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2)
2023(8771)
2022(7174)
2021(6557)
2020(4932)
2019(11530)
2018(11072)
2017(21083)
2016(11758)
2015(13213)
2014(13538)
2013(13022)
2012(12238)
2011(11162)
2010(11452)
2009(10474)
2008(10058)
2007(9350)
2006(8552)
2005(7887)
作者
(33639)
(28120)
(28093)
(26598)
(17803)
(13618)
(12722)
(11006)
(10766)
(10168)
(9687)
(9412)
(9089)
(9011)
(8850)
(8624)
(8298)
(8276)
(8085)
(8065)
(7298)
(7024)
(6846)
(6570)
(6450)
(6443)
(6284)
(6216)
(5863)
(5589)
学科
(57148)
经济(57109)
管理(27343)
(27336)
地方(21064)
中国(19357)
(19063)
企业(19063)
方法(17246)
(17059)
数学(15177)
数学方法(14938)
业经(13554)
地方经济(12508)
农业(12424)
(11160)
(9603)
环境(9477)
(9431)
金融(9430)
(9417)
(9338)
银行(9324)
(9097)
(8838)
贸易(8827)
(8683)
教育(8576)
(8440)
发展(8333)
机构
学院(165174)
大学(159797)
(68189)
经济(66656)
研究(61915)
管理(57234)
理学(47691)
理学院(47028)
中国(46554)
管理学(46067)
管理学院(45771)
科学(37672)
(35875)
(31882)
(30785)
研究所(28586)
(27928)
中心(27799)
(27303)
(25732)
师范(25519)
北京(23528)
财经(23100)
(22915)
业大(22877)
(22415)
农业(21319)
(20774)
(20401)
经济学(20375)
基金
项目(104137)
研究(81683)
科学(81239)
基金(69779)
(59826)
国家(59199)
社会(50526)
科学基金(49786)
社会科(47787)
社会科学(47777)
(44746)
教育(38154)
(36428)
基金项目(35980)
编号(34860)
(29714)
成果(29189)
自然(28635)
资助(28299)
自然科(27898)
自然科学(27893)
自然科学基金(27307)
课题(26696)
发展(24308)
重点(24296)
(23855)
(22097)
(21915)
(21810)
项目编号(20463)
期刊
(86440)
经济(86440)
研究(54353)
中国(43092)
教育(29944)
(27648)
学报(22859)
(22721)
管理(22366)
科学(22122)
农业(19419)
大学(17847)
(17438)
金融(17438)
技术(17059)
学学(16388)
业经(15900)
经济研究(13897)
财经(11067)
问题(11025)
(9958)
(9713)
职业(9018)
技术经济(8832)
统计(8302)
商业(8179)
资源(8158)
(8032)
(8018)
科技(8005)
共检索到270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安富海  
长期以来,受绩效主义影响,我国学生发展评价通过自上而下的目标构建、责任到人的任务分解“、对表对标”的效果评估、赏罚分明的结果反馈和不留情面的责任追究等途径,使整个评价从过程到结果都呈现出客观化的特征,满足了政府对教育管理“公平与效益”的需要,迎合了公众对客观性、公平性评价结果的追求,但却存在将学生发展评价一步步推向既无“教育”也无“人”的极端量化的风险。这不仅助长了教育评价中工具理性的泛滥,而且还引发了教师间、学科间、学校间、区域间的无序竞争,削弱了教育事业的公共性,破坏了教育生态。增值评价和学生发展相遇,为矫正这种错误的评价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应站在“学生立场”,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道德尺度和科学依据,探索增值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安富海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引导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尊重差异、重视起点、关注过程、强调发展,是一种既有“教育”又有“人”的发展性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科学考量教师的努力程度,客观评估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在评价理念上指向立德树人的目标,贯彻面向全体学生的价值追求;在评价伦理上承认差异,充盈着对生命个体独特性的尊重;在评价主体上强调结构性主体按照权重综合出场;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在遵循教育逻辑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全面客观测评学生发展程度。学生发展增值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历史文化传统、国家育人目标、政府治理能力、公众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推进学生发展增值评价,需要强化育人导向,加强舆论引导和理论研究,为学生发展增值评价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技术赋能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的智能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喜祥  
在强调破"五唯"的背景下,如何科学评价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的问题备受学界关注。文章通过职业教育立体评价模式的建构,强化评价学生学习的进步程度,将面向"完整人"的整体评价和学生个体的纵向成长结合起来。整体逻辑是在遵循"完整的人"的人才发展目标导向中,落实于"活动—实践"的人才培养过程,强化"训育并举"人才培养方法,强调现实条件与社会需求的多重调适。需要通过评价观、标准体系、运行机制、配套制度等调整进行落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荣德  
学校教育要实现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应从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关注。学习生活是学生以学业活动为表现形式的特殊生存过程,学习生活质量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生命存在状况的集中反映,在学习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内在标志。树立潜能发挥的学习生活价值观,建立资源竞取与潜能激发相结合的制度化学习生活,是改善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基本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根书  李丽洁  陈晨  
服务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实践,是开展实践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有效途径,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应用对西安交通大学6 266名本科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和能力发展的状态,探索了大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对其能力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服务学习,促进大学生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如祥  张媛玲  
内部审计是组织安全、稳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在防范风险、推动组织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如何为本组织统筹发展和安全目标实现发挥增值作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外汇管理内部审计功能定位,探究外汇管理内部审计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目标实现发挥增值作用的路径,并构建发挥增值作用的评价标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建  张永春  
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质量观,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从重教师的教向兼顾学生的学,从重学生学业成绩向兼顾学生学习质量,从重学生在校发展向兼顾学生职业发展转变,通过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学生发展度测评体系、学生满意度测评体系以及毕业生质量跟踪体系等措施对学生在校期间以及职业前期的发展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客观地分析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以达到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正江  
问题之二:评价的标准、方式不当导致评价结果失真与无效一、关于评价标准不当1.评价标准泛政治化,混同于意识形态评价标准泛政治化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就历史与现实而言,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大多是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考虑的,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多还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正江  
教育评价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及学生发展。基于这种立场,本文对现今中小学教育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妨碍学生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即进行了系统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问题之一是",该考评的与不该考评的发生错位,导致教育过程的扭曲与变形";问题之二是",评价的标准、方式不当导致评价结果的失真与无效";问题之三是",对评价结果的解释与使用不合理导致评价功能的窄化与异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曹漱芹  郑佳妮  金琦钦  
目前,我国孤独症学生主要安置于培智学校和随班就读学校参加"混班"学习,因而亟需探索促进孤独症学生融入课堂的支持系统。借鉴已有的课堂支持理论框架,本文从环境、课程教学和教师实践三个维度,构建了整合性的孤独症学生课堂支持系统,阐述了具体要素与实践路径。结构完备的孤独症课堂支持系统应体现出以下特色:支持性的空间结构和行为管理体系、普通课程目标和补偿性目标相协同的课程体系设计、基于循证实践的教学策略选择和组合体系,以及促进协作和核心专业能力发展的教师实践体系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谷贤林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生发展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既需要有理论指导,也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本文对大学生发展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安富  
近年来,我参加了十几所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在评估实践中获得一些感悟,也引发一些思考,聚焦到一点认识,就是"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改革"。一、以学生发展为主题——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夏峰  沈立  
依据“每一个学生都是金子”的教育思想观,本研究提出了提高统整性、关注过程化、走向个别化、加强合作性、必须同步化等方法设计原则,形成了13种基本评价方法和校本评价工具《支持式课程学生发展手册》。从发展性心理辅导角度出发,本研究还提出了“每个智力障碍学生都应该有一种适合其个体的评价”的评价观,构建了“人本——整合”评价研究范式,形成了“多元发展评价”的实作系统和一系列相应的研究成果。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方超  王顾学  黄斌  
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2014~2015),借鉴教育增值模型并采用准实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检验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净影响。研究发现:1)基准回归表明信息技术利用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之间正相关,但互联网的娱乐偏好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呈反向变化关系;2)家庭信息技术利用与否受到有效需求与可能的供给两方面制约,父母对互联网有效需求的上升将推高家庭信息技术的利用率,但对子女互联网娱乐偏好的引导与规制以及未来教育期望的上升则将抑制家庭信息技术的供给;3)倾向得分匹配法揭示了信息技术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净影响落入[0.116,0.126]的取值区间,并且揭示了信息技术对认知增量的干预作用使其成为缩小教育不平等的重要推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雅楠  杜屏  
在教师效能评价中,增值评价法产生的偏误和不稳定性的弊端已经引起了较多学者的关注,美国教师评价模式的发展趋势已经由单一的增值法转变为包括教师课堂观察法在内的多重方法并行。本文首先讨论了增值法评价教师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以教师课堂观察为基础的对教师效能评价方式的改进,其中以弗吉尼亚大学开发的课堂评估评分系统(简称CLASS)为例具体介绍课堂观察评估法的运用,最后总结出对我国教师评价方式改革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