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04)
- 2023(19373)
- 2022(16448)
- 2021(15801)
- 2020(13103)
- 2019(30179)
- 2018(30351)
- 2017(56508)
- 2016(31737)
- 2015(35841)
- 2014(36090)
- 2013(34366)
- 2012(31314)
- 2011(28210)
- 2010(28268)
- 2009(25529)
- 2008(25280)
- 2007(22442)
- 2006(19643)
- 2005(17119)
- 学科
- 济(114173)
- 经济(114033)
- 管理(90160)
- 业(82996)
- 企(71441)
- 企业(71441)
- 方法(52818)
- 数学(45276)
- 数学方法(44504)
- 中国(35194)
- 财(32039)
- 农(30595)
- 学(27609)
- 业经(27117)
- 教育(25462)
- 制(24676)
- 理论(24533)
- 技术(22591)
- 地方(22565)
- 务(20161)
- 财务(20073)
- 农业(20040)
- 财务管理(20015)
- 贸(19446)
- 贸易(19433)
- 银(19162)
- 银行(19113)
- 企业财务(18931)
- 易(18850)
- 和(18567)
- 机构
- 大学(432130)
- 学院(428866)
- 管理(163463)
- 济(159938)
- 经济(156021)
- 研究(143963)
- 理学(140952)
- 理学院(139265)
- 管理学(136301)
- 管理学院(135464)
- 中国(104178)
- 京(93400)
- 科学(90499)
- 财(77010)
- 所(72366)
- 农(67190)
- 研究所(65742)
- 中心(65680)
- 江(65513)
- 范(65366)
- 师范(64802)
- 业大(62975)
- 财经(60706)
- 北京(59497)
- 经(55114)
- 州(52958)
- 院(52948)
- 师范大学(52465)
- 农业(52192)
- 技术(50283)
- 基金
- 项目(290033)
- 科学(228020)
- 研究(216206)
- 基金(206286)
- 家(179425)
- 国家(177796)
- 科学基金(152397)
- 社会(132764)
- 社会科(125434)
- 社会科学(125401)
- 省(115236)
- 基金项目(108377)
- 教育(105617)
- 自然(98731)
- 划(97901)
- 自然科(96446)
- 自然科学(96421)
- 自然科学基金(94630)
- 编号(90008)
- 资助(85174)
- 成果(75234)
- 重点(65886)
- 课题(64592)
- 部(64370)
- 发(61860)
- 创(61130)
- 创新(56928)
- 教育部(55605)
- 项目编号(55400)
- 科研(55304)
- 期刊
- 济(175105)
- 经济(175105)
- 研究(132748)
- 中国(92466)
- 教育(78186)
- 学报(68604)
- 科学(61783)
- 财(61198)
- 管理(60532)
- 农(59803)
- 大学(53290)
- 学学(48550)
- 技术(43472)
- 农业(40973)
- 融(35447)
- 金融(35447)
- 财经(29296)
- 业经(28970)
- 经济研究(27446)
- 经(25173)
- 图书(24273)
- 问题(21959)
- 业(21552)
- 版(20756)
- 科技(20490)
- 职业(20385)
- 技术经济(20368)
- 理论(19561)
- 统计(19378)
- 坛(18621)
共检索到640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叶澜 李政涛 吴亚萍
“新基础教育”通过成型性研究中期评估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推进型评价”概念。本文在分析学校转型性变革中推进型评价的性质基础上,介绍了推进型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的特点与权重分配,同时揭示了“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中期评估活动过程中的方法论思想,及评估活动对所有参与者产生的评估效应和发展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冬青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视野’论坛第二次国际会议暨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结题会议”于2004年5月16~17日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三家单位联合举办。会议主题是探讨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问题,核心内容是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的结题活动。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中国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昌
参照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课程实施的现实,本文提出学校文化重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分别从学校文化的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提出了重建的目标:在精神层面上,首先要使全校教师具有对使命和抱负的共同承担,有明确的方向感、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专业自主意识;其次,倡导和建设宽容、信任和坦诚与相互学习的氛围。在制度层面上,从传统的科层架构模式走向同事共享权力构架模式;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啸
本文在研究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后第一个"中期评估"结果以及分析日本政府、社会、学界基于评估过程或结果对"法人化"改革有效性意见基础上,认为日本大学"法人化"改革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更多地在于路径的可取性,但其具体措施的有效性较有争议,弊端也已初露端倪,值得中国大学改革者警醒和规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天舒 李明磊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巩固日本在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日本实施了一系列高等教育变革。"博士教育引领计划"是日本正在实施的博士教育改革最新政策,是日本政府继"21世纪COE计划"和"全球COE计划"后,高等教育振兴工程的最新一环。在研究"博士教育引领计划"中期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分析日本博士教育变革的有效性因素,为我国双一流建设实施,尤其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中"适度扩大博士教育规模"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 ,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 ,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 (对话、合作、沟通 )关系 ,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齐军 李如密
教学时空变革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了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教学时空变革典型,其主要是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和激活教学空间、如何更有效地超越教学时间的限度和逾越教学空间的限制来开展变革的。在变革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工具理性、教学习惯、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了形式化、功利化等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润东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已步入深化阶段,关于学校变革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对过往研究综而述之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新生。国内关于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的研究主要围绕"如何更好地进行学校变革"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为以价值取向、变革主体及其关系、变革对象、变革机制、变革路径及方法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研究"群带"。纵向来看,过往研究呈现几大发展特点:从把"人"放于变革价值取向的边缘或模糊位置移至核心的价值取向;从单一的变革主体观和割裂的主体关系走向多元一体的变革主体观和多元共生的主体间关系;从以物质和制度为主转向以人和文化为核心的变革对象观;从对变革如何发生发展的简单描述深入到内里的变革机制研究;整个学校变革的方法选择之理从简化、单向、静态式的思维转向复杂性思维。未来要从对学校变革主体、对象、方法和环境的孤立审视走向互动关系的探究,找寻更多变革之道。
关键词:
学校变革 主体 对象 变革机制 方法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森
俄罗斯社区学校模式立足于基础教育学校的创新,致力于学校与社区互动,是一种旨在有效解决学校教育和社区社会问题的新型学校发展模式。俄罗斯社区学校模式由学校教育民主化、学校与社区关系伙伴化、学校和社区服务志愿化三个基本模块构成。基础教育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围绕三个基本模块进行主题活动设计,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基础教育学校与社区的融合发展是俄罗斯社会和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发展,俄罗斯社区学校模式解决了一些基础教育学校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正逐渐趋向成熟。尽管俄罗斯社区学校模式的实施面临不少
关键词:
俄罗斯 基础教育 社区学校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党和国家提出了新时代人才培养新标准和教育功能、教育体系新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形成一种结构性变革的新趋势。基础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突破口,以养成核心素养特别是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为重点,系统、集中克服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难题。在人才培养新标准与教育功能、教育体系新要求下,为了应对信息化、创新发展、新全球化的新挑战,基础教育需要实现目标结构、素养结构、课程结构、活动结构与评价结构的整体性变革。为此,需要以结构性调整为目标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集中开展科研攻关,检视课程标准与教材标准,探索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新模式,总结"四有好教师"成长模式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尹后庆
开展什么样的评价、怎样实施评价、如何对待评价结果,这是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在这些问题上,认识到位、措施有力,评价就会成为内涵建设新的增长点,深刻改变教育的整体品质;反之,则会成为深化改革的瓶颈与阻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祥云 范丽萍
计划体制下的基础教育财政制度低效运行是1985年基础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的直接诱因。以"放权让利"为主调的农村经济体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构成了此次基础教育财政预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后基础教育财政制度运行绩效要明显优于改革前,分权化改革达到了制度设计者的预期目标——增加基础教育投入以扩充儿童入学的机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基础教育财政 分权化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华 程晋宽
基础教育循证学校改革,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数字时代学校教育改革重视以科学证据改进学校效能和教育投资有效性的重要表征,已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主流路径。美国基础教育循证学校改革业已形成"基于证据+循证干预+循证决策+最佳结果"理论模型,其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均衡发展具有镜鉴价值。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似可以循证决策作为现代化学校改革的指导原则,提高学校教育有效性应鼓励教育循证研究的开展并建立科学证据网站和数据平台,循证学校改革成功实施需要政策支持、竞争性拨款激励和问责制推动。
关键词:
美国 基础教育 循证学校改革 循证决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和学新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为了创设适合新一代儿童自主发展、自主成长的教育,其直接目的就是要建立新的既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同时又能体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闫艳
"管办评分离"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为学校评估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要求。而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滞后,在实践方面也很落后,存在很多失衡与不和谐现象。面对这些问题,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内涵和特点:有机整体性、动态关联性、多样复杂性、非平衡开放性。并结合实践,描绘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框架:整体视野下凸显学校多元发展的目的,组建多元的评估主体并建设动态关联的协调机制,凸显高位和动态的指标内容,以及推行"对话"和"整合"式评估信息收集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