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
- 2023(1136)
- 2022(904)
- 2021(974)
- 2020(709)
- 2019(1578)
- 2018(1473)
- 2017(2261)
- 2016(1501)
- 2015(2029)
- 2014(2036)
- 2013(1761)
- 2012(1556)
- 2011(1421)
- 2010(1552)
- 2009(1146)
- 2008(1102)
- 2007(1063)
- 2006(895)
- 2005(757)
- 学科
- 教学(7724)
- 学法(4873)
- 教学法(4873)
- 理论(3776)
- 学理(3159)
- 学理论(3159)
- 教育(2211)
- 济(1879)
- 经济(1877)
- 计算(1609)
- 算机(1579)
- 计算机(1579)
- 管理(1569)
- 机化(1566)
- 计算机化(1566)
- 组织(1438)
- 学(1206)
- 中国(1084)
- 语文(1042)
- 文教(906)
- 业(890)
- 政治(887)
- 方法(867)
- 思想(863)
- 研究(841)
- 思想政治(830)
- 政治教育(830)
- 治教(830)
- 德育(827)
- 数学(746)
- 机构
- 学院(19913)
- 大学(18354)
- 研究(5692)
- 技术(5010)
- 范(4965)
- 职业(4945)
- 教育(4908)
- 师范(4870)
- 科学(4413)
- 京(3914)
- 师范大学(3780)
- 管理(3698)
- 技术学院(3629)
- 江(3571)
- 职业技术(3533)
- 济(3417)
- 经济(3216)
- 理学(3186)
- 中国(3159)
- 理学院(3104)
- 所(3024)
- 州(2885)
- 农(2785)
- 研究所(2773)
- 管理学(2771)
- 中心(2745)
- 管理学院(2738)
- 业大(2649)
- 北京(2607)
- 工程(2235)
共检索到31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步进
学案教学是当下我国中小学正在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是一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学案教学是师生共用学案的教学活动,具有高效教学的潜质。学案教学的程序分为学案设计和教学实施两个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阶段。学案教学基于学情开展教学,符合教学规律;创造出新的"课型",丰富教学形态;增加异步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法;凸显学习评价的作用,改善学生学习。厘清学案教学的基本特质,有利于学案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
关键词:
学案教学 学案 内涵 教学程序 成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刚
设计作为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技术活动,既和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关系密切,成为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合作的一个联系环节,又和其他环节如销售、研发产品、企业创新等方面息息相关。而设计管理作为国内学术界新兴的一门学科,既与管理学、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又与心理学、营销学、企业形象策划等学科有着许多交叉的地方。
关键词:
管理原理 设计 设计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爱正
浅议土地使用权抵押内涵、条件及程序马爱正土地使用权抵押市场是二级土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市场形式将会越来越多,并日益活跃。由于这项业务较为复杂,涉及到抵押人、抵押权人、房产管理和土地管理等部门的权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俊 陈金国 姚敏 吕传鸿
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课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改革促进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开展活力课堂实践,推动了中职学校的"课堂革命"。在对中职活力课堂内涵意蕴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三段六步"操作程序,确立了激发课堂要素活力与"三少三多、三变三学"的教学实施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华东
近年以来,本科教育的基础性、重要性和核心性不断得到重新的定位和评价,强调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命脉,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许多高校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或晋职倾斜,或物质重奖。总的来看,目前对本科教育的重视仍停留在人曰吾曰的阶段,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还没有从理论上解决大学教学的价值问题,对教学的学术属性还没有清晰的阐述和判断,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教学工作就缺乏扎实的根基,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通过对大学的教学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明确大学教学的学术属性,构建包含三个维度的教学学
关键词:
本科教育 大学教学 教学学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建坤
脚本教学的弊端呼吁即兴教学。即兴教学是指在互动式课堂中,教学行动者就各种促进其"生存和成长"的境遇即时且自发地作出反应,形成筹划并实现行动者生命可能性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即时性与敏感性、自发性与灵活性、趣味性与创造性等特点。即兴教学既非"随意性教学",亦非"教学机智"。实施即兴教学,需要改革"经验教学"传统,构建活而有序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庆昌
教学在文化之中,并传承和发展着文化。但是,关于究竟什么是教学文化,它的意义何在,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什么,应该如何重构课堂教学文化等问题,学者们却各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本刊编发教学论领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期引发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建生
教学设计锚点是指在教学实际中使用,能够创生设计指导原则的各种教学工具和方法,作为一种新的设计原则,其对实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是有益的,也能成为教学设计研究的理论创生点。有效的教学设计锚点研究需要我们进行错点的描述、概念框架的构建和复杂性思考,还需要有改进和应用这一设计原则的现实态度。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设计锚点 设计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毕晓白 张巳瑛 张志文
程序探索教学实验的假设是 :程序探索教学可能会循序渐进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程序探索教学依据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制定总体教学程序可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扶、引、放”三个层次设计具体的教学程序可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辟有效途径 ,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活动 ,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论证了假设的正确性
关键词:
程序探索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盛群力 马兰
作者认为以往的备课程序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存在不足 ,需要规范和完善。从系统设计教学理论出发 ,作者提出了新的备课程序 (洞察学情、聚焦任务、陈述目标、配置检测和安排过程 )并对每个程序作了详细说明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国庆
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和英国思维技能运动为代表的思维教学运动在全球兴起。四十余年间,思维教学运动带来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这些成果对教育教学产生并将持续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思维教学运动产生的经典思维教学程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从而找出其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遴选出思维教学运动产生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经典思维教学程序(P4C、CA、IE、ACTS、CoRT和MM);然后通过三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对其分类,并借助关键词分析法找出这些思维教学程序的本源性特征和附属性特征,发掘其最具价值的特色;之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思维教学程序的六大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田川 刘仁娜
相互协商程序是跨境纳税人在面临跨境涉税争议时可选择的较为成熟的税收确定性工具之一,也是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重要举措。进入后BEPS时代以来,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各辖区税务主管当局的共同努力下,相互协商程序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同时也面临部分新问题。本文回顾了BEPS第14项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利用OECD每年发布的相互协商程序统计数据,分析后BEPS时代相互协商程序在实践中的运行成效并剖析原因,提出了完善数据报送口径、优化结案方式管理等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淑梅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师生共同参与实施项目的一种教学方法。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C#程序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晨霞 涂风涛
VB程序设计语言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已成为国内高职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要课程。然而,在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法的问题。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传统的知识点式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水平。因此,在本文当中介绍了如何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改进教学内容的一些成果和体会。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VB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泗通 任克强
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已成为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智慧治理创新不仅提升了基层精细化治理理念,还强化了基层“一核多元”治理模式,更是达成了重塑基层“立体化”治理机制的根本目标。从智慧治理实践成效来看,智慧治理在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倒逼政府治理改革以及提升基层“智治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治理领域表现出较高价值的同时,也带来居民重要信息泄露、基层自治空间不断压缩以及社会结构可能解组的风险。由此文章提出应提升个体和组织的风险应对能力、构建多元主体协作化解潜在风险机制、借助政策实施防范智能化失范等防范基层智慧治理创新风险的优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