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3)
2023(3927)
2022(3280)
2021(3464)
2020(2709)
2019(6225)
2018(6364)
2017(10096)
2016(6933)
2015(8099)
2014(8544)
2013(7425)
2012(7190)
2011(6539)
2010(6880)
2009(6077)
2008(6209)
2007(5937)
2006(5323)
2005(4985)
作者
(17114)
(14221)
(13907)
(13503)
(9061)
(6978)
(6608)
(5611)
(5423)
(5383)
(4991)
(4658)
(4544)
(4510)
(4417)
(4396)
(4329)
(4311)
(4141)
(4078)
(3851)
(3586)
(3523)
(3442)
(3264)
(3227)
(3185)
(3069)
(3024)
(2992)
学科
教育(20422)
(14818)
经济(14795)
中国(12276)
管理(12062)
(9328)
理论(9289)
(8768)
企业(8768)
教学(7182)
(7093)
方法(6313)
(4682)
研究(4482)
(4445)
思想(4258)
业经(4179)
政治(4163)
发展(4081)
(3958)
数学(3915)
思想政治(3910)
政治教育(3910)
治教(3910)
德育(3871)
(3859)
文化(3794)
数学方法(3709)
(3695)
学校(3601)
机构
大学(91778)
学院(85767)
研究(33544)
教育(30225)
(25415)
师范(25297)
管理(22735)
(22223)
(21093)
师范大学(20859)
科学(20379)
经济(20137)
理学(18846)
中国(18462)
理学院(18405)
管理学(17647)
管理学院(17431)
(16959)
(15540)
研究所(15242)
北京(15201)
技术(14685)
职业(14252)
中心(14192)
(12595)
(11902)
教育学(11605)
(11445)
(11227)
业大(10198)
基金
项目(49467)
研究(44544)
科学(39406)
基金(30588)
教育(30164)
(25649)
国家(25164)
社会(24246)
社会科(22422)
社会科学(22415)
成果(22384)
编号(21834)
(20827)
科学基金(20067)
(19965)
课题(18955)
(16925)
基金项目(14816)
规划(13635)
项目编号(13296)
重点(12852)
(12642)
(12574)
资助(12548)
(12098)
研究成果(11761)
(11662)
教育部(11539)
(11321)
(11288)
期刊
教育(52420)
研究(38191)
中国(30637)
(29117)
经济(29117)
学报(13987)
职业(12486)
技术(12177)
大学(12106)
科学(11665)
(10967)
学学(9354)
(9303)
管理(9027)
技术教育(8285)
职业技术(8285)
职业技术教育(8285)
农业(7524)
(6712)
论坛(6712)
图书(6622)
(6336)
高等(6189)
高等教育(5484)
成人(5425)
成人教育(5425)
书馆(5157)
图书馆(5157)
发展(5022)
(5022)
共检索到150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志勇  
学校教育是传递文化知识的活动,它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同时对提升民族个体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具有决定作用。然而,学校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文章在深入分析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及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强调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系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宏  王德清  
现代化是每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但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陷入现代性危机的境域,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功能缺失的事实。本研究构建了学校教育活动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联动共生机制,以链接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生态链出现的断裂,从而实现两者间和谐互动、持续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德   马圆圆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教育空间实践教育目标;教育空间是载体,通过教育技术的嵌入支持教育主体发展。然而,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场域重构面临学校教育空间去教育化现象、技术生态系统发展受限、教育主体技术素养与自觉传承意识薄弱等问题,需通过加强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师生自觉传承的责任意识、优化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空间建设等途径应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巧云   王星星   瞿连贵  
民族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乡村振兴背景下,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社区教育传承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功能。但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困境,需要我们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强化社区教育传承意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升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健全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优化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加强立法和行政指导,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赋能民族传统文化的社区教育传承与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娟  孟宪辉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作为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水之源、木之本作用。文章针对承德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种类和现状,提出了系列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举措,对目前我们建设幸福中国、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娟  孟宪辉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源泉,作为原生态的民族传统文化,它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水之源、木之本作用。文章针对承德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种类和现状,提出了系列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举措,对目前我们建设幸福中国、创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包蓉  谢荣幸  
本文首先对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和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性。研究认为:环境设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应确立以传统生态文化传承为重要目标的教学体系核心;地方教育机构应从组织机制、激励机制、分享机制和评价机制四方面保证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的传承;学校和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挖掘、课程体系搭建、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创新、本土化教材研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实现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承的整合。在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承的视域下,文章从观念、机制和实践三个维度构建了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体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玉峰  
学校各科教育都可渗透传统文化,但需"全息的浸润"。至于主阵地语文课,则应注意保持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可引导学生在博览基础上进行人物专题研究,以求"知人论世",择善而从,同时对本国文化保持温情与敬意。如此便可远离那些让学生思想贫乏、人格矮化、使人变得奴化愚昧或仅是为了牟利的"伪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国栋  巴登尼玛  
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对民族个体有着重要的教化与培育功能。通过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部构成与关系,以及它所面临的传承与发展困境,得出人才是制约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瓶颈,而这一问题要靠校园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先发展来解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井祥贵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存在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疏离的问题。要从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理论构建、课程体系打造、多元文化教师培养、差异性评价的实施、完善保障体系等方面着力,构建"种子式"传承机制,促进二者的融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司晓宏  
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连体关系。学校可以被看作是汇聚、承传、选择和创新文化的高级文化体。教育与文化的这种特定关系,决定了教育在我们今天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应该积极地发挥其重要的职能和作用。那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属性和我们目前的价值需要出发,教育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任务内容是什么呢?对此,本文欲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艺鸣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精神,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真挚情感,是现阶段高等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中存在着教师队伍建设不力、教学资源短缺、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促进高校民族传统音乐教学发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精神,成为广大民族音乐工作者和音乐教育领域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世琴  
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理念及其模式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识教育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是社会需求对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探索通识教育中的多元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要前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福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面临困境,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难题。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不同程度开展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也面临不少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群众要求将本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呼声和愿望日趋强烈。学校教育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在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大有可为,相关部门尤其是学校必须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璐琳  乔枫  
教育是最有生命力的减贫方式,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和机遇,能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脱贫攻坚起到积极的双赢作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在民族贫困地区具有特殊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本文以青海省热贡唐卡为例,详述教育精准扶贫对该地区脱贫攻坚和唐卡传承保护的重要机制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应加强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建设、增强个体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知、发挥文化企业的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精准减贫氛围,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