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1)
- 2023(4755)
- 2022(3950)
- 2021(3953)
- 2020(3319)
- 2019(7815)
- 2018(8257)
- 2017(14241)
- 2016(8370)
- 2015(9458)
- 2014(9807)
- 2013(9092)
- 2012(8141)
- 2011(7325)
- 2010(7622)
- 2009(7231)
- 2008(7516)
- 2007(6909)
- 2006(6520)
- 2005(6092)
- 学科
- 管理(32001)
- 业(22813)
- 企(22290)
- 企业(22290)
- 济(21710)
- 经济(21663)
- 制(11816)
- 财(11421)
- 体(9262)
- 中国(8525)
- 理论(7461)
- 银(7233)
- 银行(7220)
- 务(7069)
- 财务(7031)
- 财务管理(7005)
- 体制(6886)
- 行(6823)
- 业经(6755)
- 学(6625)
- 企业财务(6607)
- 方法(6423)
- 农(6415)
- 教育(6341)
- 策(6064)
- 融(5723)
- 金融(5716)
- 人事(5581)
- 人事管理(5580)
- 度(5449)
- 机构
- 大学(104547)
- 学院(103857)
- 管理(39272)
- 研究(38079)
- 济(35137)
- 经济(33884)
- 中国(31958)
- 理学(30460)
- 理学院(30025)
- 管理学(29559)
- 管理学院(29288)
- 京(24744)
- 财(23065)
- 科学(23010)
- 所(20103)
- 江(19750)
- 农(18213)
- 中心(17813)
- 研究所(17798)
- 北京(16137)
- 范(16055)
- 师范(15853)
- 财经(15307)
- 州(15300)
- 省(15148)
- 技术(14399)
- 业大(14230)
- 农业(13999)
- 院(13945)
- 经(13733)
- 基金
- 项目(59908)
- 研究(47198)
- 科学(45733)
- 基金(39793)
- 家(34826)
- 国家(34441)
- 科学基金(28547)
- 社会(26326)
- 社会科(24628)
- 社会科学(24623)
- 省(24526)
- 教育(23753)
- 编号(20920)
- 划(20832)
- 基金项目(20259)
- 成果(19434)
- 自然(18011)
- 自然科(17514)
- 自然科学(17507)
- 自然科学基金(17179)
- 课题(16352)
- 资助(16275)
- 重点(13871)
- 年(13442)
- 部(13059)
- 项目编号(12860)
- 性(12624)
- 发(12344)
- 创(12150)
- 体(11943)
共检索到190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钢
学校发展面临着外部环境、任务和功能、管理对象等多方面的变化,要求从学校管理走向学校领导,确立"价值领导"、"团队领导"、"整合领导"等理念和模式,通过"治理"统整学校上下、内外关系和利益,使学校领导成为一种共同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
学校发展 学校管理 学校领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春庚
由于机械论范式的滥觞、教师仁爱心的缺失以及整体性思维的割裂,使得职校的课堂存在主体地位失衡、信息传递受阻、资源整合片面、课堂调控乏力、授教关系不顺等问题。在生态理念的关照下,可以从课堂的生命性,眼中有人;生活性,心中有术;生成性,教学有效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变革,构建生态课堂。
关键词:
生态课堂 课堂生态 生命 生活 生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岳伟 刘贵华
在机械论范式中,课堂是一个封闭的实体,课堂教学是一种追求确定性和践行程序化的技术操作。对秩序和确定性的迷恋使课堂的有机性被肢解,生命活力丧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进行课堂的整体性变革,即建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遵循生态规律、蕴含生态理念、彰显生态精神和体现生态气质的课堂。注重内在联系、强调整体关联、倡导动态生成、推崇多元开放是生态课堂的核心价值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环境、树立正确的课堂评价观、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师课堂调控能力是推进生态课堂建设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机械论范式 生态课堂 课堂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忠敬
变革的时代需要学校的变革,学校领导可以在个人、组织与系统三个层面引领学校的变革。个人层面的学校变革要求学校领导成为变革型领导、关系型领导和道德型领导;组织层面的学校变革要求学校领导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以学校发展规划为抓手全面推进学校变革;系统层面的学校变革要求学校领导处理好学校之间、学校与国家地方之间以及学校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关系,可采取的策略有区域联动、分权改革和家校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李伟胜 徐冬青
"新基础教育"研究以改变师生在校生存方式并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为宗旨,自1994年启动以来,历经5年的初期探索之后进入推广与发展性研究阶段,并于2004年开始展开成型性研究。在这十余年间,华东师大课题组与基地学校及上海市闵行区和江苏省常州市区域推广学校密切合作,对学校组织、课程与教学以及学校文化等展开了深入的革新。"新基础教育"研究不仅使实验学校获得了整体发展,而且其所形成的丰富经验和基于实践的鲜活理念也为全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期集中呈现"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阶段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所取得的成果,并选取部分学校探索实践作为链接,以飨读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庞庆举
当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创造性地落实"治理"理念。结合学校组织及其成员的特殊性,发现阻碍学校变革推进的瓶颈问题是运行重心太高、价值取向模糊、缺乏系统综合思维。为此,本文在理论上通过比较相关概念,进一步厘清"治理"的理念;在实践上,努力提炼当代学校变革走向治理的转化路径。最后指出,实现治理需要重心下移的运行方式、成人成事的价值取向和综合融通的思维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政涛
在“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概念应运而生。自此,学校层面上的教育实践与管理实践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成为一种“研究性学校变革实践”。一、此“实践”非彼“实践”这一概念的提出,其意义首先在于凸显了与以往实践的不同。同样是一种“实践”活动,如今的学校实践是研究性的和变革性的。它的基本特质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昱辉
2010年以后,在学校失信于社会、学生学力要求提升、教师工作日益繁重等背景下,日本政府提出团队学校构想引领学校教师组织变革。团队学校以专业、多元、开放、合作为基本特征,强调管理者权威、锥型组织架构、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参与,这些是相对传统教师组织的重要分野。教师人才的流失与浪费、封闭保守的组织观念、缺乏规范的协作机制、计划配置的人事传统是这场变革的最主要阻力。如何完备人才保障和开发机制、建立互尊互信的组织文化、完善沟通和协作机制、同时尽可能地规避教育不公则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瑾瑜
人类自从有了学校,教育也就有了专门施行的机构,并逐渐走向组织化、制度化、规模化、效率化和标准化的境地。但是,学校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也衍生出许多令人困惑与值得反思的问题,"学校繁荣,教育衰微"成为人们对学校的普遍批评。也就是说,学校本是专门专业的教育机构,但却时常会发生着"非教育"甚至"反教育"的现象。尤其是当知识教育、升学主义理念裹挟控制了教育的价值方向,许多学校迷失甚至偏离了其本来的运行轨
关键词:
学校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鹏 雍恒一 朱德全
本文通过自主开发《学校变革型领导行为效能测量问卷》并在江苏、湖北、重庆3省(市)展开调查,对学校变革型领导行为效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学校变革型领导行为、学校领导者、下属和学校特征变量都对学校变革型领导行为效能具有预测力,7个预测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727,决定系数R2=0.528,回归模型的整体性检验F=10.062(p<0.05),解释了52.8%的变异量。所以,学校领导者自身、学校系统和教育行政系统都需要采取优化措施以提高学校变革型领导行为的效能。
关键词:
学校变革型领导 行为效能 回归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芳芳
教师不仅是学校变革的经历者,更是变革的领导者。教师的领导力潜能是学校发展的巨大资源,是推进学校变革的催化剂。成功的学校变革需要全体教师共同构建,教师领导力的开发不仅能够改进教学实践,更是构建学校内部变革力量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
教师领导力 学校变革 关系领导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任友群
学校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就必须进行变革。校长、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媒体、教育管理部门、其他社会机构等都可以作为推动学校变革的力量。变革的难点在于观念和文化的变革。而借助特定的变革模型,利用信息技术能改变学校成员的行为, 进而改变其思维方式,形成反思的、合作的和基于充分信息进行决策的学校文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遵民 沈俊强
本文以我国政府在基础教育择校问题上的认识及政策演变作为切入口,同时对过去十年中始终纠缠在教育投入不足与治理教育乱收费的中小学择校政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视,以期能在此基础上就新的思维框架提出若干新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择校 教育均衡 公立学校体制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华 刘欣妍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特征初露端倪,表现为:管理走向法制化,大学运行的依据是联邦法律和大学章程;一长制与会议制相结合,校长直接管理学校,校全体大会和校学术委员会实施总领导;决策主体分散化,教师、学生、社会力量、外部主体开始参与学校管理;权力中心下移,系和教研室成为拥有一定自主权的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