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7)
2023(13402)
2022(11367)
2021(10299)
2020(8954)
2019(20406)
2018(20180)
2017(39216)
2016(21989)
2015(24969)
2014(25462)
2013(24696)
2012(22964)
2011(20723)
2010(20984)
2009(19556)
2008(19508)
2007(18103)
2006(15551)
2005(14293)
作者
(64172)
(54115)
(53559)
(51628)
(34093)
(25897)
(24680)
(20957)
(20161)
(19294)
(18338)
(18088)
(17297)
(17218)
(17157)
(16739)
(16534)
(15890)
(15834)
(15333)
(13512)
(13491)
(13093)
(12223)
(12195)
(12146)
(12088)
(11946)
(11084)
(10812)
学科
(86931)
经济(86809)
管理(64926)
(59930)
(49015)
企业(49015)
方法(40278)
数学(35623)
数学方法(35220)
(27124)
(23829)
中国(23306)
(21861)
(19277)
业经(18064)
(16505)
财务(16460)
财务管理(16418)
地方(16320)
(15783)
银行(15742)
(15635)
贸易(15630)
(15569)
企业财务(15559)
农业(15418)
(15194)
(15134)
金融(15126)
(14961)
机构
大学(316299)
学院(314700)
(129013)
经济(126186)
管理(115106)
研究(107215)
理学(99010)
理学院(97828)
管理学(95929)
管理学院(95331)
中国(80501)
(66767)
科学(65765)
(64013)
(56425)
(55450)
研究所(50153)
财经(50032)
中心(49664)
(49118)
业大(47853)
(45284)
农业(44502)
(41978)
北京(41748)
师范(41507)
经济学(41077)
(38350)
(38278)
经济学院(37315)
基金
项目(207646)
科学(163141)
研究(151528)
基金(150126)
(131443)
国家(130342)
科学基金(110611)
社会(96025)
社会科(90959)
社会科学(90935)
(81895)
基金项目(78795)
教育(72545)
自然(70791)
(69242)
自然科(69173)
自然科学(69149)
自然科学基金(67980)
资助(61844)
编号(61269)
成果(51823)
重点(47629)
(47284)
课题(44050)
(43782)
(43248)
(41196)
教育部(40532)
创新(40408)
(40241)
期刊
(140343)
经济(140343)
研究(94268)
中国(66992)
学报(53322)
(53028)
(51020)
科学(46439)
管理(41795)
教育(41682)
大学(40288)
学学(37902)
农业(33813)
(29739)
金融(29739)
技术(27639)
财经(25865)
经济研究(23303)
(22269)
业经(21951)
问题(18788)
(17957)
(16215)
技术经济(15219)
统计(15147)
(15016)
理论(14487)
科技(13834)
财会(13813)
(13768)
共检索到471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红霞   杜国龙  
学生学习的“增值”程度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优质教育的重要标准。学校本身所能发挥的效用不仅受学校内部各系统要素的制约,同时也与国家政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阶层分化状况等宏观结构要素密切相关,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使得学校效应的生成具有社会情境性特征。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从中国国情和学业基础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多层次增值模型,探究包括学校资源投入、教育过程、学校氛围及组织管理在内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增值影响,以进一步厘清学校增值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在异质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实证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存在显著的增值效应,师生互动和学校氛围是学校增值效应的有效机制,学校增值效应具有显著的学生群体异质性。正是这些隐形的学校教育形式,无形中推动了基础薄弱学生在学业上的良好表现与发展,进而促进了教育公平。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鲁均  
本文从现实出发,分析我国现行增值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增值税的征、扣税范围和征、扣税率问题以及增值税的管理机制问题,以寻求完善增值税的运行机制的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毅  
从分析政府信息增值服务的内涵入手,提出政府信息增值服务的深入应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认为政府机制、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是政府信息增值服务运作机制的可能选择,并对上述三种机制的内涵及其互补关系进行论述。文章最后具体研究政府机制、社会机制和市场机制在政府信息增值服务中的作用领域和特点,认为我国政府信息增值服务将有大的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贤  周蓉  
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际来看,社员异质性已成为其最重要的内部环境特征。通过分析异质性社员的构成成分,将其分为核心社员和普通社员两类,对比分析他们的行为差异,建立Bertrand博弈模型,探讨异质性社员参与资金互助业务的可能性条件。研究发现异质性社员之间的合作具有节约成本的效用,将合作成本分为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行解读,且合作成本满足一定条件下,异质性社员具有合作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了这种合作稳定运行的机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政  许萌  张鹤  
稳就业是双循环中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环,但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较严重的年龄、性别、户籍等显性歧视和颜值隐性歧视,采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分析颜值对个体收入的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颜值对收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验证了“美貌溢价”的存在;对大专及以上高学历或在城市工作的群体而言,颜值对女性收入的影响比男性更显著,表明在劳动力市场的确存在性别歧视和颜值歧视;基于产业层面的分析表明,服务业更易出现颜值歧视并带来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分析表明,高颜值可通过自信心和社会资本等途径影响个人收入。颜值歧视会触发社会不公和资源错配,客观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收入差异。为此,个人与企业均应作出努力,以推动我国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任文隆  李国俊  廖宏伟  
本文基于价值链和价值网络理论构建了增值型内部审计价值网络关系模型,选取了15个变量作为网络关键结点的观测变量,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各关键结点内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关键结点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从而对关系模型进行优化,进而提出增值型内部审计价值驱动模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柴国俊  尹志超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考察当前城市住房增值对异质性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大小和渠道。结果发现,城市住房增值的家庭易消费更多,享受住房增值较小的家庭消费较少。影响渠道检验结果是: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比单套住房家庭消费更多,证明存在房产纯财富效应;信贷约束越大,家庭消费对房产增值越不敏感,否定了信贷约束假说解释力;举债较小或贷款较为容易的家庭就住房增值对家庭消费影响更大,年轻家庭较年老家庭消费更多,自由支配花销影响也远大于非自由支配花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静  傅明宸  
本文利用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绩效影响及其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整体来看,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政策实施通过增加企业投资、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以及“效率工资”渠道提高了企业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实施对销项税额较大的企业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但对于销项税额较小的企业实施效果显著。因此,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使增值税链条更加畅通,有助于避免由于政府占用企业资金而导致的税收中性偏离,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进一步深化增值税税制改革、提高留抵退税水平,对于我国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建秀  
风险投资是否为企业带来增值效应存在增值论、筛选论及损害论三种不同的理论解释。风险投资通过增值服务机制、治理机制与信号传递机制为企业带来增值效应,但是风险投资并不必然给企业带来增值效应,其受风险投资机构及其管理人特质、被投资企业及其管理团队特征以及风险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管理团队间关系的调节。风险投资提供非资本服务与企业差异化需求相适应是增值服务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风险投资与企业关系契合既是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也是增值服务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风险投资与企业间非资本服务的供需契合与关系契合是风险投资介入企业以及企业选择风险投资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盖地  刘慧凤  
探讨具体事项的会计理论框架对完善会计理论、指导具体会计准则建设和实务发展十分必要。增值税会计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共同研究领域,增值税业务作为一个具体事项既是会计研究对象整体的一部分,又具有区别于其它事项的本质特征。因此,其理论框架既要保持与整个会计理论框架相协调,又要突出区别于其他事项的自身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尹恒  张子尧  孙玉坤  
超额负担是最优税收理论和税收制度设计的关键要素。本文尝试将企业异质性引入增值税的效率分析,构建一个估计企业异质环境下增值税超额负担的结构框架。采用1998-2013年中国制造业数据的估计显示,增值税多档次税率和繁多优惠政策造成企业间税率差异悬殊,超额负担很小:平均而言只相当于同期实际产出的0.94%,在经济总的效率损失中增值税的份额只有0.81%,大多数行业和分析时段增值税的超额负担基本上可以忽略。政策模拟还显示,在维持进项税率分布不变的前提下统一销项税率,增值税的超额负担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上升,平均损失上升到同期实际产出的1.17%。本文的这些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取消所有增值税的政策优惠、推行一致税率收益其实不是特别明显,反而可能带来较大效率损失。通过渐进方式完善中国增值税制度较为可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伟  聂淑君  李传明  
基于增值假说,利用2009~2016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创业投资机构对于被投资企业的增值效应。结果发现,持股比例高、拥有了董事席位、存续时间长的创业投资机构股东,不仅没有挤出或掠夺企业价值,反而显著地促进了企业价值增值。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采用两职分离的治理结构、位于制度环境健全的地域、面临环境不确定性越低的企业,创业投资机构股东的增值效应更为显著;增加创新投入是创业投资机构增值效应发挥的中介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其文  董其俊  
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在东北地区试点运行之后,2007年7月1日开始推广到中部地区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试点,肩负着国家实施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与探索完善增值税制之路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就是构建消费型增值税制度、公平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以便更好地发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裴雪  
本文运用二元Logit模型,详细分析流通价值链增值与客户偏好异质性的匹配度。实证结果表明,个体与群体客户偏好均不同程度影响流通价值链增值。个体需求层面中,消费能力、收入情况、审美水平与情感经历4个因素正向匹配流通价值链增值;群体需求层面中,品牌影响度、实用情况与服务能力3个因素正向匹配流通价值链增值。据此,提出促进流通价值链增值与客户偏好异质性匹配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春晓  
提升增值税有效税率对实现税负公平、降低税率损失至关重要。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工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知识产权保护、资产异质性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关系。研究表明:资产的异质性会对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产生不同影响,具体为货币资金比重、固定资产比重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显著正相关,而应收账款比重、无形资产比重则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显著负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显著正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增强货币资金比重、固定资产比重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的正相关程度,并显著削弱应收账款比重、无形资产比重则与企业增值税有效税率间的负相关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