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0)
2023(8198)
2022(7114)
2021(6743)
2020(5993)
2019(14198)
2018(14194)
2017(25849)
2016(15821)
2015(18490)
2014(19103)
2013(18022)
2012(17263)
2011(15827)
2010(16177)
2009(14697)
2008(14918)
2007(13820)
2006(12029)
2005(11014)
作者
(46444)
(38775)
(38611)
(37059)
(24690)
(18815)
(17985)
(15313)
(14971)
(14043)
(13191)
(13062)
(12538)
(12464)
(12445)
(12415)
(12378)
(11689)
(11402)
(11324)
(10066)
(9891)
(9657)
(9040)
(8957)
(8846)
(8752)
(8688)
(8063)
(8034)
学科
(55451)
经济(55387)
管理(34151)
(32432)
方法(27930)
(25181)
企业(25181)
数学(24894)
数学方法(24541)
教育(21632)
中国(20012)
(16475)
(15446)
(14432)
理论(12774)
(12236)
贸易(12235)
(11919)
地方(10358)
(10245)
农业(9961)
业经(9879)
教学(9004)
(8603)
(8238)
金融(8236)
技术(8214)
(8056)
银行(8010)
(7960)
机构
大学(227919)
学院(220609)
研究(83126)
(81069)
经济(79005)
管理(72600)
理学(62298)
理学院(61344)
管理学(59759)
管理学院(59337)
中国(55196)
科学(53527)
(51152)
(44724)
(44278)
研究所(40993)
(39554)
师范(39148)
(37043)
教育(36808)
中心(36548)
业大(36236)
(35883)
农业(35525)
北京(33397)
师范大学(31932)
财经(29245)
(29218)
技术(29007)
(27836)
基金
项目(141603)
科学(109658)
研究(105412)
基金(97049)
(86045)
国家(85189)
科学基金(69474)
社会(61029)
教育(57810)
(57291)
社会科(57289)
社会科学(57268)
(51291)
基金项目(50336)
编号(45524)
自然(45484)
自然科(44388)
自然科学(44368)
自然科学基金(43577)
资助(41503)
成果(40655)
课题(35649)
重点(34274)
(33201)
(31616)
(29114)
(28662)
大学(28316)
教育部(28195)
科研(27635)
期刊
(87065)
经济(87065)
研究(73423)
教育(59674)
中国(53963)
学报(40982)
(38958)
科学(34144)
大学(30812)
(28983)
学学(27347)
农业(26505)
管理(24298)
技术(22293)
(16390)
金融(16390)
(15172)
职业(14763)
财经(14682)
经济研究(14212)
业经(13018)
(12713)
问题(11926)
(11559)
图书(10872)
(10871)
论坛(10871)
(10604)
业大(10264)
技术经济(10077)
共检索到339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小林雅之  王杰  
本期主要讨论日本、中国的学费和学生资助状况。在日本,学费上涨很快,但是学生资助制度没有及时得到完善。国家财政提供的资助主要通过日本学生资助机构办理。该资助属贷款而不是赠予,学生在毕业后必须偿还。多数私立大学虽设立了具有其特色的奖助贷学金,但获资助学生非常少。即便是日本国立大学的学生,其教育费负担也很重。在中国,公立大学的学费飞速上涨。虽然中国的学生资助类型多样,但是赠予型多用于奖优,助贫主要靠贷款,借贷学生的偿还压力很大。中日两国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其教育机会均等化政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小林雅之  王杰  
上期讨论了相关理论并简单介绍了高学费、高资助政策。本期介绍对高学费、高资助政策的各种批判意见和各国的学生资助概况,考察了学生资助制度比较完善的美国的状况,包括其历史、现状、社会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结果显示美国的财政资助卓有成效,但也存在学生负债过重和不还款现象,还有学生资助基准的变化使教育机会均等面临危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小林雅之  王杰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低收入阶层的教育机会未必在同步增长,他们需要政府的资助。另一方面,教育规模的扩大又严重压迫着财政支出。各国都处在解决机会均等和财政负担的困境中。本文将讨论学生资助的相关理论,比较多样的资助制度,从中获得启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子元久  窦心浩  
当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时,高等教育机会是否会变得更均等一些呢?均等程度又如何测算?从这一视角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到底是趋向于平等,还是更加不平等呢?本文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以及对中日两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首先,我们检验了几种用于标识不平等度的尺度,发现基尼系数等不适于检测类似于升学率这样的由百分率表示的指标。其次,在1992年与2001年之间,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有了明显的扩大。第三,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日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1960年至1975年)。理论依据和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矫正迅速扩大的高等教育机会地区差,今后必须在调控高等教育的供给上多下功夫。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国兴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学费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内涵 ,依据先行研究构筑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最后 ,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 ,认为在我国过高的高等教育学费已经对部分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大学升学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陆根书  
文章首先探讨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高教扩展对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意义,然后讨论了高教扩展对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教扩展可使社会收入分配更趋公平,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周波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收费改革中,存在两种最主要的批评意见——免费的高等教育实际上是“劫贫济富”,以及收费制度下来自贫困生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开征高等教育税以应对,同时为贯彻教育机会均等原则,主张开征教育税为义务教育筹集经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国峰  
作为发展中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成本由各方收益人共同分担,是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私人承担的高等教育成本已经成为低收入家庭来的沉重负担,若不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以完善,高额的学费很可能成为不少寒门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障碍,造成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这一问题应该在高等教育成本合理负担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综合解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晓宇  闵维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秀兰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家都把"教育机会均等"列为教育改革优先要达到的目标。我国一直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探讨解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机会均等问题,并特别把视角放在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一些新问题上,力求总结一些经验教训,澄清某些问题,以推进我国的教育民主化进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小浩  梁彦  
19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化程度发生了变化。对全国城镇和农村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高等院校内部分层的因素,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国内现有相关实证研究进行的元分析表明,如果考虑高等院校内部分层的因素,则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更倾向于经济背景好和社会地位高的群体的趋势。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路晓峰  邓峰  郭建如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数据,使用多层线性交互分类模型,结合分省定额的高考录取制度,探讨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对入学机会分配均等化的作用。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高等教育扩招对入学机会均等化的影响表现在:首先,扩招中断了自高考恢复以来的地区间入学机会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其次,扩招虽然缩小了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内部的城乡差距,但非均衡的扩招又间接扩大了全国总体的城乡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此外,性别间的入学机会差距在扩招后显著缩小,父母文化资本在代际间的传递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唐滢  
本文探讨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之现状、成因及改革措施 ,并提出建议 :改革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选拔制度 ;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专门的财政资助体系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推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同步发展 ,使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进入应然状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倩  
为了消除教育不平等现象,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机会,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惠待遇的倾斜性政策和旨在提高处境不利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补偿性政策。虽然这些政策的合理性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政策在改善少数民族教育落后状况以及推进学生群体多样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小浩  
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程度是否通过招生规模的扩大得到了改善? 本文对高等教育机会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高等院校内部分层的因素,城镇居民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均等化程度在1990年代有了显著的提高;如果考虑高等院校内部分层的因素,则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更倾向于经济背景好和社会地位高的家庭的子女的趋势。文章在MMI和EMI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导致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变化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