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76)
2023(3511)
2022(2863)
2021(3077)
2020(2381)
2019(5431)
2018(5666)
2017(8462)
2016(6082)
2015(7159)
2014(7544)
2013(6539)
2012(6445)
2011(6006)
2010(6425)
2009(5614)
2008(5715)
2007(5588)
2006(5145)
2005(4815)
作者
(16051)
(13363)
(13100)
(12781)
(8378)
(6492)
(6206)
(5388)
(5141)
(5044)
(4699)
(4400)
(4386)
(4244)
(4206)
(4191)
(4149)
(4081)
(3910)
(3831)
(3686)
(3456)
(3334)
(3227)
(3126)
(3039)
(2975)
(2886)
(2857)
(2812)
学科
教育(19309)
管理(11982)
(11542)
经济(11523)
中国(11105)
(7719)
理论(7676)
(6905)
教学(6782)
(6260)
企业(6260)
(5074)
方法(4689)
(4228)
(4212)
发展(3887)
(3764)
(3612)
制度(3608)
研究(3539)
学校(3511)
数学(3504)
(3446)
(3441)
思想(3437)
数学方法(3321)
改革(3308)
政治(3304)
高等(3232)
学法(3213)
机构
大学(83339)
学院(76586)
研究(32545)
教育(29168)
(23027)
师范(22908)
(20998)
管理(20178)
科学(19731)
(19315)
师范大学(19081)
经济(18207)
中国(17778)
(16977)
理学(16390)
理学院(16014)
管理学(15348)
研究所(15321)
管理学院(15155)
(14875)
北京(14576)
中心(13982)
技术(13907)
职业(12965)
(11904)
(11485)
(11263)
教育学(11144)
(10020)
业大(10018)
基金
项目(43697)
研究(38974)
科学(34833)
教育(27593)
基金(26837)
(23000)
国家(22600)
社会(20404)
成果(19569)
编号(19078)
社会科(18823)
社会科学(18819)
(18298)
(18073)
科学基金(17726)
课题(17367)
(14984)
基金项目(12760)
规划(12033)
重点(11665)
(11607)
资助(11328)
项目编号(11276)
(10914)
(10828)
研究成果(10451)
教育部(10390)
自然(10155)
(10153)
自然科(9924)
期刊
教育(49630)
研究(34374)
中国(32068)
(27779)
经济(27779)
学报(12531)
职业(11914)
技术(11902)
(10792)
大学(10689)
科学(10438)
学学(8105)
技术教育(7970)
职业技术(7970)
职业技术教育(7970)
(7910)
管理(7779)
农业(7633)
(6178)
(6126)
论坛(6126)
高等(5596)
(5511)
成人(5096)
成人教育(5096)
高等教育(4954)
图书(4909)
发展(4607)
(4607)
(4350)
共检索到137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振成  
学校教育是伦理使命负载的,主要在于培育人的伦理意识、伦理精神和伦理能力,让人的内在世界获得相互确证、自我与他者伦理和谐、自我与普遍性伦理共识之间悦纳认同。伦理安全是学校教育积极有效作为的基本需要。然而,学校教育的伦理实体性正在稀薄弱化,个体自我出现"伦理失衡",人际伦理关系趋于紧张并出现"校园欺凌"、普遍性伦理共识凝聚与认同乏力等。因此,捍卫和建构学校教育世界的伦理安全体系异常迫切。坚持教育现场的伦理实体性匡正、观照学生自我世界的伦理完整、用伦理方式培育人际间的伦理和谐与包容性道德、凝聚普遍性伦理共识并转化为伦理力量是必要的尝试性努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裘指挥  张丽  
基于理性的学术自由是真正的学术自由。理性缺失造成学术自由的失范:过度干预学术自由导致学术责任失范、不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导致学术道德失范、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导致学术文化失范等。理性是学术自由的限度和保障,需要从学术自由的三重理性即学术责任理性、学术道德理性和学术文化理性三个维度分别明晰学术自由的目标限度、伦理限度和精神限度。政府、学术组织和学术人的理性是捍卫学术自由的核心元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谢贻富  
立足数据中心,奉行多快好省,专注数据保障﹑数据集联与数据应用。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推动下,每时每刻都产生着不同种类的海量数据。数据是有生命的,它应该有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既然存在海量数据,就应该有机构负责数据的收集汇总、管理运维、安全保障;同时,既然数据生命多种多样,且不知数据生命价值何在,就应该有机构负责对数据进行清洗筛选、挖掘分析、交换分享。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敏  高崇  
学校教育与农村伦理文化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调查发现,学校教育对促进农村伦理文化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发挥学校教育在农村伦理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有关各方寻求各种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汲安庆  
自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至今,人们对捍卫语文体性的呼吁从未中断过。然而,呼吁归呼吁,语文教育"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的跑偏现象依然荒谬却顽固地存在着。这无论是对语文学科的建设还是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以及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培育,都是极为不利的。鉴于此,重提语文体性的捍卫,并深入探讨如何捍卫的教育策略,以促进语文教育品质和境界的改善,便显得格外重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本文讨论"大学需要理性地捍卫"和"高等教育理论负有理性捍卫大学的责任"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本文认为 :教育实体是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的人文本性的实质是伦理实体 ,教育的人文使命是伦理解放 ,即造就“有教养的人”。性善 ,是教育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 ,也是实现教育伦理精神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向阳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过于强调纯技术特色和唯职业的教育观念,使得学生缺乏对技术进行多元性的思考。作者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对技术伦理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论述实施技术伦理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必要性,并对高职院校如何实施技术伦理教育提出若干思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继存  
教师不应把学校仅仅视为谋生的场域,更应将其视为塑造自己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塑造自我、追求卓越的伦理实体。学校只有真正成为伦理实体,教师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规定,从而为教师提供安身立命的基地和精神家园。学校伦理实体的建设应该在学校实体基础上进行,完全否定甚至推翻学校实体既有规章制度的做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在推动学校伦理实体建设的过程中,校长不仅要清楚地把握学校的性质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校伦理精神的典范,还要注意引导教师超越教室的阻隔,消除学科的偏见,使教师感受到彼此情理联系的价值和意义,开拓共同享有的伦理空间。为了在道德和伦理上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示范者,教师应该自觉地认识到他们作为教育者的道德角色和伦理责任,在伦理性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塑造和成就自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家年  李怀龙  李晓岩  
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富媒体化的教学模式和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等使之附有伦理愿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内容。"然而在网络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缺乏对网络教育中的伦理现象、行为和过程等系统化的研究和实践。本文首先提出了网络教育伦理概念并指出网络教育伦理的研究意义;然后,对网络教育伦理涉及的相关学科领域进行了论证和辨析;最后,从伦理学的视角对与网络教育伦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划分出网络教育伦理研究的三个层次以及相应的研究内容,为进一步开展网络教育伦理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晶  
在电商时代重塑食品物流链《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又捧红了不少美食,其中推荐的切糕在节目播出当晚,某网站就出售1900多笔。淘宝指数显示,每集节目中主推的商品,在节目热播的周五当晚,以及之后的周六周日,搜索量都会大幅上涨,随后又大幅滑落。巨大的销量背后,产品是否安全也对众多电商提出了另一个挑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薛宇峰  
我讲的题目是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主要是关于重新审视与反思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的问题。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争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现在存在一个理论误区。最近几年,有些学者关注和重新研究了这个老问题。但是,他们有一些研究结论是错误的,事实描述有些是不正确的,或者说片面的文献引用导致出现了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差错。我把主要的事实与观点表述一下。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有两种主要说法,分别被称为"标准版"和"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薛宇峰  
我讲的题目是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主要是关于重新审视与反思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的问题。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争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现在存在一个理论误区。最近几年,有些学者关注和重新研究了这个老问题。但是,他们有一些研究结论是错误的,事实描述有些是不正确的,或者说片面的文献引用导致出现了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差错。我把主要的事实与观点表述一下。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争论,有两种主要说法,分别被称为"标准版"和"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延明  
品读眭依凡教授新著《理性捍卫大学》,引起颇多思想共鸣。提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后的我国大学,人们自然会想到教育质量滑坡、学生道德式微、学术腐败滋生、大学生就业难、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我国大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和重视,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质疑和指责,大学发展俨然陷入迷茫期。曾经令人神往、仰望和崇拜的大学到底怎么了?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高教工作经历和高校管理经验的大学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班建武  
公民是基于权利的义务自觉承担者,其身份的核心要素乃在于权利与义务。在信息即现实的媒介社会,公民的权利表达由于建立在被操控的媒介信息基础之上,其权利不可避免地沦为了被媒介操控的对象。与此同时,现代媒介通过操纵各种符号,营造出指向个体欲望的诱人的"丰裕社会",将个体从对他者和社会的义务承诺中拉回自身,消解了个体承担公民义务的自觉意识。权利的被操控和义务的被消解,从根本上瓦解了公民身份。捍卫公民身份的完整性,一是要帮助个体通过多角度的识读媒介信息,使其从媒介信息的操控中解放出来;二是要帮助个体认识和洞悉媒介信息所包含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控制,从而克服自我欲望的局限而走向对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深切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