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3)
2023(9777)
2022(7695)
2021(6799)
2020(5702)
2019(12763)
2018(12644)
2017(23907)
2016(13451)
2015(15267)
2014(15315)
2013(14702)
2012(13409)
2011(12137)
2010(12214)
2009(11741)
2008(11624)
2007(10694)
2006(9766)
2005(9388)
作者
(40371)
(33699)
(33501)
(32037)
(21605)
(16077)
(15269)
(13091)
(13075)
(12043)
(11703)
(11444)
(11274)
(11048)
(11015)
(10483)
(10131)
(9994)
(9929)
(9777)
(8622)
(8438)
(8380)
(7846)
(7722)
(7682)
(7632)
(7480)
(7038)
(6771)
学科
(50647)
经济(50544)
管理(44558)
(39355)
(33910)
企业(33910)
方法(18065)
中国(16800)
(16462)
(16097)
(15403)
数学(14526)
业经(14429)
数学方法(14308)
(12719)
(12316)
(9940)
银行(9902)
农业(9860)
体制(9682)
(9520)
财务(9488)
财务管理(9461)
(9455)
(9152)
金融(9150)
地方(9091)
理论(9050)
企业财务(9031)
(8581)
机构
大学(196357)
学院(192249)
(76543)
经济(74827)
研究(70765)
管理(69635)
理学(59129)
理学院(58405)
管理学(57317)
管理学院(56952)
中国(53478)
科学(43392)
(42721)
(39326)
(36786)
(36192)
研究所(33133)
(31712)
中心(31701)
财经(29934)
业大(29713)
农业(28437)
(27138)
北京(26808)
(26143)
(25898)
师范(25768)
(24303)
经济学(23990)
(22936)
基金
项目(127779)
科学(100937)
基金(93459)
研究(91517)
(83334)
国家(82659)
科学基金(69859)
社会(58933)
社会科(55646)
社会科学(55629)
(49266)
基金项目(48459)
自然(45436)
自然科(44385)
自然科学(44365)
自然科学基金(43601)
教育(42945)
(42726)
资助(37547)
编号(35683)
成果(30931)
重点(29839)
(28657)
(28078)
(27309)
课题(26439)
(26375)
国家社会(24891)
创新(24857)
教育部(24491)
期刊
(90797)
经济(90797)
研究(61073)
中国(45924)
学报(35343)
(34734)
(32132)
科学(31836)
管理(29588)
大学(27147)
教育(25519)
学学(25417)
农业(22761)
(19895)
金融(19895)
技术(16200)
财经(15917)
业经(14270)
经济研究(14169)
(13736)
问题(12211)
(11909)
(10548)
业大(9368)
(9264)
科技(9142)
现代(9085)
世界(8933)
国际(8467)
技术经济(8291)
共检索到305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万作芳  任海宾  
学校既是科层组织同时又是制度化组织。在现实实践层面,作为科层组织的学校遵循科层制的规则,在行为时追求效率最大化,也就是追求人才培养的效率最大化。作为制度化组织的学校遵循制度化组织的规则,其行为的特点是追求生存的合法性,在现实中集中表现为博取舆论赞誉,获取外界承认,确保学校在大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正是学校同时具有的这两重性质,导致学校行为方面的某些自相矛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家峰  
组织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求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高效地工作就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组织的发展,官僚制(科层化)的倾向开始渗透到组织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组织管理中的激励也往往表现出过度制度化的趋向,从而使激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庆幸的是,组织管理中常常存在着非制度化的激励,这种激励形式可以弥补过度制度化的激励之不足,因此组织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这种形式激励的存在并在组织管理中灵活有效地加以运用,以达到有效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目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房三虎  黄文勇  赵凤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对改善基层人才队伍机构、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锻炼青年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基层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及岗位特点等多种因素,制约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从政策、社会、就业观念等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阐释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构建长效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定向培养人才;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宣讲,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合理设置基层就业岗位,实现人尽其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鹏飞  葛京  席酉民  
基于制度化领导力研究的新进展,利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实务型制度化领导力对组织创新有负向的影响,意义型制度化领导力对组织创新有正向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类型制度化领导力对组织创新的不同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鹏飞  葛京  席酉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屈陆  杜洁  
制度化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对学校德育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制度化对学校德育的异化表现为确定性、科学化与技术化、规训化、外在化几个方面。制度化有悖于道德的生活本性,学校德育需要科学、完善的德育制度体系,但决不需要制度化德育。制度创新是实现学校德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姚荣  
大学作为底部沉重的组织,基层学术组织自治是激活其学术心脏地带的内在要求。作为具有国际声誉与典范价值的制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如何在中国情境下"落地生根",是当前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与创新的基本命题。受制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而来的"行政逻辑"的支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呈现出自治能力、意愿与空间不足的现实困局,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权与人事权。基于学科逻辑的"研究型自治"与基于应用逻辑的"创业型自治",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的两种理想类型。从研究型自治迈向创业型自治,是激活学术心脏地带,实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制度化的重要发展趋势。以应用型研究为纽带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业型自治的重要实现形式。作为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视角看,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化既可指大学学术权力实践获得规则的保障、规范与认知的认可,并被逐渐视为当然而广泛接受的过程,也可指历经这种历时性过程后学术权力实践及相关互动关系所达到的一种确定状态或稳定秩序;学术权力制度化的意旨与目标在于权力实践的制度化,其实施涉及到结构、规则与活动三个方面;实施主体方面须充分发挥政府、教育家和文化等基本实施者的作用,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教育家型校长这两种关键"制度企业家"的能动作用;在实施路径方面,有必要统合基于回报递增的制度化、基于承诺递增的制度化和随着日益客观化而增加的制度化这样三种基本的制度化路向,齐头并进,以期获取最佳成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冰  高闯  
高技术企业集群是一种网络式中间体组织,其组织结构更多的表现为组织之间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信息关联关系。不同的信息关联形成不同的信息体制。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合约分为VC捆绑式治理合约、转换者式治理合约、主导企业式治理合约等三种典型形式,其治理合约的选择受制于信息体制的交易费用大小。信息体制有其特定的制度生存环境,并且具有不同的交易费用结构特征,必须使制度环境与信息体制相匹配。制度化关联与信息体制的耦合互动可以弥补组织信息体制内生的体制缺陷,降低总交易费用。制度环境的扰动和制度的历时关联影响治理合约的治理效率,治理合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袁方成   王丹  
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标准化是政府体系有序运作和推进基层有效治理的规范支撑。面对动态多变的社会现实,由科层理性驱动的标准化实践往往陷于治理目标失准、治理效能不彰的困境,这引发了基层治理的“再标准化”转向。本文从科层制政府理性禀赋的视角出发,构建“治理转向-理性拓展-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以浙西杭垓镇再造村级工程项目操作规范的行动为例展开分析,以探究政府理性与“再标准化”的逻辑关联。研究发现:基层政府主导的“再标准化”不仅将标准化视为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体,还能够兼顾科层管理的要求和社会治理的需要,整合正式规范和惯习经验。以此为基础,“再标准化”通过开放的标准设计、柔性的标准执行和适时的标准修正,重塑了契合基层现实的标准规范。从价值意蕴的丰富到基层的实践,“再标准化”实则是韦伯意义上的科层理性和基层社会治理理性的衔接与融合,是政府应对复杂场景并追求有效治理的复合理性特质的呈现。基于这一拓展了的理性禀赋,或可重新诠释基层政府的理性及其自主行动的逻辑,丰富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层治理图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雪园  闫广芬  
探索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化,对改革的健康发展及有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鼓励以及现实层面改革试点的实践,都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发现改革面临规制性层面法律制度的缺失与模糊、规范性层面配套标准的滞后与不足、文化—认知性层面价值追求的离散与冲突等制度化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单一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与"混合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的冲突与博弈。因此,推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向制度化,首先要通过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重构来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然后建构新兴制度逻辑的"合法性",实现制度逻辑的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杨  
在决战贫困背景下,社会组织应在贫困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然而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制度与行动间存在明显张力,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场域中仍然严重缺位。制度—关系—行为的制度化过程是解决社会组织参与困境的核心面向。政社关系与合作关系双重关系系统塑造和问题瞄准式公共产品与服务递送,是实现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制度规范化、持续化和再生产的关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甲凤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性利益"是组织起源与转型的驱动力。研究组织变迁要在一种宏大的权力关系网络中进行,既要承认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对组织变革行为的制约,也要关注组织行动者的创造性和能动作用。从大学科技园在中国的零星探索到在全国各大高校普遍扩散的情况来看,其制度化过程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的渐进式革新过程,其中有三个权力中心对大学组织变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合作体就是在这种制度性利益的建构中推动大学科技园实现了制度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荣  
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伴随着地方高校的"升格"、大学合并运动以及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都对高等教育结构重组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科高校转型议题开始进入公共政策议程。当务之急,需要促进本科高校转型从国家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安排走向制度性利益驱动下的高校自主变革,推动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制度的合法性建构。中国本科高校转型制度化的实现,归根到底需要通过规范性、规制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整体性重构,以破除高等教育场域中各权力中心对"应用逻辑"的"系统性偏见",实现社会制度逻辑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鹏  保继刚  
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是中国最典型的旅游资源之一。运用制度科层理论作为工具,通过对从化温泉水权变迁的个案研究,探讨了国有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变迁。研究发现,从化温泉依次经历了"国家代理制""国家-私企双轨制"和"地方政府专营制"3种温泉水权制度。温泉水的管理实体从模糊的国家代理人向明晰的地方代理机构转变。在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从"国家代理制"向"国家-私企双轨制"或"地方政府专营制"的转变过程中,科层体制下各级政府部门的政治协商是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交易成本,正是对政治成本的考量直接决定了国有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