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7)
- 2023(12922)
- 2022(11348)
- 2021(11147)
- 2020(9107)
- 2019(21066)
- 2018(21400)
- 2017(39517)
- 2016(22590)
- 2015(25603)
- 2014(25589)
- 2013(24175)
- 2012(22026)
- 2011(19743)
- 2010(19930)
- 2009(18030)
- 2008(17221)
- 2007(15283)
- 2006(13387)
- 2005(11835)
- 学科
- 济(73745)
- 经济(73648)
- 管理(59230)
- 业(52696)
- 企(44386)
- 企业(44386)
- 方法(33470)
- 数学(28403)
- 数学方法(27939)
- 中国(25908)
- 教育(24538)
- 农(21132)
- 财(19691)
- 学(19616)
- 理论(18099)
- 业经(17112)
- 地方(15181)
- 贸(13892)
- 贸易(13883)
- 制(13850)
- 农业(13787)
- 易(13457)
- 和(13146)
- 技术(12929)
- 务(12544)
- 财务(12472)
- 财务管理(12444)
- 教学(12131)
- 环境(11867)
- 企业财务(11717)
- 机构
- 大学(303717)
- 学院(297715)
- 管理(113043)
- 济(104263)
- 经济(101421)
- 研究(99162)
- 理学(97448)
- 理学院(96297)
- 管理学(94311)
- 管理学院(93773)
- 中国(68512)
- 京(66311)
- 科学(62348)
- 范(50930)
- 师范(50607)
- 所(49374)
- 财(49244)
- 江(44948)
- 研究所(44803)
- 中心(44302)
- 北京(42979)
- 农(42737)
- 业大(42665)
- 师范大学(40932)
- 教育(40771)
- 财经(39213)
- 州(37049)
- 院(36205)
- 技术(35527)
- 经(35457)
- 基金
- 项目(200178)
- 科学(157213)
- 研究(155733)
- 基金(139505)
- 家(119304)
- 国家(118120)
- 科学基金(101078)
- 社会(92807)
- 社会科(87402)
- 社会科学(87376)
- 省(80337)
- 教育(78729)
- 基金项目(74022)
- 划(68734)
- 编号(68048)
- 自然(64594)
- 自然科(63043)
- 自然科学(63030)
- 自然科学基金(61827)
- 成果(58642)
- 资助(57076)
- 课题(49146)
- 重点(45537)
- 部(44729)
- 发(42988)
- 项目编号(42248)
- 创(41633)
- 年(41132)
- 教育部(39145)
- 大学(38886)
- 期刊
- 济(117316)
- 经济(117316)
- 研究(97415)
- 教育(69388)
- 中国(63830)
- 学报(44828)
- 管理(40375)
- 科学(40270)
- 农(39092)
- 财(37245)
- 大学(35051)
- 学学(30535)
- 技术(28888)
- 农业(27719)
- 融(21678)
- 金融(21678)
- 图书(21228)
- 业经(20401)
- 财经(18332)
- 经济研究(17931)
- 职业(16764)
- 经(15592)
- 问题(14815)
- 理论(14537)
- 书馆(14420)
- 图书馆(14420)
- 坛(14178)
- 论坛(14178)
- 科技(13936)
- 发(13623)
共检索到445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卓丽 张辰琛
新时期利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与时俱进的现实需要及完善发展的有效促进上有重大意义。文章针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交叉发展过程当中所出现的学科理论尚未发展成熟、教育的复杂性、研究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促进其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注重统筹主动创新与兼容并蓄、学术分化与系统整合、政治纪律与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学科交叉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喜英
"中国梦"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教育着力点、教育价值取向和德育目标系。如何开展"中国梦"教育,培育一代新人,是我们探索的新命题。文章着力从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宣传教育三个方面探讨了推动"中国梦"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中国梦 高校思政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红燕 王乐生
国际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在当前东西方文化大交融、大碰撞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势在必行。针对这一新形势,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载体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晓瑞
"新常态"蕴含着丰富的改革与发展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树立"新常态观",具体来说则是需要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合德性""合规性""合理性"与"合法性"。在这一基础上,新常态观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坚持培育"三个自信"这一根本任务、强化责任担当这一核心任务,并通过课堂、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进行实践,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教育 新常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婷婷 邹恒
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运用好传统媒介,同时也需要创新性地使用思想政治教育图像,尤其是在图像化信息表达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有应用图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实践。文章阐明了图像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应用路径,提出要将图像有效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图像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育人功能的发挥,科学管理图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使用。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图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金香 龙金凤
管理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高效有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传播阵地、引领大学生思想潮流的内在要求,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途径,是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客观需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要提高运用管理载体的主体自觉性,强化管理载体的主导定力,活化管理载体的传播张力,优化管理载体全过程育人动力,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文化环境资源活力,科学评估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潜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管理育人意识。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载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荣胜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做好新媒体时代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创造性地把新媒体运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骆德云
多元文化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带来重大机遇,有利于其开放性特征的形成、教育内容的充实、学生个体精神的完善。同时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意识形态多元化在校园内愈演愈烈、学生知行不一、理想信念不坚定、网络信息素养严重缺失。因此,高职院校要采取引入交往情境式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以实践教学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等对策积极应对这些挑战。
关键词:
文化 多元性 高职 思想政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迅 杨旭娇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全面进入"微时代"。文章指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教育载体缺乏创新、工作平台不够完善、教师团队合力不足、文化环境比较复杂五方面问题,进而提出构建"微课程""微载体""微平台""微团队""微环境"五微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
微时代 高职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秀欣 栾声越
"互联网+"是我国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状态,可以与各种传统行业组合,促进行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我们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舒 何佳
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在抗疫背景下所涌现出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以及担当精神令世界为之瞩目,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客观来说,将抗疫背景下的爱国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不仅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同时对于当代青年的理想价值信念形成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基于此,文章分析抗疫背景下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在阐述爱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必要性及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思政教育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抗疫背景 爱国精神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丽
受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接受的思想良莠不齐,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文章从教学环境、教师群体以及学生群体等方面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旨在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监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佳乐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党和国家大力推行的重要政策,而高校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梯队中的关键角色,其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素养的高低,也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其重要意义不言而明。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党和国家颁布了许多重要的决策文件,各级学校在党和国家要求下也相应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且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整体水平。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常学常新、持续推进的系统任务,内外部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理念、模式的变化,需要"教"与"学"双方具有充分的政治敏锐性和深度的思想觉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并形成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方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龙佳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新媒体技术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便捷;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在给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既带来便捷的同时又提出挑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要从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又要创新工作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应对挑战。由尹婷婷、张静和杨素祯编著、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一书,成为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及相关思政教育研究学者重点关注的书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德生 冯爱敏
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事关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当前,由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缺位与缺失、科学性评价的引导效用发挥不足、高职学生基础薄弱且认知策略不足,导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四大问题:在观念上未给予足够重视,在方法上未进行有效创新,在内容上未做到理实融合,在受体上未给予充分尊重。新时代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需要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资源和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