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9)
- 2023(15577)
- 2022(13034)
- 2021(12343)
- 2020(9903)
- 2019(22686)
- 2018(22393)
- 2017(41627)
- 2016(23076)
- 2015(25813)
- 2014(25892)
- 2013(24914)
- 2012(23236)
- 2011(21026)
- 2010(21020)
- 2009(18838)
- 2008(17914)
- 2007(15924)
- 2006(14151)
- 2005(12562)
- 学科
- 济(96126)
- 经济(96037)
- 业(60810)
- 管理(51862)
- 农(51761)
- 企(37856)
- 企业(37856)
- 方法(35356)
- 农业(34547)
- 中国(32647)
- 数学(30806)
- 数学方法(30365)
- 地方(29878)
- 业经(25543)
- 教育(22290)
- 财(19682)
- 发(18646)
- 学(18560)
- 制(16831)
- 理论(15722)
- 贸(15550)
- 贸易(15537)
- 技术(15228)
- 易(14993)
- 发展(14951)
- 展(14823)
- 环境(14724)
- 地方经济(14462)
- 银(13743)
- 银行(13730)
- 机构
- 学院(309802)
- 大学(305984)
- 济(123599)
- 经济(120828)
- 管理(114999)
- 研究(109654)
- 理学(98968)
- 理学院(97748)
- 管理学(95942)
- 管理学院(95318)
- 中国(78652)
- 科学(65967)
- 京(65387)
- 农(64907)
- 所(53782)
- 财(53356)
- 江(52535)
- 范(52330)
- 师范(51928)
- 中心(51828)
- 农业(49128)
- 业大(48855)
- 研究所(48777)
- 师范大学(41950)
- 财经(41497)
- 北京(40608)
- 州(39414)
- 院(39165)
- 教育(39145)
- 经(37831)
- 基金
- 项目(210060)
- 科学(167526)
- 研究(162775)
- 基金(148182)
- 家(127402)
- 国家(126066)
- 科学基金(108595)
- 社会(103039)
- 社会科(97075)
- 社会科学(97053)
- 省(87658)
- 教育(79290)
- 基金项目(78580)
- 划(72297)
- 编号(69168)
- 自然(66705)
- 自然科(65115)
- 自然科学(65101)
- 自然科学基金(63874)
- 资助(58259)
- 成果(56434)
- 发(51732)
- 课题(50182)
- 重点(48504)
- 部(47349)
- 创(44181)
- 发展(41909)
- 国家社会(41215)
- 展(41195)
- 创新(40977)
共检索到481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敏 高崇
学校教育与农村伦理文化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调查发现,学校教育对促进农村伦理文化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发挥学校教育在农村伦理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有关各方寻求各种有效路径。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农村 伦理文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哲远 戴韫卓 沈志勤 张佳
农村居民点土地合理利用初步研究——以浙江省部分县市为例赵哲远戴韫卓沈志勤张佳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农户建房用地缺乏合理规划和严格管理是目前耕地减少的一项重要因素,而提高农村居民点存量土地利用率,控制农村居民点建设增量土地,将有助于促进耕地保护政策在广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哲远 戴韫卓 沈志勤 张佳
农村居民点合理用地探讨以浙江省部分县市为例赵哲远戴韫卓沈志勤张佳农村居民点(下称农居点)分布面广,其建设是耕地减少的一项主要因素,而提高农居点存量土地利用率,控制农居点建设增量土地,将促进耕地保护政策在广大农村的落实。笔者以浙江省部分县市的农居点用地...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晓斌 蒋一之 郑报
农村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保障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实践,具有明显的公共服务特征,其中涉及许多伦理问题。因此,从社会保障伦理的视角来探索这个实践问题,有益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安排与设计更加平等、公平,并充满德性。这也是对制度本身内涵的伦理追求、道德原则和价值判断。以浙江省16县市区的调查为基础,明确了农村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儿童幸福和发展",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基础上,侧重公平;在兼顾均衡与优质的基础上,侧重均衡;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相结合,并落实补偿性原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月飞 张伦
本文主要运用DEA模型,利用2005-2009年的数据对浙江省县域金融支农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农贷款的效率与金融要素的投入有关,县域金融对"三农"支持倾斜政策所产生的效率较为显著,金融资源投入要素的配置更趋合理,规模效率逐步提高,但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金融支农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菡
本文利用浙江、安徽两省四县479农户的调查样本数据,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地经营与农地流转的现状,总结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差别,不同地区的农地流转率、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农地规模经营程度均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地区差异 市场化 规模经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苹
"十五"期间,浙江省农村幼儿教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民办幼儿园比例大,办园水平总体偏低,教师素质亟待提高。对此,应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促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公立化;加强对农村各类幼儿园的扶持与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待遇,加强职后培训与交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
关键词:
浙江省 农村幼儿教育 农村幼儿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士茹 伍婷
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不同区域人力资本的差异造成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文章选取人力资本总量、人力资本质量、人力资本投入的三大指标,全面比较安徽省与浙江省的人力资本差异,同时探析安徽省与浙江省自然与经济现状差距悖论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质量与能力的差异化。因此,必须通过构建现代教育战略体系,创新人才引进体系,重塑人力资源能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四大渠道,推动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 差异 人力资本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珊 奚星伍 冯厚启 殷秀文
本文针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面临的困惑和诉求,剖析了我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实践案例,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根本,从扩大适用范畴、明确空间范围、强化审批依据、规范办理流程、完善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的优化策略,旨在助力规划许可制度的完善与提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伟玮 闵庆文 白艳莹 刘某承
随着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被FAO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这一世界级的品牌对当地农村社区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区龙现村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当前龙现村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不断完善保护和发展规划、加强宣传教育、平衡传统农业保护与产业化发展、适度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及加强遗产地政策和资金保障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永博 沙润 梁幸平
当前,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分化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在借助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环境利益以及价值观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社会分化加剧不仅影响着当地的社会和谐,而且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解旅游业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文章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桂林恭城县红岩村进行了细致调研,分析了案例农村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并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方法对案例农村不同社群间的利益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得出了结论,并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村社会整合提供了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递增,其子女已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留守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解决的办法须多方协作,但学校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当前农村学校在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所以理性反思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探寻出一条创新的路径,将有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彩瑶 任燕 翟郡 孔凡斌
【目的】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现代产业体系的背景下,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机制,为森林资源富集地区制定数字赋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浙江省山区26县2001—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数字乡村建设水平,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量化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 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县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呈增长态势,其中跨越发展县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高于生态发展县;林业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区域间差异明显且两极分化较严重;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小幅上升,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波动上升。2)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升级,即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高级化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3)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技术赋能、劳动力赋能和治理赋能等路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升级。4)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同时对邻近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结论】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县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状况向好,技术应用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数字乡村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各县域单元需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从创新技术运用、大力引进人才、提升林业部门生态治理能力和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发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山区县林业产业发展升级,打造数字赋能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建锋
文章采用市场调研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需求倾向以及消费市场状况,结果表明,样本区域内的互联网金融需求倾向有显现态势,其消费市场不断拓展。之后,文章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了农村互联网金融需求倾向对农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互联网金融需求倾向的提高,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