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2)
2023(7910)
2022(6458)
2021(5947)
2020(4368)
2019(10285)
2018(10118)
2017(18622)
2016(10185)
2015(11543)
2014(11717)
2013(11465)
2012(11234)
2011(10362)
2010(10941)
2009(9900)
2008(9968)
2007(8982)
2006(8418)
2005(8021)
作者
(30172)
(25026)
(24988)
(23611)
(16259)
(12055)
(11370)
(9851)
(9733)
(9257)
(8616)
(8450)
(8113)
(8090)
(8053)
(7874)
(7395)
(7289)
(7247)
(7206)
(6678)
(6214)
(6147)
(5885)
(5738)
(5678)
(5659)
(5644)
(5206)
(5016)
学科
(49843)
经济(49789)
(26022)
管理(25845)
(20327)
企业(20327)
中国(18241)
地方(17770)
(14679)
业经(13685)
方法(13093)
理论(10410)
农业(10343)
地方经济(10019)
(9943)
(9748)
金融(9748)
(9669)
数学(9523)
(9523)
银行(9515)
数学方法(9398)
(9369)
(8832)
(8210)
(8138)
教育(7866)
技术(7808)
(7776)
贸易(7761)
机构
学院(149551)
大学(147489)
(61583)
经济(60125)
研究(56800)
管理(52348)
理学(43280)
中国(43246)
理学院(42692)
管理学(42022)
管理学院(41722)
(33329)
科学(33159)
(29243)
(28943)
研究所(25803)
(25552)
中心(25247)
(24317)
师范(24085)
(23836)
北京(22057)
财经(21811)
(21094)
(20449)
(19551)
师范大学(19240)
业大(19116)
经济学(18660)
(18101)
基金
项目(90091)
研究(71887)
科学(70639)
基金(61057)
(52106)
国家(51519)
社会(44242)
科学基金(43723)
社会科(41815)
社会科学(41810)
(37616)
教育(34479)
基金项目(31280)
(30823)
编号(30728)
成果(26640)
(26007)
自然(25142)
资助(24791)
自然科(24494)
自然科学(24490)
自然科学基金(24042)
课题(23585)
发展(21472)
重点(21186)
(21072)
(19646)
(19522)
(19342)
(18291)
期刊
(81457)
经济(81457)
研究(52885)
中国(39905)
教育(29530)
(24152)
管理(22487)
(21389)
科学(20040)
学报(19988)
(17592)
金融(17592)
农业(16619)
技术(16320)
大学(15879)
业经(14628)
学学(14313)
经济研究(12606)
财经(11114)
问题(10401)
(9713)
职业(8956)
(8568)
图书(8460)
(8205)
(8098)
论坛(8098)
(7754)
商业(7677)
世界(7512)
共检索到253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彬  
随着民众对"公平而又优质"教育需求的增长,原本把学校个体作为独立办学单元的理论思路,在激发学校办学主体功能的同时,也催生了学校办学系统不均衡发展的结果。为此,把学校群落视为一个教育类的道德共同体,通过优势主导和项目驱动的活动方式,采用分布式领导的运行机制,建构学校集群发展模式成为一种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行政主导的学区化办学、行政与专业兼具的集团化办学、专业与民间联合的大学附属学校联盟以及以民间联合为主的优质学校联盟建设,都为学校集群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样板。但是,突破对以学校个体作为独立办学单元形成的理论体系,从学校间的竞争态势过度到学校间的合作趋势,以学校集群发展的模式促成更大规模或者更大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这既是对民众教育需求的回应,也是教育理论建设需要完成的时代课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晞  
传统的理论观点认为,小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并且主要依赖关系信贷技术,而大银行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组织规模不利于软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劣势。但近年来的理论与实践质疑传统观点的正确性。学术界认为,实施新资本协议、信贷技术的提升以及大型银行的优势,使得其在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将比中小银行更具有优势,而且淡马锡、富国银行、印尼金融银行与格莱珉等大型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已经获得巨大的发展,并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业务模式。中国银行业已经开始重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可以从中学习与借鉴国外银行业的发展经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宜江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限度包括教师对其工作对象的认知与驾驭限度、教师专业知识的权威与发展限度、教师专业能力的转化与迁移限度、对教师专业态度要求的普适标准与个体差异限度。在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应不断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限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逸平  
生态服务型经济是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是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生态服务型经济的缘起及特点;其次梳理了当前我国生态服务型经济的实践情况,考察了国内外实践经验,以此为基础,指出现阶段中国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面临的主要困境,即政策设计有待完善、生态修复体系尚未健全、生态资源转化效率偏低、内外监督体系不到位;最后提出我国未来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需以政策服务体系为支撑、以生态修复为先导、以资源转化为核心、以多层次监管为保障,推动地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学荣  
资本经营:突破企业发展的思维定式与实践误区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陈学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不断深化的过程。就国企改革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僵化的传统理论以及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影响下,人们对国企改革的认识常常遇到原有的思维桎梏的严重制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华强  曹静  吴传清  
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制度是地方产业集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持对象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项目、产业集群产学研合作项目、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产业集群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宇宏  张显东  
当前,服务业的跨国转移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服务贸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既是国家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战略部署,更是浦东新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新区围绕"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形成服务贸易发展合力,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环境,深化服务业市场开放,聚焦综合保税区、陆家嘴、张江、世博等重点区域及航运服务、金融服务、会展文化服务等优势领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枢纽功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大力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不断提升对长三角地区的服务和辐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关爱和  
河南大学经过多年探索,逐渐明晰了一条"以创新求发展、以合作求突破"的办学思路,积极寻求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展合作办学,巧借外力,促进学校人才培养、重点学科与学位授权点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林  周艳丽  张景静  
对于国家间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的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解释力相对匮乏。而演化发展经济学用历史、演化的方法取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数学模型,从经济活动质量、创新能力、贸易地位、技术创新的扩散方式等方面解释了国家间贫富分化形成的原因。中国在缩小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上的成效显著,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其中包含的一系列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全球均衡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智慧。中国发展实践印证了演化发展经济学的部分观点,同时可以从理论构架和实施方案上丰富和拓展演化发展经济学,增强其对国家间贫富分化问题的解释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红  夏颖  
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发展是"双高计划"的重要抓手之一,专业集群具有区域资源集聚、注重深化产教融合以及强调专业解构与重组等特征,竞合理论视角下的专业集群发展对提高高职院校资源配置率、增强人才培养的适配性、激发专业集群创新活力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可从搭建高职院校竞合联盟平台,选择适合的竞合发展模式,构建竞合评价标准和监督反馈机制,建立竞合伙伴的信任关系等方面,探索专业集群竞合发展的实践逻辑,为专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提供新思路,促进我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贺璇  
城市群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具有要素集聚、经济辐射、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我国城市群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区域发展失衡,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滞后;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资源要素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滞后,要素配置成本较高、地区间产业发展同质化以及公共服务不能共享等。文章认为,应从区域均衡发展、城镇健康发展、区域合作治理以及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构建城市群持续发展的机制,以促进我国城市群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海曙  谢璐芳  
在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十二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大环境下,我国亟需一个战略性产业引领经济复苏、实现后来居上,而物联网产业在这种背景及需求下应运而生,是助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叩开上游产业链的大门、疏导供需渠道、激发物联网产业的乘数效应、打造产业发展极并推动发展极的扩散是物联网产业突破发展的发力点。为此,需攻克核心技术难关,推动技术成果向应用转换,同时配以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喆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跨越中,地方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最活跃的群体,承担了自1999年以来90%以上的高等教育扩招任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铭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行业企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便要求各高校突破理论教学桎梏,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但目前师资薄弱、教材单一、实训方式过于传统、考核与评价不够科学以及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困境存在,制约了高校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为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各高校还需提升师资水平,邀请行业专家参编教材,创新实训方式,优化考核与评价体系,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从而完善实践教学,满足行业企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