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3)
2023(10029)
2022(8771)
2021(8485)
2020(7159)
2019(16458)
2018(16271)
2017(30873)
2016(16973)
2015(19448)
2014(19533)
2013(18286)
2012(16684)
2011(14650)
2010(14815)
2009(13092)
2008(12660)
2007(11208)
2006(9758)
2005(8684)
作者
(44011)
(36511)
(36168)
(34874)
(23362)
(17584)
(16816)
(14143)
(14015)
(13240)
(12662)
(12285)
(11528)
(11253)
(11188)
(11167)
(11051)
(10795)
(10518)
(10500)
(9080)
(8726)
(8648)
(8626)
(8279)
(8177)
(8148)
(8015)
(7304)
(7205)
学科
(61056)
经济(60956)
管理(48778)
(46008)
(38357)
企业(38357)
方法(28479)
数学(24998)
数学方法(24457)
(18781)
(18623)
中国(17895)
业经(13768)
(13649)
农业(12067)
理论(12061)
(11818)
财务(11764)
地方(11748)
财务管理(11721)
(11499)
贸易(11488)
(11276)
(11193)
企业财务(11052)
教育(10858)
(10830)
银行(10819)
(10212)
技术(9916)
机构
学院(222494)
大学(220989)
(87264)
管理(86676)
经济(85266)
理学(73824)
理学院(73017)
管理学(71513)
管理学院(71080)
研究(67042)
中国(53336)
(45621)
(43872)
科学(38849)
(35998)
中心(34567)
财经(34238)
(31524)
(31329)
师范(31064)
(31007)
(30454)
业大(29235)
(28705)
北京(28602)
研究所(27893)
经济学(26533)
财经大学(25385)
技术(25030)
(24695)
基金
项目(146009)
科学(115719)
研究(113262)
基金(104489)
(89429)
国家(88224)
科学基金(77077)
社会(70565)
社会科(66655)
社会科学(66639)
(58304)
教育(55363)
基金项目(54893)
自然(48730)
(48407)
编号(48206)
自然科(47607)
自然科学(47596)
自然科学基金(46704)
资助(42953)
成果(39890)
课题(33491)
重点(32784)
(32703)
(31159)
(30782)
大学(29928)
项目编号(29661)
教育部(29018)
创新(28792)
期刊
(98795)
经济(98795)
研究(67726)
中国(47866)
教育(36794)
(36742)
管理(33542)
学报(29287)
(27817)
科学(27364)
大学(24075)
技术(23031)
(22282)
金融(22282)
学学(21846)
农业(18399)
业经(16947)
财经(16929)
(14631)
经济研究(14097)
图书(13876)
问题(13295)
财会(11254)
理论(11202)
职业(11123)
(10490)
技术经济(10310)
(10265)
实践(10229)
(10229)
共检索到341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世光  
"学生的探究"与"专家的探究"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探究教学史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近代以来的几次探究教学思潮中浮现并逐步展开。近十年来,我国对此格外关注,并基于我国的国情给予了回应。这个问题离不开特定的情境,不可能有终极的、普世性的答案,而且,它在理论上的回答与探究教学实践有时是冲突的。学生的探究与专家的探究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夸大它们之间的差异,不仅可能误解学生的探究,也可能曲解专家的探究。归根结底,这个问题的最大价值在于提醒我们,要随时注意反思和调整探究教学的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进  徐锐  
文章回溯了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初期沿革与当前的现状,对现存体系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精要分析,并就进一步构建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进行了形式和内容上的深入探讨。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黄进华  
基于东北抗联宣誓文书,从文书学视角出发,对宣誓文书展开深入研究。抗战时期,东北抗联宣誓文书从分散化、多样化向统一化、规范化发展演变,包括宣誓人、见证人、宣誓内容、宣誓时间和宣誓地点等基本要素,在东北抗战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敬宝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影响大学生就业,当就业形势不好时,社会资本的作用强于人力资本。我国存在着较大的社会资本作用空间,政府应限制负面作用,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大学生要妥善运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玉芬  费斯威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一个普遍问题;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有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解决这个问题应基于高职的本质特征,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经验等方面着手研究对策与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文霞  
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3名试教学生进行调查,以发现学生对待微格教学的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通过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微格教学持有积极的态度。调查也发现微格教学中存在的些许不足,指出了改进的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祥辉  
博士生研究场域作为兼具“学术规训”与“知识探究”功能的场所,是专业社会化普遍规律与学科文化差异特征相互交织的产物。结合布迪厄场域理论与韦伯理想类型法,对书斋、实验室、田野与数字网络四大研究场域进行多案例考察。研究发现,不同研究场域因空间形态的差异,直接规定了博士生关系网络联结、研究惯习形成、文化资本积累与角色身份建构的性质与进程。基于此,研究建构出一个类型学整合框架,并提倡在博士生教育研究中“把研究场域作为方法”,重新认识到博士生专业社会化是联结制度规则与主体行动的成长叙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杨  巴登尼玛  
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核心是以语言及其负载的众多文化因素作为活动的主要中介工具。学校与社区语言文化的共享性越多,两者之教育目标越趋向一致,学校与社区的凝聚力就越强,学校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建立学校与社区的和谐互动关系需要确认和尊重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这是提升藏区教育整体发展之关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彦珂  
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步伐比较缓慢,很多课程与教材多年不变,内容陈旧,教育管理方法单一,课程选择空间狭小等因素,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工作比较落后。赵建中教授主持编译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这部大型海外教材涵盖了当代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的全部主干课程。这部丛书中的《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彦珂  
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步伐比较缓慢,很多课程与教材多年不变,内容陈旧,教育管理方法单一,课程选择空间狭小等因素,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工作比较落后。赵建中教授主持编译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这部大型海外教材涵盖了当代高等学校教育学专业的全部主干课程。这部丛书中的《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焦云霞  
本文基于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视角,采用Theil指数测度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并利用QAP方法探究其成因。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呈下降趋势,且区域间差异是其空间不平衡性的主要来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数字技术水平地区差距是造成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空间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距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空间不平衡的决定因素,而城镇化水平地区差距是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空间不平衡的决定因素。为协同提升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应客观对待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顺顺  张伟  
家庭保障作为人生存发展保障最重要的内容,就其实现形式而言,最基础的是具有自然属性的家庭保障性劳动付出,这是人生存发展的"家庭基础保障";最根本的是要保障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能够就业并获得劳动报酬,它是人生存发展的"家庭根本保障",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建人生存发展的家庭保障。当前,女性对人生存发展的家庭保障面临"两种保障"严重失衡的现象,要实现女性对人生存发展家庭保障的内在平衡,女性个体要做"能动的人",实现职业发展与"家庭保障"平衡;政府和企业共同构建平衡女性就业与"家庭保障"的制度体系;将人生存发展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顺顺  张伟  
家庭保障作为人生存发展保障最重要的内容,就其实现形式而言,最基础的是具有自然属性的家庭保障性劳动付出,这是人生存发展的"家庭基础保障";最根本的是要保障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能够就业并获得劳动报酬,它是人生存发展的"家庭根本保障",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建人生存发展的家庭保障。当前,女性对人生存发展的家庭保障面临"两种保障"严重失衡的现象,要实现女性对人生存发展家庭保障的内在平衡,女性个体要做"能动的人",实现职业发展与"家庭保障"平衡;政府和企业共同构建平衡女性就业与"家庭保障"的制度体系;将人生存发展保障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予以落实。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丽华  
教师权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权力包括规范的教师权力和不规范的教师权力,而狭义上的教师权力只是指后者。为了规范研究用语我们主张取狭义上的教师权力概念。教师权力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即教师教育权利、社会文化传统和教师个人的文化资源。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泉  
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内涵与意义出发,RAMS理论方法与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及其新进展,大有用武之地,并引起高度重视。基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RAMS理论方法与管理更具理论和实际意义,从而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本文以作者的粗浅认识与初步研究为基础,首先介绍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维修性(Maintainability)与安全性(Safety)的定义内涵及其密切关系,然后探讨RAMS管理的组成内容与实际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