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6)
2023(3282)
2022(2576)
2021(2739)
2020(2134)
2019(4920)
2018(4987)
2017(6535)
2016(5216)
2015(6270)
2014(6558)
2013(5257)
2012(4855)
2011(4626)
2010(4969)
2009(3947)
2008(3805)
2007(3649)
2006(3360)
2005(3131)
作者
(12075)
(10057)
(9981)
(9721)
(6420)
(4812)
(4639)
(4177)
(3976)
(3888)
(3516)
(3460)
(3298)
(3291)
(3279)
(3241)
(3206)
(3082)
(3077)
(2924)
(2814)
(2715)
(2671)
(2510)
(2399)
(2291)
(2276)
(2203)
(2174)
(2156)
学科
教育(21388)
中国(11211)
教学(8953)
理论(8182)
管理(6226)
技术(5613)
(5545)
研究(5291)
学法(5037)
教学法(5037)
(4947)
经济(4947)
(4709)
学理(4546)
学理论(4546)
(3862)
高等(3841)
改革(3827)
(3647)
学校(3622)
思想(3577)
(3564)
企业(3564)
发展(3481)
政治(3451)
(3382)
(3356)
思想政治(3323)
政治教育(3323)
治教(3323)
机构
大学(61432)
学院(57522)
教育(29762)
研究(25977)
(21194)
师范(21079)
师范大学(17386)
科学(16276)
(15862)
技术(15059)
职业(14704)
(13364)
研究所(12283)
管理(11929)
教育学(11434)
(11430)
北京(11387)
中国(10476)
职业技术(10153)
(10039)
中心(9956)
理学(9797)
(9625)
理学院(9506)
经济(9362)
技术学院(9130)
管理学(9064)
(9037)
管理学院(8906)
(8821)
基金
研究(35483)
项目(35111)
科学(28038)
教育(27161)
编号(18167)
成果(18141)
课题(17859)
(17713)
基金(17709)
(17131)
社会(16095)
(15667)
社会科(14781)
社会科学(14779)
(14766)
国家(14428)
规划(12053)
科学基金(10756)
(10707)
项目编号(10394)
重点(10191)
研究成果(10141)
年度(9826)
(9793)
(9441)
(9222)
(8785)
(8773)
(8744)
阶段(8717)
期刊
教育(55210)
研究(29758)
中国(29256)
职业(14626)
技术(11978)
(11191)
经济(11191)
技术教育(9673)
职业技术(9673)
职业技术教育(9673)
学报(8690)
(7685)
大学(7680)
(7418)
论坛(7418)
科学(7164)
高等(6861)
成人(6070)
成人教育(6070)
高等教育(5861)
农业(5730)
(5391)
学学(5126)
科技(4862)
职教(4717)
管理(4675)
发展(4319)
(4319)
比较(3694)
教研(3568)
共检索到104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光才  
从微观层次的活动与实践角度审视,教育、科技与人才的关系内涵主要关涉教育的科技人才培育功能,但它不是教育活动的全部,学校教育也不可能直接产出科技人才,而是关照人的潜质发掘,依其禀赋、志趣和偏好通过个性化和差异性的教育,为社会提供大批多样化的潜在人才。因此,让学生在不同阶段教育中贴近生活与工作世界,理解科学与技术内涵,结合个人潜能与发展需求,自觉投身于STEM领域的学习,这是沟通教育与科技的基本路径。学校教育关注所有而不是少数人群的才智训练,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需要重视机会均等前提下个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发展,并营造健康的人才与教育文化氛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平  马力  
采用文献综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战略科技人才具有学识广、工作专注、品行优、使命感、战略思维5个主要特质。然后基于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16份样本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建模(PLS-SEM),进行路径仿真,探讨了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对战略科技人才特质的影响机理,共确定了22条培育战略科技人才的路径,在反映出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严峻形势的同时,又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一定理论指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辑芳  
论述了对科技信息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分析了科技信息人才队伍及科技信息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加强科技信息人才培育工作的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海燕  
科技人才的口才培养孙海燕近几年,一些以驾驭了图表、数字这些工程师的语言而自居的清华学子们,也许吃够了说不出口的苦,对口才越来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对口才的需要,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清华大学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不管将来培养的人是进行科学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图式作为人的心智结构,既是个人基于过往经验学习新知、适应环境乃至安置自我与世界交往的依凭,又是个体认知与行为刻板化风格、陈旧观念和偏见与成见产生的原因。图式与个体人格存在关联,但主要源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在特定文化与制度环境中,人们的图式具有共性,即集体心智结构,它会以外在力量对个体心智结构产生固化效应。学校教育教学既是利用图式获取新知的过程,同时也是心智结构的建构过程。在一个由考试与选拔制度主导的教育文化与制度环境中,集体心智结构的功利取向往往会强化个体图式的固化与封闭,从而失去它必要的弹性。这极不利于开发创新品质所需要的才智与智慧,抑制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突破当前社会创新活力不足、拔尖创新人才匮乏的困境,在于实现由集体性、无差别的教育向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转型。否则,将难以应对数字智能时代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环境带来的挑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奕涛  柯森  
"亚洲素养"是澳大利亚面向与融入亚洲重要的政策议题和政策术语。在亚洲世纪的到来对澳大利亚的发展战略抉择产生深远影响的背景下,亚洲教育基金会发布了《什么起作用》系列研究报告深入研究学校教育在培养"亚洲素养"公民中的重要角色,明确了学校培养"亚洲素养"所涉及的政策设置、教学方法创新、教师教育、国际合作及创建亚洲素养需求等关键要素,为学校教育培养"亚洲素养"提供了行动框架。这一框架反映了澳大利亚增强对亚洲的认知与理解、构建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的重要教育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晓鸣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国已确立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国大学能否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之所系。在世界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名单中,尚未看到新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名字,这使人们常常发问: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是否具有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卓宝  
理工大学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教学原则●李卓宝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技人才的质量关系到兴国任务的实现和现代化建设的前途。理工科大学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主要基地,作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还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中国来说,高等学校培养的科技人才怎样培养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日锦  
安徽省行知学校位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学校依托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与文化大发展的需求,开办地方特色专业——徽雕艺术,与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中国歙砚协会合作创立歙县徽雕艺术学校,牵头成立"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并成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全国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兴国  
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就是高级科技人才正在成为人才资本。许多知名企业都建立了核心科技工作团队,将其视为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构成企业发展动力的最重要的资本。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公司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过去在公司占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段世德  
科技金融是第一生产力和现代经济核心的结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动力,人才是科技金融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关键。科技金融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素质、业务素质、沟通素质、道德素质,需要长期培育和市场实践打磨才能形成。我国科技金融人才的培育受传统教育体制和培育模式的影响,存在人才属性把握不准、成长规律认识不清、培育组织模式不新、职业道德教育不强的问题,制约了人才素质的提升。要从建立科技金融人才培育制度、以市场导向组织人才培育、组建人才培育的社会网络、兼顾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教育、强化职业道德等方面优化人才培育,提升我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薛金锋  李国杰  王丹丹  王娟  吴丹  
采用综合素质为研究对象,以探求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一般的素质结构。运用层次分析研究方法,论述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构成的七个因子,即知识体系、思维结构、个性品质、创新能力、竞争意识、责任心、实践能力。并从构建博、专结合的知识体系、培养多元思维优化创新力、塑造积极的个性品格、强化实践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培育的途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段世德  
科技金融是第一生产力和现代经济核心的结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动力,人才是科技金融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关键。科技金融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素质、业务素质、沟通素质、道德素质,需要长期培育和市场实践打磨才能形成。我国科技金融人才的培育受传统教育体制和培育模式的影响,存在人才属性把握不准、成长规律认识不清、培育组织模式不新、职业道德教育不强的问题,制约了人才素质的提升。要从建立科技金融人才培育制度、以市场导向组织人才培育、组建人才培育的社会网络、兼顾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教育、强化职业道德等方面优化人才培育,提升我国科技金融人才质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潘承烈  
领导应鼓励部下勤于思考,敢于表达自己想法,这样的氛围既有利于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更好地了解与沟通,更能形成一个单位生气勃勃的活力。在广播里,我们有时可听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大意是:一个孩子问妈妈:天上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妈妈让孩子自己回答。孩子说像一支弯弯的香焦。妈妈说这很好啊。然而孩子有点委屈地说":可是老师说我错了。老师说,书上正确答案应该是像小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季  
学校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李季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增强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公民意识培养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公民意识培养的现实意义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