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4)
2023(5315)
2022(4490)
2021(4396)
2020(3654)
2019(8779)
2018(8797)
2017(16574)
2016(9297)
2015(10783)
2014(10878)
2013(10258)
2012(9280)
2011(8478)
2010(8963)
2009(8173)
2008(8015)
2007(7259)
2006(6292)
2005(5705)
作者
(26411)
(21978)
(21973)
(20876)
(13884)
(10481)
(9821)
(8687)
(8377)
(8033)
(7543)
(7482)
(7048)
(7029)
(6896)
(6812)
(6564)
(6386)
(6366)
(6285)
(5615)
(5596)
(5427)
(5028)
(5017)
(4935)
(4917)
(4878)
(4590)
(4363)
学科
(37601)
经济(37571)
管理(25071)
(22656)
方法(20422)
(20338)
企业(20338)
数学(17670)
数学方法(17104)
理论(11277)
中国(9247)
(8346)
(8320)
业经(8179)
教学(7638)
(7039)
教育(6297)
(5833)
(5745)
贸易(5740)
地方(5689)
(5618)
(5554)
技术(5378)
农业(5356)
(5246)
(4960)
学法(4820)
教学法(4820)
(4687)
机构
学院(132617)
大学(132044)
管理(50395)
(48722)
经济(47501)
理学(43795)
理学院(43304)
管理学(42047)
管理学院(41816)
研究(41738)
中国(29163)
(28244)
科学(26615)
(21926)
(21210)
(20131)
师范(19953)
(19915)
(19861)
业大(19500)
研究所(19435)
中心(18508)
北京(17939)
财经(17575)
技术(16967)
(16241)
师范大学(16018)
(15919)
农业(15681)
经济学(14780)
基金
项目(88004)
科学(69046)
研究(64829)
基金(61601)
(54085)
国家(53641)
科学基金(46047)
社会(38376)
社会科(36297)
社会科学(36285)
(35861)
教育(33844)
基金项目(31455)
自然(30799)
(30685)
自然科(30165)
自然科学(30155)
自然科学基金(29582)
编号(27648)
资助(26816)
成果(22885)
重点(20712)
课题(20610)
(19280)
(18511)
(18452)
创新(17114)
大学(16845)
(16784)
教育部(16759)
期刊
(52485)
经济(52485)
研究(38255)
中国(27881)
教育(27472)
学报(20145)
管理(19613)
科学(18752)
(18020)
(17151)
技术(16060)
大学(15598)
学学(14341)
农业(12431)
财经(8776)
职业(8725)
(8502)
金融(8502)
经济研究(8380)
统计(8194)
业经(8172)
(7622)
(7493)
(7174)
技术经济(6801)
决策(6745)
问题(6460)
(6213)
科技(5979)
技术教育(5887)
共检索到192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雪梅  崔允漷  
完善的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应该包括过程监测与结果监测。目前的教育质量监测中很少涉及真正的课程、教学等过程性变量。要建立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相一致的质量监测体系,需要一个描述性的学校教育过程的理论模型,以确立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证据变量框架。本文在文献研究和现场观察的基础上,以教师-学生互动、学生-方案互动、教师-方案互动为经,以时间、地点、行为、态度与观念四个参数为纬,建构了一个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证据变量框架。互动理论模型打破了课程层级观的线性模式,揭示了课程实施的复杂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九俊  彭钢  万伟  
提升学校课程能力既是学校课程改革实践的呼唤,也是课程理论发展的需要。整体推进学校课程行为的落实、培育学校课程能力的复合主体、建构具有充分课程与教学内涵的基础设施推进了学校课程能力的实践创新。以学校课程能力建设实践为基本依据,以"复合主体"、"基础设施"、"课程行为"、"实践效能"为基本元素,建构学校课程能力的同心圆模型,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原点,通过建构更适切的学校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夏雪梅  
该文涉及涵盖1972-2012年国内外课程实施、教师实施课程方案、教师课程变革等相关文献的研究。基于教师-课程互动视野,剖析三种流行观点:教师的课程实施是教学;是教师落实变革性的课程方案的过程;是课程创生的过程。教师课程实施的本质在于分析教师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教师-课程互动关系的再概念出发,将教师的课程实施看作为教师和课程文本之间互动产生课程方案,进行课堂运作和课程反思的过程。基于个体教师如何实施课程的实证研究,构建了教师课程实施的四大行为领域,并提出各领域中重要的检测变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辉  赵炳新  丁海欣  
文章首先深入分析认知心理学中ACT*理论的学习原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品牌选择认知过程模型。该模型对消费者在多次品牌选择过程后经历的动态学习现象,以及消费者形成无意识购买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诠释。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烨晖  边玉芳  
受制于评价方法的局限,课程评价起步较晚,且难以全面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在分析比较已有的课程模型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实情,我国课程评价的理论模型由目标课程、文本的课程、实施的课程及课程效果几个部分构成,各个部分相互存在互动关系,且课程的最终效果受到其所处的个体、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混合方法思想的指导下,对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模型的各个层面采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起我国小学数学的课程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验证了上述的课程理论模型,探明了我国课程体系的运作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涛  代红才  宋海旭  罗斌  
企业规划指导公司发展,为更好地实现规划的落地,有必要开展公司规划实施过程评估。当前,企业管理理论中对规划的研究较多,但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评价则较少。本文提出了企业规划的实施过程评价模型,从规划实施进度和规划实施质量两个方面评价企业规划的实施情况。规划实施进度对规划的总体进度情况进行评价,能够准确地评估规划实施的进度情况,为判断能否实现规划期整体目标提供重要参考。规划实施质量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主要评估企业是否按照规划预期逐步实现目标,确保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最后,本文以某电力公司的"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评估为例,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博  魏冰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阶段,研究课程实施对课程改革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实施研究领域中,忠实取向是一个主要流派,这种取向注重课程实施忠实度的评价以及实施忠实度分析模型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评量课程实施忠实度的意义,接着依据国际科学教育文献对已有的理科课程实施忠实度的分析模型进行了介绍与评述,最后呼吁我国学者应更多地关注理科课程实施忠实度这一研究课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崔允漷  王少非  
评价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评价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课程实施的质量,学校课程实施上的诸多偏差与评价上的偏差紧密相关。因此,对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的监测不能忽略评价的监测。实际上,评价监测无论作为一种观念还是一种实践都有较长的历史。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评价监测要同时关注外部评价和内部或课堂评价,以及其与学校课程实施过程的关系。外部评价需要监测合规性、利害关系与课程效度;内部或课堂评价需要监测课程效度、教学效度与后果效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冰如  
学校教育质量是评价课程改革成效与现状的关键表征,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则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估改革成效的关键指标。笔者以苏格兰及香港地区学校质量保障体系为例,比较分析两地三则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的框架及质量信息获取途径,揭示其"大同小异"背后的理论假设和课程现实的差异,提出构建本土化学校课程实施过程质量评估框架必须立足本土课程现实、构建理论假设,重视"教师-方案-学生"互动,贯彻框架、工具与目的的一致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俏彬  贾康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工业革命以来第五波长周期的下行期,而这正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处世界政治、经济的大纵深背景。从供给侧分析,作者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制是因应需求而由劳动力、资本、土地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制度这五大要素形成的不同组合形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综合效率。基于这五大要素及其运动规律考察视角,本文构建出供给侧要素组合及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廓清政府、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各自定位。基于长周期视野与要素运动的理论模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实施"三步走"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俏彬  贾康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工业革命以来第五波长周期的下行期,而这正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处世界政治、经济的大纵深背景。从供给侧分析,作者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制是因应需求而由劳动力、资本、土地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制度这五大要素形成的不同组合形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综合效率。基于这五大要素及其运动规律考察视角,本文构建出供给侧要素组合及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廓清政府、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各自定位。基于长周期视野与要素运动的理论模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从低效过剩领域释放要素,可具体化为当前正在实施的和推进的"三去一降一补";第二步是深化劳动力、资本、土地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制度等五大要素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第三步是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发展新经济以优化要素配置,这是衡量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宗乾  师红昆  张永辉  
ERP项目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风险形成机理描述与风险评价的复杂性。论文利用影响图理论的优点,结合ERP项目实施风险的动态性和过程性特点,在对风险形成与演变机理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造了ERP项目实施风险影响图的拓扑结构,进一步利用模糊影响图理论定义了数值层和函数层,建立了基于影响图理论的ERP项目实施风险评价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荣胜  张增阔  张风波  
企业流程再造理论(BPR)是与传统的"分工"思想相对立的"合工"管理思想,曾倍受国内外企业推崇与推广。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是一种产品创新理论,适用于企业流程再造,并在再造原则与创新逻辑框架、方法与工具、再造评价与控制等方面支持BPR。通过首次引入TRIZ,并结合企业战略、供应链理论提出了BPR的推进模式,重点研究了利用TRIZ再造企业关键流程、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模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颖  郭楠  王善峰  
教育对象的改变、个别化教育理念的更新、原有课程实施模式的局限使得北京市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三个问题作为行动研究的思路与实践:制定个别化目标评估系统,建立课程的基础及学生的基点;改革个别化教育计划,提高实际效益;重视教学规划的关键环节,促进个别化课程的有效实施。研究历时4年半,初步探索出符合北京市培智学校发展需求的课程实施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阔  张海生  
独立研究能力作为博士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培养。基于情境领导理论,从任务难度设置、导生关系状态和博士生自身的科研能力水平三个维度构建了导师指导行为与博士生独立研究能力养成的交互分析框架,并由此形成了指示型、劝导型、参与型和赋权型等四种博士生指导方式的理想类型。博士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导生关系的动态调试过程。博士生的独立研究能力是在导师选择适切的指导方式、师生个体不断转换角色与互动方式的过程中得以形塑的。为此,一方面导师需要提升自身的领导力,学会识别学生的成长变化,并及时调整指导行为、任务难度和人际关系模式;另一方面,学生需要提升自我认知和定位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挑战自我的主体意识,摆脱依赖心理,自觉保持与导师之间的张力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