户”门记载云: 岁终,得客户钱百万,一时进入宫中。 “客户钱”即客户的轻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