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4)
- 2023(2397)
- 2022(1873)
- 2021(1722)
- 2020(1360)
- 2019(3104)
- 2018(2962)
- 2017(5233)
- 2016(2961)
- 2015(3562)
- 2014(3651)
- 2013(3483)
- 2012(3392)
- 2011(2956)
- 2010(3095)
- 2009(2698)
- 2008(2841)
- 2007(2841)
- 2006(2552)
- 2005(2054)
- 学科
- 济(9041)
- 经济(9036)
- 管理(6626)
- 中国(5326)
- 教育(4438)
- 地方(4212)
- 业经(3717)
- 文化(3711)
- 企(3701)
- 企业(3701)
- 理论(3699)
- 农(3678)
- 业(3670)
- 和(3006)
- 产业(2605)
- 方法(2428)
- 农业(2300)
- 教学(2177)
- 学校(2117)
- 学(2099)
- 发(2071)
- 市场(1999)
- 政治(1884)
- 建设(1867)
- 研究(1862)
- 思想(1860)
- 工作(1851)
- 文化产业(1767)
- 文化市场(1767)
- 思想政治(1764)
- 机构
- 大学(37648)
- 学院(37173)
- 研究(13721)
- 管理(11312)
- 济(10292)
- 经济(9829)
- 中国(9425)
- 京(9266)
- 范(9028)
- 师范(8985)
- 理学(8802)
- 理学院(8591)
- 管理学(8372)
- 管理学院(8251)
- 科学(8098)
- 教育(7961)
- 江(7316)
- 师范大学(7266)
- 中心(6568)
- 所(6394)
- 北京(6167)
- 州(5986)
- 职业(5961)
- 财(5784)
- 技术(5764)
- 研究所(5584)
- 院(5169)
- 省(4798)
- 农(4784)
- 业大(4296)
共检索到69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释元 谢翌 邱霞燕
基于文化本体论的思考,针对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浮浅"现象,审视当下对"学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理解的错位,对"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这两个概念进行重新辨析和关系梳理,反思概念本身导致的现实问题,指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把"学校文化建设"窄化为"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器物层面",忽视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层面"和整体性。"学校文化"理论旨在引领中小学校超越"器物装点"的学校文化建设,做有"意义之魂"的学校文化建设。
关键词:
器物本位 意义本位 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红艳
规范本位道德深受理性主义的影响,至今仍是主导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规范本位德育寻求道德规范的普遍性,过于倚重道德理性,易陷入知行必然合一等认知陷阱,在认识与实践中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弊病。道德规范的普遍性、强制性与个人道德发展的特殊性、自发性之间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综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等多学科视野,德育范式的重构在方法论上应以生态系统思维代替理性崇拜,在道德发展观上应以社会生态建构观代替线性发展观,在道德教育的主旨上应以育人为本位,即专注于学生发展。"育人本位"的道德教育要求建设道德学校、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拥有实践智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俊亮
当前,一些技工院校学校文化建设一般只注重学校布局、文化设施、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硬件环境建设以及校风校纪、办学理念、人际关系等非物化的学校软环境建设,认为校园内各种设施诸如雕塑、标语、文化宣传栏等一经设立,或校规、校纪、校训等内容一经颁布,文化建设就基本大功告成。而这些仅仅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没有上升到文化育人的高度。技工院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其根本目标是实现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睿 刘梦雪 史娅琪
与能力本位教育着眼于外部市场对劳动力能力需求来开发组织教学内容,进而采取机械式复制性的教育不同,可行能力本位教育注重兼顾人的内在价值及知识与技能的工具价值,注重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来扩展学习者可行能力集,继而扩展学习主体能动性,使其成长为一个追求理想生活的活生生的人,并初步形成了包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开发与组织、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及学习成果评价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框架体系。可行能力本位教育不仅在价值理念上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而且能为构建系统性协同的职业教育整体架构提供完整思路,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尊伟
美国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基础教育发生了几次重大的改革,正是由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教师教育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其中有两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即能力主义的基础教育改革和标准评价运动的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也由“能力本位”转变到“标准本位”模式。本文主要通过比较这两种教师教育模式,探讨美国教师教育的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涉及三个要素:一是需求驱动,即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是基于教师自身的兴趣与需求,它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二是专业合作,即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标志在于如何通过专业合作提升自身基于情景的专业知识和智慧,它揭示了教师知识是基于情景的,而情景知识的获得有赖于教师同伴为了实现知识共享而开展的专业合作;三是支持制度,即无论作为个体还是群体,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一种过程,需要学校建立一套支持的制度,以保障此过程是专业的、可持续的,它揭示了教师专业那种持续的发展过程有赖于专业的支持制度的保障。本文以上述三个普遍要素作为三个维度,试图建构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
学校本位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树生 李建军
学校文化不能忽视育人功能,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建设应以课程文化为核心。课程文化、交际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学校的文化系统。
关键词:
课程文化 学校文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闫艳
基于积极心理学基础上的幸福教育已得到广泛认同,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幸福教育。而幸福学校文化是建设幸福学校的核心,具有积极和健康、人性和德性、创新和实践、整体和稳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幸福学校文化的内容进行了解析:价值文化、主体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并以此作为幸福学校文化建设的着眼点进行建设策略的阐述,以及分析对这些要素建设过程中作用力的结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延龙
目前我国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即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拿来主义"、"肤浅的现象主义"、"物化主义"、"评比主义"和"简单等同主义"。学校文化建设要走出误区,必须认清误区产生的原因,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维度,找准学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关键词:
学校文化建设 误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吉标
在当前学校变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中,文化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升改造和建设新的学校文化成为很多学校的重要目标。但仔细考察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不难发现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口号式”的文化建设。通常只是打一个条幅、喊一声口号、贴两条标语,表面轰轰烈烈,有文化建设之名而无文化建设之实,这与其说是进行文化建设,不如说是自欺欺人的“作秀”行为。另一种可称为“庸俗的文化建设”。即学校外在层面的“文化粘贴”,进行所谓的校园“美化”、教室“装点”。这一类与其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培锋 张茂聪
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敞开了一片明亮的视野。本文借鉴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的思想理论,提出学校精神文化重建的价值转向和路径。我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调整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之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和教育人学的视界,立足师生生活,在生命体验中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精神文化。
关键词:
学校文化 精神文化 生命哲学 教育人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晓阳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 ,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 ,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 ,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 ,而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突破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框架 ,在新的哲学背景上构筑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态
关键词:
文化 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建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德显 韩彩虹
成绩本位教师文化指教师在以学生学习成绩为核心价值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师特有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社会学语境下成绩本位教师文化主要体现为师生交往中表层上的座位编排分类及深层上的师生互动的差异性。现代理性教育的理念、学校组织的价值取向和教师自身价值满足的需要是教师成绩本位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教师成绩本位文化的形成对师生关系有着消极影响,需要教师转换其教学思维以规避之。
关键词:
成绩本位 教师文化 师生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