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9)
2023(13735)
2022(11336)
2021(10833)
2020(8647)
2019(20069)
2018(20116)
2017(37287)
2016(21430)
2015(24213)
2014(24692)
2013(23523)
2012(21366)
2011(19219)
2010(19321)
2009(17194)
2008(16503)
2007(14484)
2006(12732)
2005(11470)
作者
(59440)
(48982)
(48842)
(46660)
(31265)
(23415)
(22358)
(19381)
(18937)
(17498)
(16901)
(16360)
(15527)
(15473)
(15318)
(14869)
(14856)
(14718)
(14035)
(14012)
(12256)
(12210)
(11747)
(11171)
(11002)
(10962)
(10907)
(10828)
(9798)
(9661)
学科
(80597)
经济(80515)
管理(55185)
(50450)
(41164)
企业(41164)
方法(34535)
数学(29677)
数学方法(29306)
中国(27953)
教育(22990)
(22134)
地方(20294)
(20090)
业经(18535)
(17564)
理论(16887)
农业(14951)
技术(13349)
(13301)
(12854)
(12778)
环境(12579)
(12395)
贸易(12388)
(11853)
地方经济(11073)
教学(10856)
(10771)
(10740)
机构
大学(296727)
学院(290612)
管理(111789)
(105858)
经济(103214)
研究(100610)
理学(97260)
理学院(96038)
管理学(94200)
管理学院(93645)
中国(67920)
(65289)
科学(64233)
(50216)
(49259)
师范(48913)
(46801)
研究所(46156)
中心(44024)
(43882)
(43104)
业大(42604)
北京(41877)
师范大学(40138)
教育(38958)
财经(38089)
(36832)
(35197)
(34641)
技术(34267)
基金
项目(202444)
科学(160546)
研究(154386)
基金(143414)
(124175)
国家(123022)
科学基金(105284)
社会(94457)
社会科(89157)
社会科学(89134)
(80447)
教育(76473)
基金项目(76271)
(69367)
自然(67282)
编号(65722)
自然科(65675)
自然科学(65662)
自然科学基金(64434)
资助(57712)
成果(55266)
课题(47494)
重点(46496)
(45232)
(44530)
(41908)
项目编号(40135)
教育部(39122)
创新(38798)
(38489)
期刊
(114633)
经济(114633)
研究(92954)
教育(63282)
中国(61693)
学报(45530)
科学(42377)
(40085)
管理(39371)
大学(35162)
(33127)
学学(31300)
农业(28529)
技术(28505)
(20144)
金融(20144)
业经(19125)
图书(18298)
财经(17642)
经济研究(17630)
职业(15290)
问题(15116)
(14966)
(14404)
科技(14388)
理论(13862)
(13580)
论坛(13580)
(13352)
实践(12946)
共检索到426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立平  
学科与领域是高等教育研究科学化的两翼,二者融为一体,相互支撑。从高等教育研究的生命力、问题研究的综合性、学科构建的内在需要和院校研究范式的有效性四个方面来看,高等教育研究应立足领域,进行问题研究。从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化的历史必然性、对高等教育"非学科化"的误读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中国背景三个方面来看,高等教育研究应走向学科。现在需要用合适的学科标准来判断和建构高等教育学科;高等教育研究要利用好领域研究与学科研究之两翼,在实践领域与学科理论中反复穿梭,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和民  何芳  
我国高等教育奇迹般的发展背后蕴涵着市场逻辑和自主办学,以地方政府和资本市场介入、家庭和大学的成本分担为支撑力又加速了这一发展。但是,大学继续扩张的资金空间不足,快速扩张还带来了知识阶层的新贫困群体,隐性成本的增加,大学发展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危机等问题。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走自主办学的市场化之路:(1)大学的自主办学,本质上符合学术市场的要求;(2)大学发展的市场规则,应将市场手段作为调节机制,并非以市场目标为评价标准。(3)大学评价的标准应该选择学术标准为主,而以市场标准为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梅  谭泽荣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教育工作者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构建"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一体"是指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而"两翼"是指专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综合实践项目相结合,最终使高等教育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即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我国要全面开展现代化教育,走科学化、国际化的道路。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在中国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但在高等教育学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高等教育研究究竟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一个学科?论者各执己见,看法不一。在这一看似纯属理论的问题背后,其实有许多现实的问题,诸如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划界、学科标准、学科归属、学科地位、学科资源、学科认同以及人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尧  
高等教育功能和高等学校职能研究要科学化刘尧目前,高等教育界关于高等教育功能和高等学校职能的研究和讨论很热烈,但研究中从概念、方法以至于研究风气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有必要以科学的态度,逐步把高等教育功能和高等学校职能这个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袁本涛  
"学科"和"研究领域"在本文中是一对并列的概念,"高等教育研究"究竟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争论因其本身的特征而由来已久并将持续。根据对研究领域制度化和学科化的分析,本文认为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完成的是社会建制和社会运作层面上的范式建构,观念层面的范式建构还远未完成。因此,高等教育研究依旧是一个"制度化"的研究领域,而不是一门"学科"。但"领域"和"学科"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在知识的"分化"和"整合"的进程中,各自在不同的层面上建构相应的范式而已。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专门学者及其可能涉及范围的有限性、理论研究的实践导向性、学科化的有限性等特点,从而决定了高等教育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峰  
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经历了从一般的高等教育研究到高等教育学理论构建的过程。在中国,高等教育学既是自成体系的学科,同时也是高度开放的研究领域。即使西方永远不出现"高等教育学"的提法,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也可以理直气壮地称之为学科。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应增强使命感,促使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更加理性和自觉,进而建立一个更为开放自主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科理论学派,或可称之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学派。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赵炬明  
值北京大学恢复教育研究30周年之际,本文反思了其对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贡献,认为其最大贡献是倡导并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包括早期汪永铨先生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论以及随后的研究范式转型和学科化发展,并对北大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了几点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广西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唐平  寿思华  
实施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战略的重大意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准、选好战略突破口,特别是搞好以南北钦防为重点的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的协调发展,搞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三方协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忠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论中存在着“学科论”与“领域论”的学科属性之争,由此导致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两种研究方法。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直指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则被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两种研究方法各有其效用,但缺陷和不足也十分明显。在“学科论”和“领域论”两种观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的情况下,如何厘清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与多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研究不断创新的关键所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董青  
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的关键,不在方法而在方法论上,不在定量关系而在定性逻辑上;在"元问题"上要防患的主要是研究范式、方法和技术上的主流垄断,而不是研究者多元多重多样支流派别上相互博弈竞争,任何以"科学化"或"规范化"要求否定组织管理研究现实针对性或多元实践性诉求,最终都将会从根本上动摇其科学性根基,束缚其开放拓展的生命活力。鉴于此,本文依照马克思"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追溯西方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主流发展趋势"后沿"历史路径的基础上,反思中国本土组织管理主流研究的偏误及其非科学化偏误,以资镜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川  蔡国春  王全林  万力维  宋旭峰  
院校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在二战后的美国逐渐发展起来 ,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院校研究以单个高等学校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研究特定院校的特定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力求科学的程序与形式 ,其作用可概括为管理的科学化 ,理论的实践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吴原  
教育是与人的生活同构的活动。教育研究直指并服务于人生,具有鲜明的实践智慧色彩。以往,受西方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个别化理论被宏伟叙事的话语所掩盖并被学科化,完整的教育被割裂,创造性被扼制。要恢复教育研究的学术传统,就要关注教育活动的"草根"性,这是教育科学创新和发展的前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燕  
<正>研究高等教育科学化管理理论及其在当前时代的创新发展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变革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高等教育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科学化管理及理论创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并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燕玲  
后现代视阈中的高等教育学科是一个开放的发展领域,其开放发展通过问题的开放和研究的开放得以实现,根本在于人的开放。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应在坚持问题研究和多范式实践的同时,促进研究者以及研究文化的开放,努力拓展自身的开放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