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1)
2023(11009)
2022(9359)
2021(8815)
2020(7291)
2019(16214)
2018(16141)
2017(30563)
2016(16880)
2015(19065)
2014(18789)
2013(17452)
2012(15452)
2011(14008)
2010(14421)
2009(13701)
2008(13131)
2007(11601)
2006(10083)
2005(9160)
作者
(44941)
(37600)
(37405)
(35715)
(23756)
(17845)
(16994)
(14402)
(14183)
(13436)
(12682)
(12672)
(11913)
(11880)
(11639)
(11403)
(11097)
(11012)
(10968)
(10628)
(9321)
(9189)
(9118)
(8655)
(8473)
(8365)
(8325)
(8250)
(7563)
(7325)
学科
(60189)
经济(60096)
管理(52007)
(45049)
(39638)
企业(39638)
方法(27639)
数学(24122)
数学方法(23484)
(17394)
中国(16698)
(16212)
(16129)
业经(14811)
理论(13039)
(11583)
(11353)
(11101)
贸易(11094)
(10823)
(10757)
财务(10708)
财务管理(10682)
(10448)
银行(10436)
企业财务(10044)
农业(9990)
(9957)
(9817)
(9743)
机构
学院(230594)
大学(227295)
(88381)
管理(87113)
经济(86395)
理学(75389)
理学院(74557)
管理学(72697)
管理学院(72291)
研究(71305)
中国(53849)
(46684)
(44098)
科学(42892)
(34912)
(34900)
财经(34306)
中心(32978)
(32586)
业大(31689)
研究所(31311)
(30957)
(30953)
师范(30669)
北京(28910)
(27863)
经济学(27065)
技术(26262)
(26214)
财经大学(25385)
基金
项目(153132)
科学(121449)
研究(115156)
基金(109625)
(94300)
国家(93501)
科学基金(81336)
社会(72605)
社会科(68764)
社会科学(68748)
(62103)
教育(56814)
基金项目(56727)
自然(51844)
(51635)
自然科(50699)
自然科学(50690)
自然科学基金(49710)
编号(48692)
资助(45301)
成果(40063)
重点(35051)
课题(34783)
(33597)
(33022)
(32857)
(31840)
创新(30572)
大学(30282)
项目编号(30144)
期刊
(99357)
经济(99357)
研究(67761)
中国(49290)
教育(36424)
(35722)
管理(35137)
学报(32707)
科学(30933)
(30915)
大学(26051)
学学(24287)
技术(22458)
农业(20800)
(19986)
金融(19986)
财经(17305)
业经(17237)
经济研究(16155)
(14914)
职业(12154)
问题(12113)
统计(11910)
(11237)
(10971)
科技(10789)
(10788)
技术经济(10500)
商业(10080)
现代(9875)
共检索到340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颖  
学生评教制度的引入悄然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可能导致师生之间的"互相取悦、互相关照",成为分数膨胀的诱因之一。通过建立分数膨胀的数学描述,并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了学生评教制度下分数膨胀的内在逻辑,以及教师间行为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在学生评教制度下,学生成绩和学生评教双重膨胀都是最优策略,且教师会互相模仿放松给分的行为直到全部教师都放松给分。遏制分数膨胀之风是"标",树立良好学风,鼓励教师在教学上多投入、学生在学业上多努力才是"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正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继良  龚放  秦雍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目前更多地演变成院系工作考核、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教学事务控制的政策工具,这背离了学生评教的根本目的。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定位应以教学学术治理逻辑为本,而不是行政治理逻辑。高校需要科学构建学生评教与教师教学改进的关联制度,通过优化学生评教管理过程,实现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建立学生评教个人信息推送与评教分析报告制度,为教师教学改进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实施教师教学发展性评价;建立学生评教与学生学习利益的制度链接及其运作机制,着力提升学生学习收获。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蒋士会  牛宏伟  李枭鹰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双主体之一,直接参与教学的建构与生成。学生之学是教师之教的必要遵循和根本依据。这两方面构成学生评教的内在逻辑。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活动中主要存在三类问题:学生评教存在失真现象,学生评教的基础支持系统建设迟缓,学生评教结果的处置不够合理。为此,高校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理念,落实全面释放评教改进功能的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元主体耦合评教的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秀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生评教"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管理手段,也逐步被采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学生评教制度对于前提条件的依赖性比较强,教师和学生群体的任何细小行为都可以改变该制度的初衷,因此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着重探讨现行的学生评教制度引致的学生道德风险以及教师相应的行为逻辑与选择,以期对现有的学生评教制度引发反思,从而有所改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朝鲜  赵军普  
稳定物价水平,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我国政府近年来制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针对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为"输入型"的观点,本文提出不同观点,认为我国通货膨胀主要由经济结构失衡所致,即为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一方面导致资源错配、效率不高,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外汇剧增和货币流动性过剩,需求面宽松。另通过CPI、投资等变量建立实证模型,验证了投资驱动型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结构失衡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并就此提出若干宏观调控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忠远  孙兴杰  
在全球化分裂背景下,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过渡至制度型开放的必要性显著提升。“制度学习”与“制度创新”是制度型开放下的两种基本行为选择,并将形成“制度相容”和“制度互斥”两种不同的结果。中国制度型开放的目标,不仅要在短期内抑制全球化分裂带来的风险,中期内为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服务,更要在长期内通过推动制度创新和提升制度质量来支撑中国经济崛起的可持续性。中国制度型开放面临着全球化分裂、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意识形态因素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应坚持以制度质量提升为导向、制度学习和制度创新并重、通过深化对内改革促进对外开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源源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将财政支出细分为政府投资、消费以及转移支付,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各类财政支出规则,结合反映中国特征的经济参数深入分析了货币政策外生决定情形下财政变量影响价格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即使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我国财政政策依然可以决定价格,财政政策非李嘉图制度的"债务通胀化"路径存在;政府投资短期最易引致债务和通胀风险,但长期可有效缓解债务压力,且对产出的挤入效应最强;转移支付虽然对产出的挤入效应偏低,但其引致的社会风险和福利损失最小。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时不应仅关注货币政策,还应注重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健全新常态下价格调控体系;在当前经济下行和通缩风险兼存时期,应加大积极性财政政策的力度,主要通过增强政府投资性支出促进社会投资和创新创业以助力供给侧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源源  
本文构建新凯恩斯DSGE模型,将财政支出细分为政府投资、消费以及转移支付,运用贝叶斯方法估计各类财政支出规则,结合反映中国特征的经济参数深入分析了货币政策外生决定情形下财政变量影响价格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即使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我国财政政策依然可以决定价格,财政政策非李嘉图制度的"债务通胀化"路径存在;政府投资短期最易引致债务和通胀风险,但长期可有效缓解债务压力,且对产出的挤入效应最强;转移支付虽然对产出的挤入效应偏低,但其引致的社会风险和福利损失最小。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时不应仅关注货币政策,还应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强  袁伦渠  
本文在对经济学者们比较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种方式及其绩效所提出的新理论进行简要批评性回顾基础上,利用制度配置理论分析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的内在差异,论证两种改革方式在制度配置的逻辑和步骤的不同是导致改革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殷德生  
本文为了对制度创新逻辑进行理论概括,首先对“制度”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概念的展开过程中对制度创新的动力源、主角与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运用古典博弈模型等理论对正式制度创新过程进行理论解释,构造了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制度创新的一般博弈模型。习俗、惯例等非正式制度的型构是制度创新理论的重要扩展,本文还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对从非正式制度到正式制度的型构的过程进行了描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寒波  王雍君  
一、问题的提出通货膨胀是一种由于投入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货币必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既然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那么一切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收入、支出以及债权、债务的实际价值同名义价值就会发生偏差,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产生一种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效果.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这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再分配效果往往会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种种消极影响.比如,近年来已引起理论界关注的固定资产补偿不足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思懿  赵文华  
在美国终身教职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不同制度主体均参与其中,上至州立法机构和州高等教育委员会,下至教师群体及大学董事会和管理层,此外还有AAUP等行业协会组织,这些代表不同利益的制度主体通过推动或抵制终身制改革形塑了不同的制度逻辑。本文基于"多重逻辑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将影响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变革的制度逻辑概括为五种: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大学管理逻辑、学术逻辑、行业逻辑,其中国家逻辑以州立法机构和州高等教育委员会为代表,市场逻辑体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及学术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市场的变化,大学管理逻辑以校董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煜辉  
收紧货币并不直接作用于物价,而是针对资产泡沫,资产价格一旦下行,通胀、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都会自然消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骏民  段彦飞  
当代的全球流动性膨胀根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黄金非货币化为美国向世界提供大量美元敞开了大门,美国通过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对外提供美元流动性。全球流动性膨胀可分为三个层次,美国增加一美元的对外债务,将导致世界扩张大致两到三倍的流动性。中国作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国,全球流动性的输入直接导致了人民币面临国际贬值、国内升值的双重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