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12)
- 2023(3610)
- 2022(2907)
- 2021(3057)
- 2020(2382)
- 2019(5718)
- 2018(5809)
- 2017(9021)
- 2016(6387)
- 2015(7414)
- 2014(7678)
- 2013(6702)
- 2012(6415)
- 2011(6176)
- 2010(6713)
- 2009(5692)
- 2008(5848)
- 2007(5494)
- 2006(5146)
- 2005(4765)
- 学科
- 教育(19276)
- 济(15231)
- 经济(15212)
- 中国(11341)
- 管理(10708)
- 业(9924)
- 企(8785)
- 企业(8785)
- 理论(8256)
- 学(7668)
- 方法(6757)
- 教学(5963)
- 数学(5063)
- 数学方法(4916)
- 发(4396)
- 农(4099)
- 发展(3960)
- 展(3838)
- 业经(3829)
- 技术(3671)
- 研究(3609)
- 财(3593)
- 革(3457)
- 贸(3446)
- 贸易(3445)
- 思想(3436)
- 易(3340)
- 改革(3324)
- 高等(3296)
- 学校(3276)
- 机构
- 大学(91136)
- 学院(84158)
- 研究(35254)
- 教育(29788)
- 范(24606)
- 师范(24495)
- 济(23818)
- 管理(23589)
- 经济(22995)
- 京(21795)
- 科学(21637)
- 师范大学(20567)
- 理学(20193)
- 理学院(19736)
- 管理学(19107)
- 管理学院(18892)
- 所(18383)
- 中国(18129)
- 研究所(16973)
- 江(15192)
- 北京(14677)
- 中心(13507)
- 技术(13494)
- 农(12558)
- 职业(12472)
- 院(12434)
- 财(11642)
- 州(11422)
- 教育学(11327)
- 业大(10988)
- 基金
- 项目(51567)
- 研究(44204)
- 科学(42096)
- 基金(33849)
- 教育(29961)
- 家(29274)
- 国家(28892)
- 社会(24436)
- 科学基金(23290)
- 社会科(22788)
- 社会科学(22782)
- 省(21103)
- 划(20902)
- 成果(20590)
- 编号(20505)
- 课题(18422)
- 基金项目(16888)
- 年(15387)
- 自然(14024)
- 重点(13762)
- 自然科(13710)
- 资助(13704)
- 自然科学(13702)
- 部(13527)
- 自然科学基金(13463)
- 规划(13385)
- 发(12184)
- 教育部(12163)
- 性(12127)
- 项目编号(12071)
共检索到138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闫兵
竞争正逐步弥散在教育"场域"的方方面面,且无限制地扩张其"势力范围"。换言之,竞争已经和教育联姻同体、难舍难分。当学校教育活动时时处处被竞争渗透甚至肆虐时,天生携带"破坏性狂热"基因的竞争就极易产生"灵恶",而被竞争"附体"的教育亦容易"灵魂逸出"进而沦为浑噩之僵体。那么,教育作为世人眼中"神圣的净土"很可能成为被工具理性充斥的"竞技场"和"跑马地"。鉴于此,有必要从学校竞争"灵恶"的表征检视入手,对学校竞争的"灵恶"进行系统分析,揭露竞争"灵恶"的不良后果,以期为教育本真的价值取向正源。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竞争 灵恶 附体 超越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薛海平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年数据(CFPS 2012),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课外补习活动,发现来自较好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以及大中城市的学生更可能接受课外补习;重点校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可能性也更高;课外补习对学生数学成绩有提高作用,但对语文成绩的提高作用不明显。由此,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补习活动扩大了城乡和不同阶层义务教育学生获得教育资源和教育结果的差距,影子教育因此成为城乡和阶层差距在代际间维持和传递的一个重要通道,影子教育的社会再生产功能削弱了当前政府在学校教育中的公平政策中的努力成效,对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目标构成了严重挑战。面对挑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尹伟
竞争性道德教育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德育文化和教育智慧的产物,亦是工具理性在道德教育领域的反映,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道德本身理解的异化和窄化,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道德困境。主要表现为外部排他性竞争的张扬和内部个人主义的膨胀,不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养育和道德发展。因此,教育者应坚守学生立场,彰显道德教育应有的人文关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倡导道德教育的合格性评价,在道德中培养道德,在合作中培养合作,此乃为增强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一个基本方向。
关键词:
合作 竞争 竞争性道德教育 道德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胜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30号)提出,要推进以质量为导向的会计师事务所选聘机制建设,从源头有效遏制审计低价恶性竞争。在市场环境条件下,审计低价恶性竞争现象有存在的内在根源和外部土壤,其负面影响是十分恶劣的,需要各方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施策,从供给侧和需求端同时推进审计低价恶性竞争问题的综合治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洪庆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的竞争也经历了不同的导向阶段。如今,各界对于激烈的对抗竞争已有了比较清晰的看法,提倡企业间采取合作竞争。为实现企业的持久优势,理论界也提出了超越竞争的理论。本文尝试分析从对抗竞争到合作竞争再到超越竞争这一发展主线各个阶段的优劣。
关键词:
竞争 对抗竞争 合作竞争 超越竞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迎 马捷
一、引言被写入标准教科书的经济理论与鲜活的现实相比总是存在着差距。例如,根据传统理论,无论在哪一种市场结构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最优定价规则都应该满足价格不小于边际成本这一条件。但是,在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中,却存在大量国有企业竞相压价,最终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伟坤 周梅华
集群竞争分为恶性竞争和品牌竞争两种类型,在缺乏品牌支撑的集群结构情形下,会形成恶性竞争状态,恶性竞争会消除集群企业的内在激励,造成集群整体状况的破坏。在集群内具有品牌支撑的情形下,集群会形成品牌竞争的状态,品牌竞争能够驱动企业加强创新投入,提升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品牌竞争具有认知性特征,集群的市场共享、地理集中、社会文化特征等是驱动品牌竞争的重要要素。加强品牌建设是治理集群恶性竞争,形成品牌竞争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恶性竞争 品牌竞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洪
近年来,旅游宾馆市场频频爆发恶性价格竞争。以九寨沟为例,2001年价格竞争最为激烈的时候,三星级宾馆每天价格为50元,远远低于宾馆的成本价格。这种过度价格竞争不仅降低了旅游宾馆的整体经济效益,造成了旅游行业的经济困难,而且影响了旅游业整体接待质量,对旅游业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认真分析其成因,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对我国旅游宾馆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约翰.怀特 赵显通 杨杏芳
英国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个年轻人过上令人满意的生活并帮助他人达到这个目标。基于此,年轻人应当具有四项重要的个人素质:(1)个人成就,即他们能自由且全身心地投入到有价值的活动和关系中并取得成功;(2)社会与公民参与,即个人的成就和与他人打交道密切相关,学生应当诚实公正、善良和尊重别人;(3)为经济作出贡献,即年轻人应当具有进取心、灵活性、独立性、合作性和冒险精神等必要的品质,对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变化也有敏感性;(4)实践智慧,即年轻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判断力。为此,学校的课程设置须使学科教育与其他教学类型共同协作以符合整体目标。
关键词:
学校教育目标 有意义的生活 学校课程改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晓杰
一、功能与效应 “教育干什么”是教育功能问题,但它又包含着三个层面的问题:“教育应该干什么”、“教育能够干什么”、“教育实际干了什么”。由于没有区分三个层面的问题,人们常将功能、价值、作用、用途、效应或目的、目标并用,从而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笔者认为上述三个问题是不同的,应该区分开来。“教育应该干什么”是指对教育的价值追求,体现为教育目的、目标或期望,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诉诸规范或理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学光
鲁洁教授在《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上发表的《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一文中,深刻地揭示了长期以来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单纯适应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并同时提出和阐释了教育的超越本质以及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此文发表后,很快引起教育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姚霖
位育是旨在实现"安其所,遂其生"的教育,本土知识以其"人文性、授权性、境遇性"特征在位育教育理念下获得合法授权。学校本土性的丧失、教育目的的偏移、本土课程的缺失致使位育式微。学校教育应释放本土知识活力、树立位育教育理念、积极建设本土知识课程,促进本土知识传承,实现学校教育回归位育之道。
关键词:
位育 本土知识 课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栗洪武
教育产生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具有源于生活的品质,但作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积累和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又具有高于生活的品质。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生,学校教育不同于一般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通过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和环境等基本要素更加凸显。审视近代以来的教育思潮,应以"扬弃"的态度与方式对待传统教育及其思想,发挥教育特有的作用,平衡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注重传承与创新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学校教育的本质所规定的教育学意义。遵循并顺应这一本质属性及其教育学意义,是发展学校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生活教育 教育教学 社会实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杨可
"理性"的讲法可以表达多个概念,"非理性"的讲法也可以表达多个概念,研究理性或非理性教育首先要搞清这些概念。批评理性主义教育讲得最多的是"灵感"、"感情"和"意志"等问题。事实上,有些灵感有益,有些灵感有害。感情和意志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稍微认真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理性主义教育有一些新的认识。用非理性的方法进行教育会遇到很多困难,兼用理性和非理性的方法进行教育则会遇到更多困难。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实体世界 论证 抽象思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