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
- 2023(1579)
- 2022(1517)
- 2021(1437)
- 2020(1283)
- 2019(3096)
- 2018(2913)
- 2017(5383)
- 2016(3416)
- 2015(4152)
- 2014(4300)
- 2013(3801)
- 2012(3354)
- 2011(3116)
- 2010(3133)
- 2009(2684)
- 2008(2570)
- 2007(2429)
- 2006(2085)
- 2005(1729)
- 学科
- 济(10936)
- 经济(10927)
- 管理(8052)
- 业(6960)
- 企(6149)
- 企业(6149)
- 方法(5634)
- 数学(5189)
- 数学方法(4998)
- 教育(4062)
- 教学(3600)
- 农(2789)
- 理论(2668)
- 中国(2519)
- 地方(2412)
- 财(2353)
- 政治(2295)
- 思想(2252)
- 思想政治(2230)
- 政治教育(2230)
- 治教(2230)
- 德育(2220)
- 业经(2158)
- 学(2101)
- 环境(2087)
- 和(2025)
- 学法(1952)
- 教学法(1952)
- 农业(1884)
- 技术(1727)
- 机构
- 学院(44449)
- 大学(43967)
- 管理(16421)
- 理学(14265)
- 理学院(14043)
- 济(13971)
- 研究(13838)
- 管理学(13561)
- 经济(13519)
- 管理学院(13503)
- 京(9785)
- 科学(9726)
- 中国(9081)
- 范(8206)
- 师范(8164)
- 农(7409)
- 业大(7259)
- 所(7127)
- 江(7037)
- 研究所(6594)
- 师范大学(6433)
- 中心(6422)
- 教育(6251)
- 北京(6222)
- 技术(6177)
- 财(5964)
- 农业(5777)
- 州(5638)
- 院(5221)
- 职业(5121)
共检索到64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旭 李淑杰 曹静
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本文通过对学生的参与程度的理论回顾、参与程度评价方式的阐述和学生课堂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分析,旨在提高课堂的学生参与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关键词:
学生参与度 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敏
随着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改革的深化,学业考核已经向关注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扩展。课堂评定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评定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分析与推理、综合与批判、问题解决、学习方法和学习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书面反馈、课堂观察、学习日志和学生同伴检查来开展课堂评定。要提高课堂评定的有效性,教师应当清楚确定评价内容,运用多样化评价手段,精心组织评价活动,及时反馈和使用评定结果。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生评价改革 课堂评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虹
本文通过课堂观察对某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课堂进行研究,并使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学生课堂参与所发生的变化进行编码与分析,掌握教师评价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生的变化以及教师运用评价的状况,得出教师评价语对学生的课堂参与确实有影响。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得当地使用教师评价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教师评价语 学生参与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苗 王欣
双向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以教师富有情感的讲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教学得以拓展。基于"双向型教学"的课堂改革过程,需要充分获取课程教学反馈,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雁 林红 姚萍 王冉冉 何晓
本研究随机选取北京市普通小学北医附小4年级两个班级,在实验班开展生活技能干预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技能教育能显著提升小学生课堂积极参与行为;显著降低小学生课堂消极参与行为;显著提升小学生的课堂被动参与行为。
关键词:
小学生 生活技能教育 课堂参与行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郭晓宇 郭志 李慢
以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课堂互动对学生参与度的作用模型。在某高校SPOC平台收集数据,利用AMOS软件分析验证理论模型和假说。结果表明:SPOC学习中课堂互动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促进学生对SPOC系统的参与度。对SPOC学习中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了课堂互动对学生参与SPOC学习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SPOC 课堂互动 学生参与度 满意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苗 王欣
双向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以教师富有情感的讲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教学得以拓展。基于"双向型教学"的课堂改革过程,需要充分获取课程教学反馈,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凯
真实性评价作为 2 0世纪 90年代西方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另类评价方式 ,从其生成至今慢慢从课堂评价的边缘走向中心 ,已经成为建构性课堂的中心评价方式。本文中 ,笔者就真实性评价兴起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在课堂中的应用启示作了探析。
关键词:
真实性评价 建构性课堂 评价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红
学生评教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来自学生的评价信息并加以科学分析,有利于完善教学管理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文主要介绍和评论美国东门罗大学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旨在为我国大学学生评教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学生评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许瑜函 杨向东
课堂评价作为一种典型的形成性评价,与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当前在我国教育领域内却备受冷落。本次国际研讨会从课堂评价、课程标准与外部考试一致性;课堂评价设计和实施的理论和技术;学习进展、学生发展与课堂评价系统的设计;课堂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学校经验报告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以期引起教育领域内对课堂评价的关注,提升课堂评价的研究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
课堂评价 学生学习和发展 综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明 刘桂香
基于学生体验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突出对学生主体自身感受与习得的观察,更好地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服务理念。当前,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问题,应以学生作为教学评价的价值主体,从教学评价理念、教学评价指标设计、教学评价主体等方面进行有效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庞丽丽
课堂教学评价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大都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而制定,已逐渐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建立在深层次转变评价理念、评价内容应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原则确立的多样化、评价方法运用的完善化等四个方面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东辉 叶盛楠
本研究从学生视角解析课堂评价行为,考虑中小学的评价情境,形成问卷测试条目。对678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数据的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65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课堂评价行为问卷是一个三因子的整体结构,分别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行为、学生自我评价行为、学生同伴评价行为,共计37个条目。通过对正式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内容与结构效度检验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用于测评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的课堂评价行为状况。抽样某县16758个中小学生进行正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发现:课堂评价行为总体水平中等偏上,但内部存在差异,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明显低于教师的课堂评价,而且在性别、学段、城乡和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我们需要正视课堂评价的整体性,审视课堂评价行为水平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特征对课堂评价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课堂评价 问卷编制 调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畏 李辉
本文着重阐释了"罗森塔尔效应"的内涵,揭示了教师对学生的合理期望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探讨了情感因素在外语习得中的作用以及在教学中应用"罗森塔尔效应"缓解外语学习焦虑的几个可行性措施,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维 周斌英 彭田田 葛悦 朱楠
随班就读学生的课堂参与是评估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受到教师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847名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教师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教师领悟社会支持、融合教育效能感和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师领悟社会支持和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参与水平中等偏低,教师融合教育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基于来源和类别测量的社会支持对教师融合教育效能感和学生课堂参与都有显著影响;五个来源的社会支持中仅有特殊教育专业人员支持和家长支持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课堂参与影响显著,专业支持、领导支持和家人支持对教师融合教育效能感影响显著;教师融合教育效能感在领悟社会支持和随班就读学生课堂参与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提示要加大对教师的社会支持,尤其是特殊教育专业人员支持,以此提高教师的融合教育效能感,进而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