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9)
- 2023(14067)
- 2022(11970)
- 2021(11128)
- 2020(9296)
- 2019(20727)
- 2018(20353)
- 2017(38547)
- 2016(21175)
- 2015(23887)
- 2014(23357)
- 2013(22091)
- 2012(20056)
- 2011(17771)
- 2010(17438)
- 2009(15514)
- 2008(14681)
- 2007(12695)
- 2006(10641)
- 2005(8673)
- 学科
- 济(76364)
- 经济(76178)
- 管理(55979)
- 业(54690)
- 企(44665)
- 企业(44665)
- 方法(38639)
- 数学(33017)
- 数学方法(32531)
- 农(23112)
- 中国(21325)
- 财(20519)
- 业经(18563)
- 贸(16951)
- 贸易(16949)
- 易(16565)
- 理论(15549)
- 农业(15325)
- 学(15067)
- 地方(14034)
- 技术(13654)
- 制(13127)
- 和(12940)
- 务(12699)
- 财务(12658)
- 财务管理(12635)
- 教育(12121)
- 企业财务(12013)
- 融(11911)
- 金融(11907)
- 机构
- 学院(284568)
- 大学(283143)
- 济(112030)
- 经济(109831)
- 管理(109345)
- 理学(96250)
- 理学院(95180)
- 管理学(93318)
- 管理学院(92809)
- 研究(92456)
- 中国(66345)
- 科学(57975)
- 京(57548)
- 农(51862)
- 财(49132)
- 业大(46485)
- 所(45488)
- 中心(43930)
- 研究所(42076)
- 农业(41076)
- 江(40876)
- 财经(40607)
- 范(38181)
- 师范(37656)
- 经(37192)
- 北京(35073)
- 经济学(34423)
- 院(33779)
- 技术(32361)
- 州(32350)
- 基金
- 项目(206189)
- 科学(162077)
- 研究(149406)
- 基金(148270)
- 家(130992)
- 国家(129812)
- 科学基金(111029)
- 社会(95598)
- 社会科(89758)
- 社会科学(89732)
- 省(82543)
- 基金项目(79011)
- 自然(72549)
- 教育(72152)
- 自然科(70955)
- 自然科学(70934)
- 划(69950)
- 自然科学基金(69665)
- 编号(60575)
- 资助(59329)
- 成果(47806)
- 重点(47001)
- 部(45833)
- 创(44699)
- 发(44161)
- 课题(42615)
- 创新(41483)
- 科研(40475)
- 大学(39668)
- 教育部(39421)
共检索到399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瑾劼 杨雨欣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近期发布了首个国际性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调查结果(简称SSES调查),来自中国苏州、芬兰赫尔辛基、加拿大渥太华等10个城市参加了调查。每个城市随机选取了10岁和15岁年龄段的学生各3000名。调查采用"大五人格模型"测量包括好奇心、创造性等15项社会情感能力,并比较了不同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各项能力的差异,还实证分析了不同社会情感能力对学生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调查结果为教育决策者、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提升整体育人效果的思路和路径,包括关注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科学引导家长,推动家校协同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加大社会情感教育课程和教学的渗透,归纳和提炼教师智慧与经验,丰富学科德育理论和形成实践典范;重视教育评价的完整性,处理好多重教育目标的评价冲突,构建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经合组织 社会情感能力 大五人格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飞 刘身强
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是提升新时代乡村教师质量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教育振兴和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动力。乡村教师对乡村社会的积极情感态度、对乡村社会角色和责任的社会认知、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行为表现构成了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整体结构。它具有弥合城乡学生成长鸿沟、化解乡村教师生存困境以及提升乡村学校发展质量的价值意蕴。为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社会情感能力的关键效用,应当在遵循主体认知、人文关怀与行动支持的实践逻辑的基础上,坚持激活主体自觉,强化实践担当;创设情感空间,营造关怀氛围;重构乡土生态,加强教研保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鲍长生
文章在对大学生能力的社会需求调查基础上,指出现阶段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大学生个人特质方面,其次是通用能力方面,而对专业能力要求并不严格。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的多元化要求说明,大学教育不仅仅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更应该注重能力培养。大学课程体系应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和参与各种活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能力体系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汉清 李倩
经过新一轮的发展和整合,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已经形成了顶尖的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在一个地区或省市享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地方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四个层次.相应的这四个层次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都有自己的定位,在人才的职业取向上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淮阴师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昭楚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完备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一系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了解创新能力价值内涵及构成,明确创新培养的目标和责任,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以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价值内涵 学生品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烨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近年来社会各界一直深入探索的问题。从已有的相关研究看,目前尚缺乏具有代表性、建设性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将以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话题进行探讨。本文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环境和创新能力缺失表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角度提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全守杰 张惠冰
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工作世界,高职院校学生如何适应工作世界的变革,是高职教育亟须关注的重点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在具身关系、解释关系、他者关系和背景关系四个维度中应具备人机协作、数字分析、技术创新和技术体认的多元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可从搭建虚拟仿真平台,展现具身性教育场景;开发数字化教材,深度诠释技术内涵;开展在线学习项目,协同他者激发创新潜能;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感知技术文化背景四个方面推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学忠
大学生的创新主要是对前人成果的再认识再创造,它涉及到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就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而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路径,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国玲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又赋予了它新的内容。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新趋向,必须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通过辩证看待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在多个维度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全方位探索有效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培养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亦璐 李薇
开放大学的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其学生培养与普通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代表性、区域性和研究资料易获得性,选取英国开放大学、日本放送大学、南非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为案例,呈现这些国外典型开放大学学生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管理方式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开放大学在学生培养方面需要着力于:根据成人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和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规范化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商利伟 袁志远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改革和优化课程设置、实行多元的学业评价体系,构成了培养大学生学业胜任力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学业胜任力 教育理念 课程设置 评价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雪莹 周陈莲
高校成人教育应"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本位"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这已在高校成教界达成共识。针对在职成人学生的职业需求以及成人教育的办学特色,本文拟从高校成教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四大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价值确立和身心调节能力)角度入手,试探会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高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类型与素质结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全国职教会议后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的强调。高职教育改革的目标和重点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一线基层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其中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因为学生职业能力正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体现,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教育体系,需要从理念、师资、课程等多方面着手开展。生涯发展视角下对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下,根据学生每个阶段发展的不同特点渐进式地培养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者社会实践中获得工作以及职...
关键词:
生涯发展 高职学生 职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俊 秦建华
专业文化是大学文化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子系统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体支撑,是推动专业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灵魂,更是高职院校建设"软实力"的集中展示与体现。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核心价值旨归,应始终把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理念。文章站在专业文化视阈下,以推动文化建设为平台,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做出有益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
专业文化 高职院校 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甘瑁琴
随着工商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是备受关注。狭义的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模块。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应协调起来,通过政府政策支持、高校完善培养体系、学生自我构建培养方案等路径,全方位培养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