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3)
2023(7948)
2022(6680)
2021(6490)
2020(5259)
2019(12034)
2018(11984)
2017(22252)
2016(12127)
2015(13824)
2014(13096)
2013(12138)
2012(10860)
2011(9648)
2010(10229)
2009(9068)
2008(8685)
2007(7722)
2006(6671)
2005(5775)
作者
(31194)
(25915)
(25780)
(24396)
(16581)
(12379)
(11609)
(10114)
(9763)
(9375)
(8866)
(8656)
(8271)
(8232)
(8014)
(7751)
(7706)
(7626)
(7561)
(7428)
(6417)
(6308)
(6306)
(5981)
(5935)
(5884)
(5808)
(5751)
(5214)
(5191)
学科
(41717)
经济(41681)
管理(37951)
(36909)
(33572)
企业(33572)
方法(20965)
数学(18309)
数学方法(17714)
技术(16250)
中国(12554)
技术管理(11962)
理论(11961)
业经(10564)
(10311)
教学(10004)
(8962)
教育(7996)
地方(7536)
(7505)
(7462)
(6889)
农业(6818)
(6748)
银行(6740)
(6530)
(6460)
(6422)
学法(6386)
教学法(6386)
机构
学院(157156)
大学(154575)
管理(63114)
(58058)
经济(56682)
理学(54750)
理学院(54171)
管理学(52834)
管理学院(52526)
研究(47717)
中国(34657)
(32250)
科学(29127)
(25599)
(24662)
(23572)
师范(23344)
(22605)
中心(22369)
技术(21321)
业大(21313)
研究所(20566)
北京(20406)
(20284)
财经(20152)
(20032)
师范大学(18504)
(18314)
职业(17705)
(17519)
基金
项目(108049)
科学(86733)
研究(83292)
基金(75351)
(64935)
国家(64331)
科学基金(56893)
社会(50702)
社会科(48059)
社会科学(48047)
(46018)
教育(43046)
基金项目(39072)
(37996)
自然(36530)
自然科(35842)
自然科学(35838)
自然科学基金(35207)
编号(35052)
资助(30430)
(28979)
成果(28340)
课题(26350)
创新(25936)
重点(25016)
(23354)
(23152)
(21661)
项目编号(21611)
规划(21240)
期刊
(61318)
经济(61318)
研究(45820)
中国(38402)
教育(35725)
管理(27328)
技术(21239)
科学(20493)
学报(19985)
(19981)
(18237)
大学(16309)
学学(14655)
农业(12671)
(12262)
金融(12262)
职业(11748)
业经(10695)
科技(10333)
经济研究(9990)
(9608)
财经(9489)
技术经济(9315)
统计(8943)
(8627)
论坛(8627)
(8240)
(8053)
图书(8043)
技术教育(7795)
共检索到233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九俊  彭钢  万伟  
提升学校课程能力既是学校课程改革实践的呼唤,也是课程理论发展的需要。整体推进学校课程行为的落实、培育学校课程能力的复合主体、建构具有充分课程与教学内涵的基础设施推进了学校课程能力的实践创新。以学校课程能力建设实践为基本依据,以"复合主体"、"基础设施"、"课程行为"、"实践效能"为基本元素,建构学校课程能力的同心圆模型,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原点,通过建构更适切的学校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董蓓菲  
社会转型令语文课程面临纵向的民族文化价值选择,横向的东西文化价值冲突。我们需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多视域审视语文课程,建构课程文化理论模型。尝试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解,本土课程文化生成的语文课程文化自觉。借鉴西方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体验性文化学习观以及文化回应教学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磊  
学科能力是一个多维多层的复杂系统。通过构建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并进行大样本学生能力表现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的课程和教学条件下,学生相应学科课程的学习理解能力表现较好,应用实践能力表现有待提高,迁移创新能力表现水平较低。学科能力表现及发展水平与学科领域、知识经验、学科能力活动及问题情境有关,知识经验的结构化和功能化程度是核心。学科能力的发展对课程和教学具有敏感性。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应着力于基于学科能力要素设计丰富多样且有梯度的学习任务活动,加强教师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培训和引导;同时,协同提升学科能力影响因素的水平,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重视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海雁  
内审在加强高校管理、服务高校改革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当前高校内审存在的主要不足,论证了内审借鉴PDCA循环这一精细化管理理论与工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了一种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高校内审增值模型,并结合案例详细展示了该模型的闭合运行过程。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提出内审应当及早使用信息化手段,在高校内审的PDCA闭环模型中可嵌入IT软硬件系统,以提高内审的效率和效益,促进新时代内审的信息化变革。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瑕碧   严丹   蔡迎春  
将阅读推广作为推进AI素养教育的重要路径,利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多层次的服务内容寓教于阅,全方位匹配AI素养多维内涵。针对认知塑造、动机维持、信心建立等关键问题,引入ARCS动机模型设计AI素养教育环节,形成“吸引关注、激发兴趣(A)-关联需求、强化动机(R)-辅助应用、增强信心(C)-创设情境、提升满意度(S)”的完整链条,发挥图书馆整合资源、创新服务与深入互动的平台优势,构建融合阅读推广的素养教育模式,帮助学习者建立提升AI素养的主体自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ARCS模型的AI素养教育推进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龙建  黄承国  田腾飞  
在高职扩招100万、"1+X"证书改革背景下,聚焦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改革主题,在分析现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评价制度亟待建立、评价体系有待健全、评价策略有待创新"等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建构"三全四主五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评价探索路径,为国家实现"学分银行"建设、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提供有益参考,为精准服务高等院校考试招生、企业"人岗适配"招工、学生自主全面发展提供实践范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课程改革理想与现实之落差是一种"世界病"。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攻克校本实施的难关,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该研究与实践历时22年,坚持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本土行动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创建了基于教师、方案、学生三要素互动理论的学校课程发展模式,其是指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围绕学校教育哲学,在学段、学科/学期、单元/课时三个层面整体建构学校课程体系的一套专业规范。该模式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首创从选修课、活动课到校本课程的发展路径;通过开发系列案例,率先建立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规范;重构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专业规范,形成从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到编制学期课程纲要,再到编写新的单元或课时教学方案;利用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促进教-学-评一致。该模式在实践中持续完善与推广,已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基本样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永诚  周邦瑶  彭叶  
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是当前高校推进实践育人的主要目标,是现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核心内容。在简述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就如何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行深层剖析,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宁  刘永权  
开放大学教师作为在线教学的实践者、设计者、监控者、学习支持服务提供者,是教学走入良性运作轨道的关键推动力量。面对体量庞大的学生群体,如何建设好相对匮乏的师资队伍?如何利用教改契机提升教师反思能力?开放大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包含哪些关键要素?本研究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多模态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以实施在线教学的一线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践性知识产生的行动—反思路径,采用质性研究范式,利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式,通过访谈法、实物分析法进行资料收集并完成三级编码,得到教育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团队赋能、人文关怀能力四个核心概念,构建基于实践性知识的开放大学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框架。教师基于教育教学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支撑在线教学的运行与教育教学理念的实现;通过团队为个体赋能,获得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提供人文关怀,克服在线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情感缺失,使得在线教学以整体良性运作的状态向前发展,保障教师、学生、技术平台、学习资源深度互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攸立  刘永锐  
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背景分析的基础之上,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演进和核心内涵,辨析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三种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结构理论模型,此模型将企业创新能力划分为创新核心能力、创新关键能力与创新基础能力三个层次。通过该模型的构建以期为企业搭建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雪梅  崔允漷  
完善的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应该包括过程监测与结果监测。目前的教育质量监测中很少涉及真正的课程、教学等过程性变量。要建立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相一致的质量监测体系,需要一个描述性的学校教育过程的理论模型,以确立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证据变量框架。本文在文献研究和现场观察的基础上,以教师-学生互动、学生-方案互动、教师-方案互动为经,以时间、地点、行为、态度与观念四个参数为纬,建构了一个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证据变量框架。互动理论模型打破了课程层级观的线性模式,揭示了课程实施的复杂关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万超  魏来  戴玉梅  
创客课程是落实创客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创客课程开发存在定位不明确、资源稀缺、师资不足、设计未体现跨学科等现实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创客课程的开发模型,试图在实践层面解决以上问题。该模型分三个层次:核心层、要素层、开发层;创客课程的开发沿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课程评价的环状流程展开,创客空间、项目内容、网络资源、创客教师构成了创客课程的四大要素,最终致力于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开发模型下,本文以乐高WeDo2.0资源包为课程内容,开发一门16学时的小学五年级创客课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马薇  吴婷婷  赵悦  
本文探讨了利用业务全流程数据,依托数字化审计平台,通过提出审计需求,分析审计数据,搭建审计模型,完成对各专业全覆盖持续审计监督。基于数字化模型开展持续审计监督,打破了传统审计思路局限,共享信息系统建设成果,实现持续审计监督目标,固化持续审计监督模式,切实提升了审计监督效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磊  
本文讨论了链接模型、有机混沌模型、回路模型、交流模型、实验知识模型、蛙跳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等非线性模型。非线性的发展模式则是创新政策的潮流和趋势,这些理论认识和政策实践也必将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对策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文生  
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是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化进程的现实要求。通过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与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竞赛等形成"大赛群",基本实现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要求的全覆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