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9)
- 2023(12140)
- 2022(10205)
- 2021(9322)
- 2020(7576)
- 2019(16808)
- 2018(16835)
- 2017(30310)
- 2016(17195)
- 2015(19569)
- 2014(19253)
- 2013(18088)
- 2012(16733)
- 2011(15512)
- 2010(15823)
- 2009(14431)
- 2008(13768)
- 2007(12446)
- 2006(11192)
- 2005(10284)
- 学科
- 济(64691)
- 经济(64616)
- 管理(41629)
- 业(38646)
- 企(29117)
- 企业(29117)
- 中国(23341)
- 农(21449)
- 地方(20736)
- 方法(19625)
- 业经(16728)
- 数学(16076)
- 数学方法(15819)
- 学(14434)
- 农业(14429)
- 制(13887)
- 理论(13670)
- 教育(13268)
- 财(13187)
- 银(12693)
- 银行(12653)
- 融(12401)
- 金融(12392)
- 行(12373)
- 发(11993)
- 贸(11574)
- 贸易(11562)
- 地方经济(11308)
- 环境(11261)
- 易(11081)
- 机构
- 学院(234374)
- 大学(228587)
- 济(87215)
- 研究(86259)
- 经济(84950)
- 管理(80398)
- 理学(67631)
- 理学院(66671)
- 管理学(65134)
- 管理学院(64710)
- 中国(63682)
- 科学(54353)
- 京(50992)
- 农(45076)
- 所(44600)
- 财(40412)
- 研究所(40333)
- 中心(38959)
- 江(38901)
- 范(36585)
- 业大(36199)
- 师范(36149)
- 农业(35219)
- 北京(32504)
- 院(31466)
- 技术(31295)
- 州(31180)
- 财经(30677)
- 师范大学(28318)
- 省(28228)
- 基金
- 项目(152337)
- 科学(118167)
- 研究(116425)
- 基金(103421)
- 家(90646)
- 国家(89738)
- 科学基金(75287)
- 社会(69920)
- 社会科(65973)
- 社会科学(65962)
- 省(64664)
- 教育(56376)
- 基金项目(54013)
- 划(53562)
- 编号(50366)
- 自然(46433)
- 自然科(45337)
- 自然科学(45322)
- 自然科学基金(44473)
- 成果(42426)
- 资助(41490)
- 发(38690)
- 课题(37817)
- 重点(35549)
- 创(32538)
- 部(31908)
- 年(31738)
- 发展(30772)
- 展(30278)
- 创新(30092)
共检索到374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绪计 徐文娟 王庆瑾 林琳 林崇德
健康素养是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采用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中学生健康素养的发展特点及其群体类型。结果表明:(1)编制的中学生健康素养问卷有较高的信效度。(2)中学生健康素养总体上无显著性别和城乡差异,但在自我管理分量表上,女生显著优于男生;低年级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显著优于高年级。(3)中学生健康素养分为健康素养不良型(约11%)、一般型(约51%)和优秀型(约38%)三种潜在类别;优秀型中有37%是初一学生,初二到高二学生仅占14%-18%。要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素养,应分年级实施不同健康素养教育内容和策略,重点关注高年级学生;重点突破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培育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积极心理品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泉泉 魏铭 刘霞
科学素养是培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的重要基础,是个人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本文以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为指导,通过对科学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历史梳理及国际比较研究,提炼出核心素养视域下科学素养内涵的整体性、发展性、情境性、时代性等四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科学素养结构中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能力、科学探究三大关键成分。在我国核心素养课程改革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应从系统把握科学素养内涵与结构入手,高度重视批判质疑能力的培养,积极寻求有效的科学探究教育模式,同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与文化的科学素养评价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秀英
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与我国未来的发展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高质量地完成学业,难以对社会的发展做出有力的贡献,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对此,我国各大教育机构要积极迎合国家“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积极探究培养青少年运动热情,提高学生身体素养的有效战略。本文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基本情况展开分析和讨论,探讨加强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希望为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健 李沐慧 徐斌艳
数学建模能力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解决复杂问题的必备能力,也是我国普通高中与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重点关注的数学核心素养。新课标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分别提出“模型意识”“模型观念”“数学建模”三个关键词,为数学建模素养培育指明路径。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建模教学与评价成为了一项紧急且艰巨的任务。本研究基于新课标理念与要求,设计测评工具,对全国5个城市1428名中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展开调查。基于三重编码体系,研究分析了我国八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整体水平及特征,为未来各学段的数学建模教学与评价提供实证依据。研究发现:学生尚不能适应开放且真实的数学建模问题;学生缺乏对数学建模过程的完整认知;学生建模能力的性别差异受建模过程的推进影响;学生具备创造性解决数学建模问题的潜力。基于此,研究对未来的数学建模测评与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甲丽 陈晓芬 程结晶
当前数字技术已经融入中学生的阅读经验并重构其阅读体验。掌握中学生数字阅读素养现状及其个体影响因素,才能在追求沉浸式数字阅读中实现阅读价值。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01名中学生的数字阅读素养及个体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学生数字阅读素养总体水平较好,数字阅读显示出阅读可视化和音视频共融化的趋势。此外,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数字阅读素养、自我效能感、元认知策略以及认知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针对调研数据从政府推动数字阅读融入中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学校开设数字阅读课程教育、培养家庭阅读行动力、促进数字阅读素养与全民数字素养有机融合、加强中学生数字伦理与道德等方面提出意见,以期为中学生数字阅读素养乃至数字素养提升带来启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征 邱冠文
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对“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为对象,从意识、获取、评价、应用及道德水平五个维度,对我国1 080名在读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健康信息获取策略和方式不够全面,信息评价判断辨析较弱,信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信息素养发挥效果不佳。文章从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四个层面,提出推动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协同培育的对策建议:健全政府的健康信息治理机制和服务体系;强化媒介的健康信息舆情社会责任;优化高校的健康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健康信息素养及作用效果。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信息素养 信息危机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付少雄 胡媛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基于健康素养,探索大学生健康信息行为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以期能够改善国内面向大学生的健康信息服务,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方法/过程]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168位大学生的数据,结合武汉大学体育部真实体测数据,利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大学生的健康信息行为与健康素养差异对实际健康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健康信息搜寻、健康素养都与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健康信息搜寻会在大学生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互影响,健康素养会在大学生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和健康水平之间产生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煜琦
中学生能否具有较高财经素养,理解和认知财经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科学决策,参与经济生活,不仅影响个人未来财富,也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文章基于对高中生收入状况、消费情况、理财情况、未来财富规划、对财经素养理解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学生财经素养存在的问题,发现中学生对收入和消费规划不足、对理财和风险认知不足、对财富与人生考虑不足,提出媒体应传递正确财经素养理念、学校应开设系统财经素养课程、家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财意识、学生应加强财经素养自我修炼的建议。
关键词:
财经素养 理财规划 投资风险 金融视野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晶莹 罗跃 高金英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测评成为新课程贯彻实施的瓶颈,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不同年级的学生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北京初高中1455名学生展开了实证调查,主要分析了科学素养的科学知识、过程和认识三个层面的情况,并对二级指标也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检验等。为科学课程改革提出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中学生 科学素养 年级差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艳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构建核心素养框架,基于国外的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和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应该具备工匠精神、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能力、外语能力、职业规划发展能力等八大核心素养。政府、学校和学生必须通力合作,从人才培养目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课程、教学、教师、学风、个人意识等方面综合入手,全面推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桂城
培养"职业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追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当促使学生成为职场中的优秀人才,故而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职场核心素养。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源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两个客观依据。在基本内涵上,高职院校学生发展职场核心素养不是发展职场专业素养和职场基础素养,而是发展有关职场交往和职场活动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情意,具体体现为统筹素养、人际素养、科技素养、系统素养和媒介素养等五个要素。在培养方式上,采用"融入式"或"整合式"的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可以有效的、全面的促使学生养成职场核心素养。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崇德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我国21世纪人才核心竞争力。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过程中始终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研制的总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显人才培养的民族底色;洋为中用,批判性吸收核心素养国际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天学 张学龙
进入21世纪,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根据我国立德树人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借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职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从"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两个维度构建适应我国高职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框架,包含理想信念、职业品质、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四大核心素养和14个要素。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是:通过思政课程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培养职业品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能力;通过课外学习任务培养方法能力。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必备品格 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本文旨在对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几个概念进行辨析,以澄清对教育来说应选择哪个概念作为基本的价值观。任何概念的建构都有学科特征,学生发展的概念建构从学科来说应该具有哲学和心理学的特征,就目前见诸于各种媒体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来说,大多体现出跨学科特征,而学科核心素养又是属于各自学科的,这样的学科性概念建构对全面理解是学生发展还是核心素养带来了不少问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伟艳 杨桂兰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颁布,核心素养的落实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需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物实验教学为例,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4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设计实验教学。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生物实验 教学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