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
- 2023(631)
- 2022(576)
- 2021(613)
- 2020(446)
- 2019(1081)
- 2018(949)
- 2017(1460)
- 2016(1391)
- 2015(2016)
- 2014(2196)
- 2013(1516)
- 2012(1326)
- 2011(1263)
- 2010(1385)
- 2009(994)
- 2008(870)
- 2007(898)
- 2006(718)
- 2005(671)
- 学科
- 教学(4332)
- 教育(4186)
- 学法(2638)
- 教学法(2638)
- 政治(2606)
- 思想(2593)
- 思想政治(2572)
- 政治教育(2572)
- 治教(2572)
- 德育(2558)
- 理论(2462)
- 学理(2111)
- 学理论(2111)
- 学校(957)
- 管理(918)
- 课程(855)
- 计算(820)
- 算机(819)
- 计算机(819)
- 机化(807)
- 计算机化(807)
- 研究(715)
- 中国(573)
- 高等(536)
- 心理(532)
- 文教(498)
- 理学(491)
- 心理学(479)
- 革(448)
- 改革(444)
- 机构
- 学院(15459)
- 大学(13696)
- 教育(5924)
- 范(5500)
- 师范(5472)
- 职业(5388)
- 技术(4649)
- 师范大学(4249)
- 职业技术(3907)
- 技术学院(3893)
- 研究(3694)
- 京(3210)
- 江(2829)
- 科学(2706)
- 州(2525)
- 教育学(2432)
- 北京(2167)
- 所(1983)
- 管理(1981)
- 教育学院(1901)
- 理学(1849)
- 研究所(1845)
- 理学院(1735)
- 中心(1619)
- 工程(1465)
- 业大(1460)
- 管理学(1439)
- 管理学院(1416)
- 济(1405)
- 教育科(1366)
共检索到23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静 田晶
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学生作为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他们对新课程的感受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课程实施必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那么,学生眼中的新课程是什么样子,他们对新课程有哪些感受?2004年12月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对重庆、辽宁、山西、河南、江西、安徽、湖北7个省市实验区的学生进行了调研。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小学生有效问卷1192份,中学生有效问卷1088份。本文是对问卷结果的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丽华
说课包括课外说课和课内说课。课内说课是指教师在新学期第一次课面向授课学生讲解课程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课程作用、学习方法与要求等由不知到初步认知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内说课 课外说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阎亚军 王月芬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生观,在现实实施中存在着一定的悖论与偏差。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在实践中经常演变为学生无约束地极度膨胀自己所谓的个性,进而滑向极端的自由;而教师则因为种种理念、理论、舆论的限制,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成了学生无限自由发展的"推波助澜"者。我们应冷静反思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科学、客观地认识学生,不能将学生过于理想化。否则,各种所谓的先进教育观念或理论将成为教师的"镣铐",最终阻碍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凌飚
本文对我国中小学目前在评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做了归纳,阐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以及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如何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以及对新课程与教材本身的评价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作者还就高考的改革问题、过程性评价结果的处理方法、评价的功利与诚信等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斌荣 张旺
为了研究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心理状况,采用自编的《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心理的调查问卷》对江苏省盐城市近500名高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新课程持基本支持态度,但对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对新课程改革认识不足,不适应新课程的评价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的开展面临困境,现行高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展。
关键词:
高中新课程 心理状态 焦虑心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玲
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最重要的内涵和最鲜明的表现,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通过进行适应性、合作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教与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能动性,让他们去主动发现新知识、探究新问题和获得新经验,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学生 课堂 能动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华勇 龚润泽
在实施新课改中,怎样构建新课程学校文化无疑是一个现实的值得探讨的课题。课改实验两年多,我校在营造立体的新课程学校文化方面,创出了一条新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钱初熹
自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公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全国各地陆续进入芙术新课程实验。五年以来,美术新课程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美术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各方面都得以改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将进一步取得美术学科、学生发展以及美术对社会的贡献这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多元化美术教育的整体格局。
关键词:
美术新课程 经验 反思 展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我国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及课程和教学的管理、实施、评价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教师应以怎样的心理准备和专业准备来回应和适应改革等 ,这些关乎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以新课程改革理念及实施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为出发点 ,帮助教师提高认识 ,以积极的心态抓住机遇 ,形成自主的、持续的专业成长意识。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师 专业成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琳
一所好的学校首先要构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其次是更新各种教育理念;再次是牢记教学目标的多元性,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将各个观念落实到位。在新课改中,教师还应时常在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管理方式等方面反思、检验自己,才能打赢这场课程改革的攻坚战。
关键词:
民族中学 课程改革 教学变革 新课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杜建芳
课改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如何改变教与学的关系,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供其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空间,对学生而言,当前还缺少一个这样的学习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焕立
新课程和新的培养目标,对传统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挑战,教师的教学行为应相应发生转变,由重传授到重发展;由统一规格教育到差异教育;由重教师教到重学生学;由重结果到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到综合信息交流;由居高临下到平等融洽;由教学模式化到教学个性化。
关键词:
中学教育 新课程 教学行为 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