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9)
- 2023(7180)
- 2022(5870)
- 2021(5619)
- 2020(4344)
- 2019(9632)
- 2018(9282)
- 2017(15024)
- 2016(9754)
- 2015(11158)
- 2014(11060)
- 2013(9218)
- 2012(8134)
- 2011(7415)
- 2010(7789)
- 2009(6541)
- 2008(5825)
- 2007(5199)
- 2006(4539)
- 2005(4111)
- 学科
- 教育(21568)
- 管理(21261)
- 济(20459)
- 经济(20440)
- 业(15093)
- 中国(14172)
- 企(12290)
- 企业(12290)
- 教学(10580)
- 理论(10297)
- 农(7076)
- 方法(7070)
- 学(6768)
- 财(6359)
- 学法(5963)
- 教学法(5963)
- 数学(5903)
- 数学方法(5704)
- 发(5474)
- 学校(5465)
- 业经(5346)
- 技术(5338)
- 思想(5044)
- 学理(5003)
- 学理论(5003)
- 政治(4918)
- 发展(4917)
- 展(4791)
- 思想政治(4688)
- 政治教育(4688)
- 机构
- 学院(114299)
- 大学(109644)
- 研究(37914)
- 管理(32860)
- 济(32183)
- 教育(31855)
- 经济(31074)
- 理学(28242)
- 理学院(27762)
- 范(27653)
- 师范(27530)
- 管理学(26872)
- 管理学院(26651)
- 职业(25087)
- 京(24823)
- 技术(23042)
- 师范大学(22323)
- 科学(21900)
- 中国(21037)
- 江(18913)
- 职业技术(17753)
- 所(17673)
- 技术学院(16735)
- 中心(16486)
- 北京(16315)
- 研究所(15978)
- 财(15936)
- 州(15515)
- 院(14076)
- 业大(12884)
- 基金
- 项目(72239)
- 研究(65830)
- 科学(58658)
- 基金(45530)
- 教育(42161)
- 家(37548)
- 国家(36999)
- 社会(36943)
- 社会科(34569)
- 社会科学(34565)
- 编号(32669)
- 省(32654)
- 科学基金(31735)
- 划(28818)
- 成果(28519)
- 课题(27204)
- 年(24625)
- 基金项目(22624)
- 规划(19979)
- 项目编号(19091)
- 重点(18496)
- 资助(18119)
- 性(17785)
- 自然(17601)
- 度(17419)
- 自然科(17206)
- 自然科学(17204)
- 部(17168)
- 发(17145)
- 自然科学基金(16837)
共检索到176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简彩云
本文基于高职学生对高职教育的满意问题,提出了"以生为本,以需定教,随需而变"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在满足学生顾客需求的同时,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需求 以需定教 教育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彩菊 周志刚
质量观影响质量的生成。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注重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实现,追寻人的完整发展。以其精髓反观高职质量观的现状,重申了高职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完整的人,强调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和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目前,高职教育虽然需要秉持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原则,但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方能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 质量观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在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与实践中,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观长期以来起着主导作用,人们往往主要或只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去讨论、认识、规定、评价高等教育质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个人的需要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从这种价值取向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高等教育质量的含义及其特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树超 郭扬
学习温家宝同志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论述,结合研究撰写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的实践工作,从学生发展、学校工作、政府责任、服务贡献等四个维度,探索确立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质量观 温家宝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静 赵楠 李瑶
教育是一种服务,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其态度评价对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参考意义。文章在8ps服务营销要素模型基础上,以学生抱怨度为切入点,构建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模型,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影响作用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27名学生展开调查,运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模型和假设,运用SPSS进行ANOVA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学科、年级类别下高职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的差异及显著性进一步进行分析,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提出下列对策和建议:建立统一的高职教育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红琴
通过对819名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户口类型、家庭经济收入、父母学历、高考分数段以及选择大学因素的学生群体的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感知现状的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学生群体对相同的教育服务满意度感知值不同。不同分值背后的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为此,民办高职院校应尊重学生的性别差异,重视学生的家庭出身,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加强学生的认同教育和学校的声誉建设,最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选择民办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瑜
高等职业院校是否有着良好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在参与行业竞争时,是否具备行业企业需求的各项能力。为了有效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就业,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需要在构建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过程中,积极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进来。因此,可对企业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分析行业企业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重要性,提出有效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路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 教育质量 质量评价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苓妃 吴伟生
“立德树人”是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发展中也应当围绕着这一教育任务的更好达成进行相应调整。站在教育质量评价的角度看,除了要在日常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考虑到相应教育任务的更好达成外,更加要在教育质量评价层面进行跟进式调整、优化。基于初步观察可以发现,“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不足。文章对相应不足予以定位、分析,并就新视角下如何更好优化相应评价机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 教育质量 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倩 岳昌君
利用2008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本科高年级学生数据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学生满意度进行了分析,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6大因子,并比较了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校的质量差异。采用定序因变量回归模型对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校,其学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有着显著差异;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对学生对所在高校满意度的"结果"有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 高校类型 学生满意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文章界定并分析了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环境的内涵与影响因子,梳理了当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发展过速(生态承载力严重超载)、师资失能(质量生态保障遭遇挑战)、专业同构(就业生态质量深陷尴尬)、实践教学(主导性教学样态反被边缘化)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提升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质量生态环境 优化 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云志 何玉宏
随着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轮廓逐渐明晰,高职教育质量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其中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和社会满意度等成为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
高职教育质量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龚剑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和谐建设进程的一步步推进,社会各界对作为主要公共服务事业之一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开始承担起更多的为社会输送高质量教育人才的责任。高职院校要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把提高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育质量 学习能力 教育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东霞 刘丽新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在迅速发展和壮大。然而目前我国的评估组织和评估实践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无法适应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尤其是对各级各类不同维度和不同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质量难以做出各具特色的评估。本文试图从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实施情况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状况等几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慧 曾绍玮
"双高计划"是新时期提升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大工程。"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是基于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趋向转变、主线转变和模式转变的内在逻辑而展开的。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办学存在着对类型教育的认知和实践偏颇、产教融合中的行业企业边缘游离、前期规模扩张负面效应引致院校同质化现象突出等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高职院校亟待从深化类型教育定位的认知和实践、大力实施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突出办学特色三条路径上重点推进,以全面提升高职教育办学和育人质量,实现"双高计划"建设和引领目标。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教育 教育质量 类型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