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0)
- 2023(1670)
- 2022(1496)
- 2021(1460)
- 2020(1264)
- 2019(3165)
- 2018(2952)
- 2017(5170)
- 2016(3224)
- 2015(3809)
- 2014(4115)
- 2013(3553)
- 2012(3112)
- 2011(2781)
- 2010(2834)
- 2009(2574)
- 2008(2612)
- 2007(2481)
- 2006(2062)
- 2005(1678)
- 学科
- 济(9563)
- 经济(9556)
- 管理(8198)
- 业(7142)
- 企(5839)
- 企业(5839)
- 方法(5262)
- 数学(4831)
- 数学方法(4651)
- 教育(3902)
- 农(2931)
- 教学(2806)
- 财(2712)
- 中国(2495)
- 理论(2480)
- 农业(2287)
- 政治(2214)
- 思想(2207)
- 思想政治(2185)
- 政治教育(2185)
- 治教(2185)
- 德育(2176)
- 地方(2132)
- 务(2040)
- 财务(2028)
- 环境(2025)
- 业经(2020)
- 财务管理(2020)
- 学(1918)
- 企业财务(1910)
- 机构
- 学院(41916)
- 大学(41343)
- 管理(15445)
- 理学(13334)
- 理学院(13114)
- 研究(12771)
- 管理学(12671)
- 管理学院(12614)
- 济(12572)
- 经济(12129)
- 京(9192)
- 中国(9067)
- 科学(8973)
- 范(7612)
- 师范(7571)
- 江(6729)
- 所(6525)
- 财(6487)
- 业大(6416)
- 农(6314)
- 中心(6209)
- 技术(6048)
- 教育(6010)
- 北京(5991)
- 师范大学(5932)
- 研究所(5932)
- 州(5406)
- 职业(5028)
- 院(4980)
- 财经(4938)
共检索到61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崔秋珍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标准分法洛阳高专崔秋珍在学生学业成绩测验中,测验分数只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数量表达,而不具有实际的评价功能和教育意义,只有通过评价,对作为评价量化资料的分数加以解释以后,才能揭示出测验分数的意义。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测验成绩是服从正...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祖晶
学业成绩即学生在校学习各门课程的优劣程度,它既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法码,因此,学业成绩成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关注的敏感话题,也成为教育科学专家潜心研究的热点课题。 综合过去二十几年几千项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校的学业成绩是由百余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归类,这些因素分别属于学校(0.12)、社会(0.19)、教师(0.21)、教学(0.22)、学生(0.24)、教学方法(0.14)、学习策略(0.28)七大变量系统。依据各变量系统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大小来判断,学生变量系统是仅决于学习策略变量系统的第二大变量系统,也是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一个领域。因此,...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梁文艳 杜育红
科学评价是提升教师质量的信息基础,但如何评价一直是困扰教育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难题。由于缺乏系统的评价技术,通过学历、教龄、任课班级平均成绩等传统指标,我们只知道农村教师队伍质量较低等模糊信息,难以准确刻画西部农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发展所发挥的真实作用,不利于全面、客观、有效的把握教师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借鉴国外教师质量评价设计思路,从学业成绩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产出最重要维度的角度,以西部农村小学追踪样本构建两水平增值性模型,较为准确的测量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业发展发挥的真实影响效应,在整体和个体层面分别衡量了教师质量状况。研究发现,中国西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在学生学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咏梅 卢珂
教育资源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问题一直是教育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各国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BEWAP项目监测与评估2006年与2008年的调查数据,采用影响力评价的倍差法和教育生产函数,探讨教育资源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评估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BEWAP)对五省区部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在控制家庭、学生自我期望等相关因素后,教师任职资格、是否骨干教师、生均图书册数、生均计算机台数等资源投入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显著影响。此外,从BEWAP项目角度来看,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教师培训项目干预与学生总体成绩提高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项目的实施对于弱势群体...
关键词:
资源投入 学业成绩 影响力评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左志宏 席居哲
对学业成绩优、中、差三类学生的元认知、学习动机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与学习优秀生相比,学习中等生的元认知水平明显落后,其学习动机水平则与学优生基本相当,未表现出显著偏低的态势。而学习困难生在元认知与学习动机这两因素上都显著低于学习优秀生。与学习中等生相比,学习困难学生有着与中等生较为一致的元认知水平,但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显著偏低。这对教育的启示是:对学困生的干预补救应以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为重点,而对中等生的促进则应以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为关键。
关键词:
学困生 中等生 元认知 学习动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郑琦 杨钋
近年来我国中学阶段的班级规模整体缩小,部分省市还开展了"小班化教育"试点,但班级规模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利用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大陆地区科学测评数据,通过泛精确匹配基础上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估计了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人和家庭特征与学生的班级选择显著相关,优势家庭更排斥"大班",但是"小班"的成绩优势并不明显。初中阶段的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呈现非线性关系,"大班"的学生显著更低。高中阶段的班级规模与学生成绩显著正相关,"大班"成绩更好。分样本回归发现,上述关系在城市和乡镇中具有异质性,乡镇的"小班"成绩更差。"小班"优势不明显可能与教师教学行为有关,初步分析表明只有城市中学中的"小班"教师采用了与班级规模相应的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辉 付晓
本文使用山东某高校本科生的平均成绩点数(GPA)来测量学生的科研经验是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科研经验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正相关,参加科研的时间越长,学生的成绩越高。并且讨论了本科生科研项目的设计、执行、益处和资助问题,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科研 学业成绩 平均成绩点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为了解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合肥市城乡3所小学的605名学生。发现:(1)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及总平均成绩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2)小学生心灵触动、求知力、合作力、友善和谦虚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语文成绩;持重、合作力、心灵触动和宽容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合作力与真诚显著正向预测英语成绩;合作力、心灵触动、持重、宽容、谦虚和友善等积极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总平均成绩。本研究提示,应重视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
关键词:
小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学业成绩 关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尤佳鑫 孙众
预测在校大学生学业成绩并及时进行干预指导,是提升大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云环境下,学习中过程性数据的积累为预测分析提供了有力依据。本研究设计并开展一门基于实体课堂和云学习平台(MOODLE平台、微信平台)的混合式大学课程。通过收集学生多类属性及学习过程性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其将取得的成绩进行预测,并展开教学干预以提升其学习效果。结果显示,在预测模型方面,多元回归模型可以在全班水平上取得较佳的预测效果;在预测因子方面,绩点、在线学习参与度、前导课成绩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在干预效果方面,教学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学弱群体接受干预后进步显著。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争先 赵萌 杨岚
社会情感能力对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减少学生问题行为以及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然而,社会情感能力影响学业成绩的具体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通过对539名小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社会情感能力可以预测学业成绩,学业情感、学习策略、师生关系在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建议,学校要重视并培养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学校要结合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改善小学生的学业情感和学习策略,教师要在为小学生提供支持性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耀明 何勤英
大学本科期间是大学生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接触最为密切的宿舍同伴之间的互动对大学生个体有重要影响。本文借助某一本院校3460名本科生的数据,利用新生入学时随机分配宿舍这一项自然实验,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宿舍同伴效应。研究发现,同伴平均标准化GPA每增加1个标准差,大学生个体的标准化GPA大约增加0.03个标准差。尽管学业成绩的宿舍同伴效应平均来看显著为正,但不同学习能力个体受同伴影响的效果不同,低学习能力者的学业成绩随着同宿舍高或低学习能力者比例提高而下降。当将低学习能力者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学云
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学习动机量表对学习障碍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进行测量,并对其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学习障碍学生和普通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学习障碍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并呈现出线性关系,学习动机是学习障碍学生学业成绩的良好预测指标之一;学习障碍学生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有直接的影响;社会支持对学习动机有直接的影响,而社会支持则需要通过学习动机因素间接影响学业成绩。
关键词:
学习障碍 社会支持 学习动机 学业成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云
通过对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对比实验的案例与数据分析,文章发现:在班级层面上优秀教师比普通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值高;高期待的优秀教师在课堂里会通过提供积极的学习与情感环境来提高班级学生整体学习成绩;高期待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感知度和学生学习态度之间成正比例关系,从而论证了该研究的前提假设:教师对班级层面学生学习期待的高低对学生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期待 学业成绩 班级层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佳丽 薛海平
本研究采用回归和夏普里值分解技术估计父母参与、课外补习和中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父母参与如亲子陪伴、亲子活动和亲子监督频率越高的家庭,学生参加课外补习概率越大,亲子交流和家校沟通频率对学生是否参加课外补习没有影响;(2)在父母参与中,亲子陪伴、亲子交流和家校沟通、课外补习都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父母参与对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解释率大于课外补习,且父母参与中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学业成绩差异解释率最大,家校沟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差异解释率最小;(3)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联合作用机制过程中,参与课外补习会削弱亲子交流、亲子活动、亲子监督对成绩的积极影响,增强家校沟通对成绩有积极影响作用。为此,建议父母合理进行家庭教育投入,增强亲子交流和陪伴,理性进行课外补习消费。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伟 孙晓天
理科教育质量事关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发展、就业前途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以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为例,通过对民族地区学生数学学业质量历时5年的跟踪研究,采用量化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显示:总体上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没有实质性变化;在影响民族地区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6个因素中,教学资源和教师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教师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但数学课程难度因素、教材因素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变化甚微。由此,得出制约民族地区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的关键因子为:数学课程难度因素、教材因素、学生学习习惯因素和教师教学水平因素。如果那些对学生学业成绩可能产生正面影响的因素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民族地区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很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