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6)
- 2023(11529)
- 2022(10420)
- 2021(9754)
- 2020(8315)
- 2019(19427)
- 2018(19478)
- 2017(37117)
- 2016(20952)
- 2015(24079)
- 2014(24147)
- 2013(23476)
- 2012(21339)
- 2011(19330)
- 2010(19331)
- 2009(17568)
- 2008(17171)
- 2007(15153)
- 2006(13231)
- 2005(11448)
- 学科
- 济(80060)
- 经济(79976)
- 管理(60144)
- 业(55669)
- 企(47627)
- 企业(47627)
- 方法(40599)
- 数学(34599)
- 数学方法(34020)
- 学(20138)
- 农(20120)
- 财(19885)
- 中国(19432)
- 业经(18346)
- 理论(17921)
- 地方(15440)
- 教育(14728)
- 和(14063)
- 务(13650)
- 农业(13594)
- 财务(13577)
- 财务管理(13550)
- 技术(13215)
- 企业财务(12885)
- 环境(12816)
- 制(12732)
- 贸(12710)
- 贸易(12704)
- 易(12271)
- 划(11362)
- 机构
- 大学(302614)
- 学院(299227)
- 管理(119053)
- 济(107725)
- 经济(105088)
- 理学(103374)
- 理学院(102150)
- 管理学(100060)
- 管理学院(99530)
- 研究(95084)
- 中国(67645)
- 京(65199)
- 科学(63307)
- 财(49196)
- 农(48352)
- 所(48244)
- 业大(47349)
- 研究所(44343)
- 江(43412)
- 中心(43071)
- 范(42977)
- 师范(42618)
- 北京(41070)
- 财经(40374)
- 农业(38028)
- 经(36467)
- 州(36018)
- 师范大学(34233)
- 院(34171)
- 技术(33746)
- 基金
- 项目(206629)
- 科学(161096)
- 研究(151219)
- 基金(146753)
- 家(127720)
- 国家(126608)
- 科学基金(108597)
- 社会(91357)
- 社会科(86419)
- 社会科学(86393)
- 省(82828)
- 基金项目(78505)
- 自然(72209)
- 教育(71936)
- 自然科(70511)
- 自然科学(70494)
- 划(69569)
- 自然科学基金(69194)
- 编号(63497)
- 资助(61357)
- 成果(52575)
- 重点(46150)
- 部(44835)
- 课题(44262)
- 发(42533)
- 创(42330)
- 科研(39491)
- 项目编号(39358)
- 创新(39232)
- 大学(39214)
- 期刊
- 济(114504)
- 经济(114504)
- 研究(85613)
- 中国(56430)
- 学报(51631)
- 教育(44725)
- 科学(44674)
- 农(42215)
- 管理(41046)
- 大学(38319)
- 财(37616)
- 学学(35355)
- 农业(29989)
- 技术(27844)
- 图书(21524)
- 财经(19737)
- 融(18839)
- 金融(18839)
- 业经(18421)
- 经济研究(16998)
- 经(16699)
- 理论(15385)
- 业(15346)
- 情报(15026)
- 科技(15026)
- 技术经济(15014)
- 问题(14893)
- 实践(14450)
- 践(14450)
- 版(14438)
共检索到425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俊丽
从方法论的角度,回顾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体系与技术。研究从英文综合类和图书情报专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依据内容分析方法形成分析框架,包括测度对象、测量方法、工具来源及依据、测量内容四方面;依据分析框架对随机抽取的64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测度对象来看,大学生占据了多数;从测量方法和工具来看,填答类特别是问卷类型的测量工具应用最普遍,并且,吸收了教育领域的评价方法;从工具来源及依据来看,有多个机构开发的应用较广泛的量表或问卷,ACRL《标准》是信息素养测量工具形成的重要依据,测试题的内容则结合被调查者的专业或学习背景嵌入具体的信息资源类型或工具。研究较全面地分析了信息素养评价英文文献,对信息素养指导者实施教学成果评价和学生水平测试提供方法论层次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信息素养评价 方法论 学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佑清
由于人的素养具有内在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所以对素养的本质、结构以及培养过程等关键性的素养问题,容易形成纷繁复杂的理解。为此,应该寻找能对素养问题进行科学而清晰理解的方法论。鉴于人的素养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发展和显现的,人的素养与人的活动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因此,通过联系人的活动,可以对素养的这些问题进行比较科学和清晰的理解。作为对人的活动状况及其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因素,素养在本质上是指人身上所存在的那些内在的、比较概括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基于素养对活动的功能的不同,可以从"活动侧面素养"、"活动整体素养"、"复合性活动素养"以及"人的整体素养"等四个层面理解素养的结构。由于学生素养学习或发展的机制在于学生自身的能动活动,因此,教师的教导只有通过作用于学生能动活动才能促进学生的素养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晓玲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的解读,深入挖掘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必要性,分析导致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提供有益借鉴,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指引正确方向。[方法/过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对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内容框架、背景框架、测评对象、测评工具、测评方法和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结论]研究得出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为国内外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更加关注信息素养背景信息,强调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领域而不仅是工具,推动了各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测评 IEA 测评框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晓玲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的解读,深入挖掘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必要性,分析导致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提供有益借鉴,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指引正确方向。[方法/过程]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对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内容框架、背景框架、测评对象、测评工具、测评方法和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论]研究得出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2013框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为国内外中学生信息素养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更加关注信息素养背景信息,强调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领域而不仅是工具,推动了各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测评 IEA 测评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翔云 胡振宇
职业素养的养成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占有重要的地位。职业素养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可从职业意识、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职业素养的评价体系,并将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形成层次化的评价模型。在具体操作时,首先制订量化评价标准,建立各项指标的权重,然后实施量化评价。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樊溶 孙元涛
面向明日世界的“未来素养”在实践中被狭隘地等同于“为未来做准备的素养”。这种理解背后隐含的是一种社会功能主义的方法论误区。社会本位论的沿袭、工具理性的僭越与人类对于确定性的寻求,共同建构了社会功能主义在教育变革历程中的演进逻辑。超越社会功能主义需要方法论的重构:未来素养不是将人视作治理性话语下的某种“资本”,而是以人为伦理性主体;不是实现单一的未来理想,而是走向“复数乌托邦”;不是一劳永逸的习得性训练,而是递归性循环。唯有此种实现了“回到人”之价值复归的未来素养培育,才能为实现最终走向“超越人”的未来教育提供基础与可能。
关键词:
未来素养 未来教育 社会功能主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兵
互联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对信息素养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教育者及时获得反馈提供依据。综合国内外相关能力标准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以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研究、信息自制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技能 评价体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飞 肖珑
对用户信息素养水平的准确把握是开展信息素养工作的基础。文章针对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欠缺统一评测标准和常态化评测机制的问题,论述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目标和需求的信息素养评测指标体系,以及融合评测、学习等功能于一身的信息素养在线评测平台,在此基础上设计信息素养评测方案,旨在让高校师生更加关注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信息素养 评测体系 常态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琳
文章围绕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人展开论题研究,分析了高等教育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并结合行业及岗位的职务描述,探究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管理的方法,以实现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素养 教育与评价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张长亮 王晰巍 贾若男 李嘉兴
文章构建了新媒体信息意识、新媒体信息知识等8个一级指标和新媒体信息敏感性、新媒体信息应用意识等25个二级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围绕"信息人"从"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的新媒体信息素养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新媒体 信息素养 评价指标 信息生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祖发
本文阐述了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与特征,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加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并就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有关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学生 信息素养 培养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冬明 沈灵亮 张杰
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国内外信息素养相关研究,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框架,经过两轮专家意见,最终形成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并在成都市的一部分小学、初中、高中开展相应的测评,最后提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应用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信息素养 评价标准 应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蒋葵
对2000-2008年公开发表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相关文献进行年代分布、主题分布、各年研究热点分布和期刊分布等的文献计量分析,以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的发展轨迹和研究热点,探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展望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学生 信息素养 评价 文献计量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钱冬明 周雨萌 廖白舸 陈志云
信息素养是数字化社会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要求,大学生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发展。针对当前由于情况复杂等原因导致的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缺乏准确性与规范性的研究与考证的问题,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与评价标准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探索大学生信息素养新要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的通用依据与方法,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上海市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理论框架,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评价 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喻玲
信息素养已经成为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前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指标体系,才能促使大学生对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的能力,对其人生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建设,需要通过指标化形成合理的框架,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探索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高校 学生信息素养 评价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