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4)
- 2023(15815)
- 2022(13683)
- 2021(13012)
- 2020(11011)
- 2019(25304)
- 2018(25162)
- 2017(48329)
- 2016(26511)
- 2015(29898)
- 2014(29621)
- 2013(28933)
- 2012(26533)
- 2011(23840)
- 2010(24218)
- 2009(22786)
- 2008(21434)
- 2007(18948)
- 2006(16710)
- 2005(14904)
- 学科
- 济(100926)
- 经济(100818)
- 管理(73060)
- 业(69401)
- 企(57950)
- 企业(57950)
- 方法(48841)
- 数学(43097)
- 数学方法(42491)
- 中国(34859)
- 融(28456)
- 金融(28454)
- 银(27516)
- 银行(27473)
- 财(27170)
- 行(26486)
- 农(26368)
- 制(22391)
- 业经(22363)
- 学(21516)
- 地方(20871)
- 贸(19299)
- 贸易(19281)
- 理论(19065)
- 易(18785)
- 务(17729)
- 财务(17654)
- 财务管理(17619)
- 农业(17440)
- 企业财务(16755)
- 机构
- 大学(370782)
- 学院(367391)
- 济(143433)
- 管理(142107)
- 经济(140150)
- 理学(123095)
- 理学院(121717)
- 研究(119684)
- 管理学(119201)
- 管理学院(118546)
- 中国(94000)
- 京(78703)
- 科学(73924)
- 财(68070)
- 所(59541)
- 农(55967)
- 中心(55399)
- 财经(54958)
- 研究所(54138)
- 业大(53562)
- 江(52619)
- 北京(50247)
- 经(49745)
- 范(49740)
- 师范(49252)
- 州(43975)
- 农业(43957)
- 院(43651)
- 经济学(43540)
- 财经大学(40994)
- 基金
- 项目(246223)
- 科学(192771)
- 研究(181860)
- 基金(176520)
- 家(152506)
- 国家(151211)
- 科学基金(129839)
- 社会(112590)
- 社会科(106744)
- 社会科学(106715)
- 省(97314)
- 基金项目(93213)
- 教育(85899)
- 自然(84245)
- 自然科(82291)
- 自然科学(82272)
- 划(81684)
- 自然科学基金(80738)
- 编号(75767)
- 资助(74452)
- 成果(62485)
- 重点(55311)
- 部(54194)
- 课题(52781)
- 发(52260)
- 创(51163)
- 大学(47715)
- 创新(47546)
- 科研(47295)
- 项目编号(47279)
- 期刊
- 济(153250)
- 经济(153250)
- 研究(112606)
- 中国(68934)
- 学报(57549)
- 管理(51633)
- 科学(51013)
- 农(50324)
- 财(49930)
- 教育(49402)
- 大学(44497)
- 融(43598)
- 金融(43598)
- 学学(40604)
- 农业(34711)
- 技术(31682)
- 财经(26511)
- 业经(25866)
- 经济研究(25693)
- 经(22594)
- 图书(20813)
- 问题(20146)
- 理论(18987)
- 统计(17477)
- 实践(17441)
- 践(17441)
- 科技(17438)
- 技术经济(17277)
- 业(16914)
- 商业(16713)
共检索到541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董向宇
院系是大学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载体与支撑。因此,其形态与结构必须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要求相适应。然而,当下我国研究型大学院系数量偏多、院系学科含量小的形态与结构并不能有效满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活动的学科交融要求。对此,调整院系设置方式、整合院系以扩大院系学科含量,创建适切的跨学科组织是改革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学科交融 研究型大学 院系形态与结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亚婷
立足我国各高校聘任制改革的实践背景,从共同体视域下的学术身份建构视角出发,采用意义-阐释取向的质性研究方法,重点回答不同大学教师群体如何感知与应对改革,以及如何在变革情境中建构起关于何为一名大学教师的"主观现实"。研究发现,大多数受访教师在改革环境里建构而成的"适应者"身份,其中包括"单向度"的适应者、"符号性"的适应者和"价值分裂"的适应者三种类型。可以明显看到,大多数受访教师都在改革过程中选择以外界改革所倡导的权威标准来框定自身的学术工作实践,聘任契约所规定的聘任条件、岗位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等规则不可避
关键词:
聘任制改革 大学教师 学术身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磊 高存功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质量与水平比较高,学院管理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因而,研究其先进的学院管理经验,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上水平、创一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院系主要领导(院长和系主任)的任命与职责定位,并给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美国 研究型大学 院长 系主任 岗位设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本文就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的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情况与世界著名大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管理跨度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创新群理论对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应适当减少学院数量,规范学院设置,提高学院内学科设置的综合性;加强和重视特色学院或特色学科建设;分别设置本科生学院和研究生学院;重视交叉学科项目或研究中心的建立等。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院系设置 管理跨度 学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哈佛大学与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与清华大学的对比显示,每所学校与自己的对比方在总的学科设置上非常接近,但我国两所大学的学院数量远大于美国的两所大学。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当适当减少学院数量,规范学院设置,提高学院内学科设置的综合性;加强和重视特色学院或特色学科的建设;分别设置本科生学院和研究生学院;重视交叉学科项目或研究中心的建立。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院系设置 管理跨度 学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法虎 张彦通
大学与学科具有紧密的历史联系。早在中世纪的欧洲,知识复兴为知识分化、学科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进而以学科为基础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大学教育形式。在知识演进和学科分野的推动下,大学逐渐形成了多学科并存的发展局面。多学科教育改革并重组了原有单科性教育体制,以鼎立之势夯实了大学的学科根基。同时,多学科教育也导致知识划分过细、学科之间相互隔离。学科交叉则有助于在知识增长、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新的大学变革。因而,现代大学应树立学科跨越的新理念,以学科变革推动大学新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
大学转型 学科变革 知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怀新
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使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研究型大学不可避免地要担负起高层次继续教育的职能。为此,研究型大学需要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综合性及跨学科课程开发,不断丰富、完善继续教育内容,更有效地完善其继续教育职能,从而为终身学习体系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研究型大学 终身学习 职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莉莉
规范院系设置、促进学科发展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比较美国研究型大学和我国部分"985工程"高校的院系设置状况发现,与社会一流大学相比,在学院设置的数量、标准、类型和学科覆盖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大学学院设置的数量远远多于美国大学,在学院设置标准上,我国大学多数学院以一级学科为设置标准,美国研究型大学学院大多以学科门类或学科群为设置标准。在学院类型上,美国研究型大学学院"以纯粹的知识创造和生产、以知识的传播、以知识的应用和开发"3种类型特征明显,而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院设置体现出更明显的学科格局。在覆盖率上,美国研究型大学并不是学科齐全的大学,我国大学学院设置有贪大求全的...
关键词:
学科 研究型大学 学院设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龚春明 汪泽民
中国村庄的转型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由此引发了对村庄发展前景的激烈论战。而美国康拉德·科塔克的《远逝的天堂:一个巴西小社区的全球化》对全球化背景下阿伦贝皮这一渔村长达40年的跟踪考察,则把人们的目光更多地吸引到农村都市化这个论题。他山之石,是否可以攻玉?阿伦贝皮的命运在中国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并不是唯一的参照。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和中国乡村发展实况,可知中国乡村有着与其他国家乡村发展不同的演进路径和历史谱系。检视村庄转型的3种样态,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和方法,并把其发展的"实然"与"应然"状态统一到村庄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内在逻辑上,才有可能对村庄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合乎实际的前瞻。
关键词:
全球化 国外经验 村庄转型 乡村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叶珠 陈海燕
本文对研究型大学专任教师在科研和教学任务均较为繁重情况下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国内A大学367名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A大学教师满意度水平处于中等略微偏上,在教学、学术交流、工作条件、人际关系方面满意度较高,但在科研、国际化等方面满意度不高;在满意度的各维度上,不同性别、不同科类、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A校教师普遍感觉工作压力较大,且学历越高压力越大。这一研究发现对于制定研究型大学管理政策具有相当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工作满意度 教师压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振刚
作者从自然界中对称性的现象得到启发,讨论对称性的概念和形式及其与科学美的关系,并将对称性的理论引入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群布局和建设之中,提出旋转对称是研究型大学学科群建设的重要标志。同时,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案例,从学科结构、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到人才培养等方面,研究其学科布局历史演进的结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海燕 邬克彬 王莹 谭斌
针对实验室开放创新出现的新问题,在分析研究型实验室安全特点的基础上,从创新管理思路、细化管理制度、强化网络信息管理角度出发,尝试矩阵管理和"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新思路,实现人、物、事、环境全方位的立体化管理,探索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的可视化、信息化、可操作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蓝劲松
大学校长的学术背景是成为校长及校长遴选的一个重要参考。本研究在界定学术背景内涵基础上,从教育背景与工作背景两大领域对美国23所著名高校校长的学术背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倾向于“外部选拔模式”。其著名的私立“文理主导型”大学校长以文科学者为主,著名的私立“理工主导型”大学校长以出身理(工)科为多,著名的公立综合大学校长出自文科与理科的校长人数大致相当。美国顶尖私立大学校长任期较长,而顶尖公立大学校长任期比较短。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名校博士学位。其公立顶尖大学校长几乎都有多个单位工作经历,私立顶尖大学校长则很难一概而论。
关键词:
学术背景 大学校长 研究型大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志红 王亚青
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需要金融进行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着金融结构优化。文章选取1992~2013年中国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及其它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对"新常态"之前时期与"新常态"时期的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与银行市场的关联度在"新常态"之前时期、"新常态"时期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呈现一般关联性强度;与证券市场的关联度在"新常态"之前时期呈现强关联性,在"新常态"时期呈现超强关联性;与保险市场状况的关联度在"新常态"前时期呈现弱关联性,在"新常态"时期呈现一般关联性。同时,在指标选取过程中加入科技水平与教育水平指标,实证结果显示:科技水平、教育水平与两...
关键词:
新常态 金融结构 产业结构 灰色关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威 储昭卫
我国积极推动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的新全球化进程,迫切需要大量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型国际化人才。当前围绕以西方为中心的传统全球化理念所设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要素不完整、目标不准确和过程不系统等问题,使现有人才无法胜任未来中国倡导的新全球化进程。本研究通过5个典型案例提炼出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模式的五种关键要素: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组织结构、培养过程、支撑保障,进而明确了培养模式的概念模型和运行机制。最后,针对新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胜任力培养改革提出如下建议:强调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教育实践的价值追求;面向新全球化打造课程体系;推动面向"能力养成"的教学方法变革和形式创新;开展在地国际化活动;面向全球整合多元化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