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4)
2023(8226)
2022(6821)
2021(6571)
2020(5334)
2019(12106)
2018(11980)
2017(20434)
2016(12365)
2015(14138)
2014(14372)
2013(12953)
2012(11966)
2011(10842)
2010(11320)
2009(10184)
2008(10240)
2007(9356)
2006(8395)
2005(7965)
作者
(31540)
(26293)
(25767)
(25042)
(16737)
(12451)
(12092)
(10256)
(9876)
(9533)
(8989)
(8783)
(8481)
(8390)
(8336)
(8136)
(8026)
(7779)
(7759)
(7498)
(6856)
(6529)
(6266)
(6207)
(6035)
(5999)
(5884)
(5725)
(5174)
(5170)
学科
管理(34248)
(32969)
经济(32881)
(30200)
(25194)
企业(25194)
教育(20838)
中国(17329)
(13983)
(13222)
理论(11221)
方法(11088)
(10996)
(9724)
教学(9149)
数学(9107)
(8952)
数学方法(8938)
业经(8555)
(8058)
财务(8035)
财务管理(8011)
(7607)
企业财务(7602)
银行(7596)
技术(7526)
体制(7434)
(7296)
金融(7294)
(7218)
机构
大学(165830)
学院(161151)
研究(58928)
(58391)
经济(56780)
管理(53410)
理学(45057)
理学院(44382)
管理学(43519)
管理学院(43163)
中国(38688)
(36610)
教育(33858)
(33232)
(32299)
师范(32130)
科学(31939)
(28626)
(27412)
师范大学(26490)
中心(25818)
研究所(25407)
财经(24675)
北京(24165)
(22305)
技术(21503)
(21374)
(21133)
(20738)
职业(20101)
基金
项目(101128)
研究(85195)
科学(81633)
基金(69855)
(60110)
国家(59042)
社会(51693)
科学基金(49816)
教育(48986)
社会科(48570)
社会科学(48560)
(40685)
编号(37248)
(36263)
基金项目(35413)
成果(34598)
课题(30255)
自然(28890)
自然科(28185)
自然科学(28174)
资助(27752)
自然科学基金(27696)
(26015)
(25428)
(25302)
重点(24857)
(23809)
教育部(22991)
规划(22901)
项目编号(22504)
期刊
(68288)
经济(68288)
研究(62783)
教育(59171)
中国(49265)
(28362)
学报(21592)
管理(21311)
(20178)
科学(19859)
技术(18832)
大学(18665)
职业(16134)
学学(15706)
(14500)
金融(14500)
农业(13227)
财经(13085)
(11275)
技术教育(10904)
职业技术(10904)
职业技术教育(10904)
经济研究(10004)
业经(9701)
(9481)
论坛(9481)
问题(8369)
(7960)
会计(7728)
(7564)
共检索到267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新波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推广需要大量具有专业资质的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但我国尚无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家的专业标准,成为制约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成长、资格认定、质量测评和队伍建设的瓶颈。本研究参照美国学校心理学家标准和我国研究者制定的学校心理咨询家标准,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德尔菲专家小组评定等方法,制定了由3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45项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三级专业标准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小红  
文章总结了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发现当前培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较多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与培养。提出将研究视野从智力落后学生的心理问题转向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塑造,并依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提出了五点建议。最后,提供了"遇到困难我能坚持"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案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  孟万金  王新波  张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创新。文章系统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时代背景、思想来源、体系构建、创新之处、实验与推广进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效、未来趋势。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茅晓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以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营建和谐幸福的校园,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本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统领,从营造文化环境、铸造精神文化、构建人文管理等维度来探讨幸福学校构建范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香  俞暄一  
文章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视角,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反馈等方面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广大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关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路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奠基幸福人生。今年两会召开,"幸福中国"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让人民更幸福"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主题。本文重点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先让学校幸福起来的观点,系统论述了:为啥要创建幸福学校,理想的幸福学校是啥样,如何创建幸福的学校,从而为办幸福学校和发展幸福学校联盟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玉冰  张海燕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以性善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为导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人类的潜能,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生活。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在发展方向及其研究范式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书锋  
积极心理学运动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沿袭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目标定位、教育内容、教师与学生关系、实施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梳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游美琴  
积极心理学不仅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其积极的理念也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视野、新取向、新技术,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思路、技术手段的创新。积极心理学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趋势。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研究以及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立高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要转向"积极",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目标,拓展教育内容,优化师生关系,转换教育过程,完善咨询服务,改良测量工具,变革评价方式,创建积极的教育支持系统,培养和激发高职生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其积极、健康、幸福的成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晓英  杨舜尧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积极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文章在解读积极心理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进行了积极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毅敏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承受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年上升,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积极心理学重视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对高校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应对挫折的信心和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萌  张冲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如何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探索适合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引入职业教育中,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从而为提高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的途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春勇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障碍,个体身心疾病或人格缺陷以及职业倦怠等。目前,传统的"诊治式"的教师心理健康应对策略"治标不治本",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和发展性。要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说来,可通过增进主观幸福感、开发心理潜能、增进自我效能感等途径,促进教师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克服职业倦怠,并由此带动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形成,实现师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