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7)
- 2023(11753)
- 2022(9602)
- 2021(9235)
- 2020(7574)
- 2019(17430)
- 2018(17097)
- 2017(31778)
- 2016(18061)
- 2015(19879)
- 2014(19944)
- 2013(19263)
- 2012(18051)
- 2011(16495)
- 2010(16914)
- 2009(15315)
- 2008(15175)
- 2007(13839)
- 2006(12292)
- 2005(10985)
- 学科
- 济(75942)
- 经济(75862)
- 业(56114)
- 农(49256)
- 管理(42480)
- 方法(34535)
- 企(34436)
- 企业(34436)
- 农业(32913)
- 数学(31518)
- 数学方法(31293)
- 中国(23681)
- 财(21725)
- 教育(20598)
- 业经(20264)
- 学(14698)
- 制(14072)
- 发(13644)
- 技术(13480)
- 地方(13471)
- 农业经济(12373)
- 理论(12259)
- 收入(12249)
- 发展(11908)
- 贸(11843)
- 贸易(11839)
- 展(11786)
- 易(11561)
- 务(11453)
- 财务(11445)
- 机构
- 大学(254474)
- 学院(251102)
- 济(104379)
- 经济(102370)
- 管理(94273)
- 研究(86830)
- 理学(82707)
- 理学院(81815)
- 管理学(80445)
- 管理学院(79931)
- 中国(60624)
- 农(56647)
- 京(52404)
- 科学(49005)
- 财(47706)
- 农业(43010)
- 所(42576)
- 范(41694)
- 师范(41429)
- 中心(39979)
- 业大(39844)
- 研究所(38438)
- 财经(38285)
- 江(38114)
- 经(35262)
- 教育(34420)
- 师范大学(33684)
- 北京(32948)
- 经济学(32303)
- 州(29842)
- 基金
- 项目(167217)
- 科学(135479)
- 研究(130411)
- 基金(122800)
- 家(106029)
- 国家(104654)
- 科学基金(89937)
- 社会(84837)
- 社会科(80058)
- 社会科学(80035)
- 教育(66125)
- 省(65168)
- 基金项目(64342)
- 划(55840)
- 编号(54817)
- 自然(54686)
- 自然科(53487)
- 自然科学(53473)
- 自然科学基金(52589)
- 资助(49290)
- 成果(47306)
- 部(40768)
- 课题(38767)
- 重点(37831)
- 发(36825)
- 教育部(36034)
- 性(35506)
- 创(35467)
- 国家社会(35308)
- 人文(34264)
- 期刊
- 济(114674)
- 经济(114674)
- 研究(82705)
- 农(61679)
- 中国(56881)
- 教育(54447)
- 农业(41999)
- 学报(38206)
- 财(35195)
- 科学(35149)
- 大学(31689)
- 管理(29043)
- 学学(28697)
- 融(26268)
- 金融(26268)
- 业经(23975)
- 技术(22559)
- 财经(19459)
- 业(19354)
- 经(16608)
- 问题(16582)
- 经济研究(16511)
- 农业经济(14593)
- 农村(14369)
- 村(14369)
- 世界(13952)
- 版(13768)
- 职业(13039)
- 技术经济(11796)
- 经济问题(11576)
共检索到380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高彦彦
本文运用苏北农村农户层面的微观数据,并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户家庭特征,来估计农民的教育回报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联合劳动的特征导致农户收入贡献的不可分性以及家庭内教育投资具有正的外部性,使得个人教育投资回报小于家庭回报。然而,由于家庭内部更多成员的教育投资的外部性具有递减的特征以及婚姻市场存在的匹配现象,可能会出现由知识拥挤带来的教育投资过度问题。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家庭内成员的教育投资的确存在外部性;教育投资回报会随着受教育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农村婚姻中存在教育匹配效应;户主配偶的教育投资存在动态不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灵芝 黄悦怡 王雅鹏
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与教育投资和教育回报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三个研究假说,构建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模型和扩展的明瑟收入模型,并利用湖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投资受家庭经济特征的影响很小,受家庭人口数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优先给男性,且越高层次的教育这种倾向越明显;我国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平滑了大专以下层次教育回报率的差异,但大学阶段教育回报率高且不受地区收入差距影响;不同收入层次的教育回报率有显著差异,低等收入组的教育回报率最高,而中等收入组的教育回报率最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春芳 甘宇
使用1 559个农村家庭的样本讨论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发现: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子女人均家庭教育投资水平负相关。家庭年收入水平在本研究中未对家庭教育投资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建议在农村地区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地区人口质量,延续人口红利;另外,适当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生资助的力度,以有效降低农村地区教育代际传递的概率。
关键词:
子女数量 农村家庭 教育投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向国成 曾小明 韩绍凤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调查数据,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匹配估计量方法,考虑农村家庭异质性,试图更加准确地估计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平均水平来说,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使家庭人均收入提高10.6%: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收入效应最大,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正好相反。研究显示,传统线性回归方法由于忽略农村家庭异质性所导致的样本选择性偏差,高估了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收入效应,本文运用匹配估计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时磊
利用苏北农村家庭数据,检验政府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是否会因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证结果表明,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家庭消费支出,但对农民家庭教育支出和生产支出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意味着,在现有条件下,对农民家庭而言,家庭收入用于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的边际福利意义小于消费支出,农民家庭没有教育投资激励。农民家庭教育投资激励不足,可能是由于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所致,而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则是由一系列问题造成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教育回报率,提高农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红忠 连玉君
本文通过对湖北汉川的农户调查发现,单个家庭内部的剩余劳动力已经很少,但对于整个农村而言,还存在大规模以"剩余家庭"形式存在的家庭外部剩余劳动力。同家庭内部的单身剩余劳动力相比,以"剩余家庭"形式存在的家庭外部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已婚农民,外出打工的成本非常高,已婚农民退出或不参与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民工荒问题并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农户调查 剩余家庭 农村剩余劳动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虞楸桦 郭萍 余康
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源于人们寻求社会地位而消费储蓄的动机。本文利用2004—2012年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研究发现:在控制农村家庭纯收入后,收入差距对农村家庭服务性消费仍然有显著影响,基尼系数每下降0.1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增加23.7%。这期间基尼系数由0.398降至0.327,可以解释浙江省农村家庭服务性消费增加的8.13%。同时发现收入差距对农村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服务性消费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但对农村老年家庭服务性消费的影响却明显大于年轻家庭。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社会地位 家庭服务性消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奇 谢凯 秦芳 牛耕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是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及促进农村消费的重要措施。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城乡治理调查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将最近快递点到村委会的实际距离数据与家庭微观数据进行匹配,基于“快递下乡”工程这一政策背景,研究了农村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最近快递点到村委会平均距离每缩短1公里,家庭年消费平均提升约270.54元。机制分析发现,“快递下乡”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农村居民网络消费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改善农村流通体系、创新农产品销售方式增加农民收入,间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快递下乡”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享受型消费,有助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快递下乡”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的消费提升效应更大。本文研究表明,农村快递工程建设不仅释放了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也降低了区域间消费不平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语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通过Probit模型等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农户收入差距对其融资渠道选择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部分农户偏好从非正规渠道融资,但该群体的比重在逐年减小;农户所在地区收入差距越大,农户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渠道进行融资的现象越明显;随着社会资本的积累,农户选择从正规渠道融资的意愿会下降;中西部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以及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户在面临收入差距扩大时,更偏好从正规渠道融资。研究结论能够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服务更好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子成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迭代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其汇款对中国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非农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汇款只能部分补偿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外出前后家庭规模的变化,劳动力外出务工仍对农户留守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产生了正向影响。当前,在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的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输出地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思考和重视。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外出务工 汇款 收入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振东 惠宁
通过对陕西吴起县1105户农村家庭收入的调查研究发现,收入的非农化和多元化是拉动农村内部家庭收入差距的直接力量,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拉动收入差距的间接力量。因此,政府在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方面应该以提供获得多元化的收入机会和收入来源为着力点、帮助低收入家庭进行能力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创造能够提高家庭人力资本回报的环境,使农户拥有更广泛、更多元化地获得收入的机会、能力和方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苏静 肖攀 胡宗义
本文利用CFPS微观面板数据,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进行界定与识别区分的基础上,采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与社会资本都显著地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将显著增加农户家庭脱离收入、生活条件、机会贫困的概率以及家庭多维贫困缓解的概率,显著降低家庭陷入诸类贫困的概率。社会资本积累增加将显著增加家庭脱离相对收入贫困、生活条件贫困和机会贫困的概率,也将增加家庭二维贫困缓解的概率,同时显著降低家庭陷入相对收入贫困和生活条件贫困的概率。教育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仅对家庭二维、三维贫困缓解(收入为相对标准)正向统计显著,表现出相互强化的互补关系。未能找到社会资本缓解绝对收入贫困及其多维贫困组合的稳定的正向支持证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崔景华 李万甫 谢远涛
基层财政支出配置模式是影响低收入人群福利水平和贫困发生概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构建财政支出结构效应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面板Logistic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检验村财政各项支出项目对农村家庭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效应。全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村财政人均教育投资对农户的扶贫效应最大,其次是农业水利生产投资,而村财政对村民的转移支付和行政费用支出的减贫效应较弱,其中直接拨付给村民的支出助长贫困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反升。此外,村财政各项支出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年份具有显著差异,且随着家庭中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琼 刘国勇 程路明
基于我国新疆农村地区352户农户家庭内部的调查数据,探析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发生逻辑,以农地流转行为、农业禀赋、个体特征以及社会认知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农户家庭内农业代际传承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内农地流转行为会降低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家庭内耕地质量越好且种植经济作物会提高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农地确权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权益在初步强化阶段农户家庭内农业代际传承意愿较低,随着农地产权稳定性加强,家庭内务农人口参与农业生产越充分,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越高。因此,积极改变乡村整体环境,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体面的居所对提高农户家庭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职后学历教育的经济回报:基于甘肃农村教师劳动力市场的证据
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实证分析--基于CHNS农村样本数据的发现
农村家庭资产与消费:来自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
政治还是市场:农村家庭财富水平研究——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农业交易特性、组织行为能力与契约形式的匹配——来自2759个家庭农户的证据
家庭农场与农村老年人口照料贫困——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与家庭农场监测的经验证据
社会网络与农户借贷行为——来自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证据
林权改革与农户家庭收入:理论线索和经验证据
应该在哪里接受职业教育:来自教育回报空间差异的证据
教育回报与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性——来自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