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7)
2023(2155)
2022(1869)
2021(1695)
2020(1447)
2019(3287)
2018(3205)
2017(5705)
2016(3445)
2015(3924)
2014(3949)
2013(3993)
2012(3780)
2011(3486)
2010(3728)
2009(3587)
2008(3605)
2007(3366)
2006(3227)
2005(3171)
作者
(10374)
(8660)
(8513)
(8398)
(5559)
(4129)
(3804)
(3310)
(3246)
(3181)
(3029)
(2975)
(2953)
(2774)
(2760)
(2739)
(2581)
(2552)
(2495)
(2491)
(2318)
(2130)
(2082)
(2052)
(2014)
(1990)
(1971)
(1961)
(1816)
(1793)
学科
(14922)
经济(14902)
(10831)
管理(10324)
(7905)
企业(7905)
方法(5898)
(5421)
数学(4926)
数学方法(4853)
中国(4480)
业经(4017)
(4015)
地方(3771)
农业(3588)
(3212)
(3159)
贸易(3151)
(3069)
(3001)
(2889)
银行(2886)
(2784)
理论(2559)
教育(2526)
(2455)
环境(2346)
(2304)
(2285)
(2277)
机构
大学(49753)
学院(49396)
(21864)
经济(21353)
管理(18883)
研究(18014)
理学(15460)
理学院(15301)
中国(15184)
管理学(15076)
管理学院(14984)
(11099)
(10446)
科学(10288)
(9987)
(9941)
中心(9158)
(9099)
研究所(8019)
农业(7709)
财经(7635)
(7489)
业大(7369)
(7335)
北京(7048)
(6930)
师范(6872)
(6825)
经济学(6624)
(6334)
基金
项目(29680)
科学(23419)
研究(22455)
基金(21263)
(18649)
国家(18462)
科学基金(15617)
社会(14523)
社会科(13806)
社会科学(13806)
(11675)
基金项目(10551)
教育(10351)
(9710)
自然(9555)
自然科(9359)
自然科学(9357)
自然科学基金(9196)
编号(9162)
资助(9114)
成果(7886)
重点(6769)
课题(6693)
(6672)
(6646)
国家社会(6137)
(5968)
教育部(5678)
人文(5671)
(5653)
期刊
(26857)
经济(26857)
研究(17563)
中国(13315)
(9308)
(8195)
管理(8067)
教育(7772)
学报(7446)
科学(6881)
(6568)
金融(6568)
农业(6123)
大学(5884)
学学(5227)
技术(5146)
业经(4291)
图书(3943)
财经(3916)
经济研究(3871)
问题(3812)
(3728)
(3510)
书馆(3216)
图书馆(3216)
技术经济(3149)
(3059)
(2655)
理论(2543)
(2539)
共检索到87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校利  杨涛  
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就是智能化的生产力、社会化的生产力、市场化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有自己的实现机制和社会条件。加强对先进生产力的研究,是一个很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嘉增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社会主义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研究生产力的质和量,对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十分重要的。(一)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质和量的统一。生产力的状况,就是生产力的质和量的统一。生产力的质,是指人们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来支配和控制自然界。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或尺度,是生产力的质的指示器。根据生产力的质的不同,人类社会经历了不同的时代: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昌森  
文化生产力系指具有一定智能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科学技术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人的智力、科学、生产管理、劳动组织等为其构成要素。 21世纪将是文化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世纪。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劳动能力”单纯看成体力、体能方面的能力,把“生产资料”看成有形的如机器设备、矿山、厂房、能源等物质生产资料。事实上,所谓生产力,本来就包括物质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忽视文化生产力的“生产力”是片面的。所以,必须十分重视文化生产力的研究与开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昌黎  孟海贵  
生产力有个基本特点 ,那就是全世界有共同的发展轨道 ,类似于坐标上的轨迹。古代和近代生产力系统简单 ,劳动工具这一要素可标示生产力发展水平。现代生产力系统复杂 ,要用多种坐标来标示。以生产力要素为坐标 ,科技要素标志先进生产力 ;以生产力主体为坐标 ,智力型劳动者标志先进生产力 ;以生产力结构为坐标 ,知识经济标志先进生产力 ;以生产力功能为坐标 ,(人与自然 )和谐型标志先进生产力。用集合论分析 ,生产力的要素、主体、结构三个集大部分相交 ,接近重合 ,此三集与生产力功能这个集 ,有部分相交 ,但也有不相交之部分 ,其中有些还相互排斥。科学技术要素和知识经济结构如何实现和谐型功能 ,将是 2...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敏仁  
先进生产力应该具备在技术形态、价值属性、文化属性三个方面的先进性。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的漫长时期,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生产力不发达,人类社会和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生产力水平急剧提高,但由于人们忽视了生产力的文化属性,造成了人和自然关系的恶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知识经济,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文化属性,表现了在更高层次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形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庞青山  蒋建湘  薛天祥  
近代以来 ,大学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作出过重大贡献 ,通过对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再改造来实现对生产力要素的重新组合与转化 ;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奠基 ;创造财富 ,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构筑良好的内外环境 ,通过吸收、创新和转化科学技术才能解放和发展大学先进生产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建文  魏农建  
流通生产力问题的提出,是当前社会经济矛盾的反映。现有理论与现 实需要之间发生了冲突。分歧主要集中在如何正确认识“生产决定论”的理论地位和 历史局限。当流通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环节时,解放和发展流通 生产力,就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正>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等重要论断。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上至国家决策层,下至市场主体的统一共识。关于如何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万龙   董心意  
本文从理论逻辑、时代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维度论述了新质生产力引领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强化农业前沿科技的研究与运用、拓展涉农新业态和培养农业新质人才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三个核心着力点。传统农业生产领域科技水平的突破、先进要素的引入和集成、农业功能的跨界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的主要实现途径。与此同时,在新质生产力引领我国农业强国建设的进程中,还需要注意处理好发展与底线的关系、提升效率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关系、新质生产力和常规生产力的关系,注意避免把新质生产力简单等同于现有生产力的提升、在传统农业业态范畴思考农业新质生产力、“一窝蜂”式的盲目跟风等三个认识和行动上的误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对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分析与思考(下)蒋清海三、中国生产力布局的战略与总体框架生产力布局战略是一个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具有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尤为如此,因此,对生产力布局战略作出科学而审慎的选择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对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分析与思考(上)蒋清海生产力布局是一国一地区生产力要素在空间的有机组合,其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的40多年中,我们在生产力布局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但仍然有一些重大问题没有解决。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伟   汪祥耀  
本文在学习体会“新质生产力”含义及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首先从生产力与会计联系的视角,简要回顾了会计从原始记录到古代会计、近代簿记和现代会计的发展史,指出社会生产力始终是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和恒动力。然后,分别从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对象(要素)、会计本质、会计程序、财务报告、审计鉴证等七个方面,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将对会计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新挑战。最后,对我国深化会计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会计学科建设等方面作出若干思考和前景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贵书  刘玉珊  杨风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