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8)
- 2023(11283)
- 2022(9496)
- 2021(9210)
- 2020(7623)
- 2019(18089)
- 2018(18187)
- 2017(33392)
- 2016(18580)
- 2015(20639)
- 2014(20508)
- 2013(19018)
- 2012(17168)
- 2011(15367)
- 2010(15159)
- 2009(13211)
- 2008(12729)
- 2007(10722)
- 2006(9344)
- 2005(8164)
- 学科
- 济(70318)
- 经济(70245)
- 管理(47567)
- 业(41125)
- 企(35014)
- 企业(35014)
- 方法(32098)
- 数学(28855)
- 数学方法(28389)
- 中国(22265)
- 教育(21122)
- 财(17963)
- 农(16434)
- 业经(14149)
- 理论(14142)
- 制(13800)
- 地方(13570)
- 学(13142)
- 务(10846)
- 财务(10795)
- 财务管理(10768)
- 技术(10696)
- 农业(10676)
- 企业财务(10259)
- 体(10196)
- 教学(9998)
- 贸(9779)
- 贸易(9776)
- 易(9438)
- 环境(9347)
- 机构
- 大学(237498)
- 学院(232053)
- 济(90917)
- 管理(89238)
- 经济(89012)
- 研究(78308)
- 理学(77587)
- 理学院(76671)
- 管理学(75072)
- 管理学院(74575)
- 中国(53854)
- 京(53139)
- 科学(44712)
- 财(43664)
- 范(40301)
- 师范(40043)
- 中心(36610)
- 所(36315)
- 教育(35811)
- 江(34753)
- 财经(34446)
- 北京(34291)
- 师范大学(33240)
- 研究所(32922)
- 经(31638)
- 业大(31148)
- 农(30281)
- 院(29187)
- 经济学(28312)
- 州(27068)
- 基金
- 项目(160928)
- 科学(130375)
- 研究(125345)
- 基金(116304)
- 家(99422)
- 国家(98472)
- 科学基金(86546)
- 社会(79059)
- 社会科(74772)
- 社会科学(74755)
- 教育(66103)
- 省(62490)
- 基金项目(61412)
- 划(55611)
- 自然(54752)
- 自然科(53502)
- 自然科学(53491)
- 自然科学基金(52503)
- 编号(52097)
- 资助(46741)
- 成果(43020)
- 课题(38598)
- 部(38016)
- 重点(37364)
- 发(35337)
- 创(34554)
- 教育部(34074)
- 国家社会(32199)
- 人文(32055)
- 创新(31999)
- 期刊
- 济(94110)
- 经济(94110)
- 研究(79174)
- 教育(58944)
- 中国(53727)
- 财(34693)
- 管理(32257)
- 学报(29923)
- 科学(28724)
- 技术(26129)
- 大学(25700)
- 农(24742)
- 学学(22321)
- 融(18870)
- 金融(18870)
- 农业(16829)
- 财经(16661)
- 职业(15314)
- 经济研究(15211)
- 业经(14656)
- 经(14407)
- 问题(12346)
- 统计(11427)
- 发(11319)
- 理论(10857)
- 技术教育(10330)
- 职业技术(10330)
- 职业技术教育(10330)
- 技术经济(10215)
- 坛(10086)
共检索到349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哈巍 余韧哲
近年来国内关于学校质量资本化的研究不断涌现,但这些研究都未能很好地解决学校质量与房价之间的内生性。本文结合了北京市义务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外生政策冲击和边界断点回归这两种策略,估计了"学区房"的溢价,考察了薄弱小学质量提升的货币价值。研究结果发现,对于2014-2016年间改革的薄弱学校,其服务范围内的房价平均只提升1.2%,且这一提升效应在学校宣布改革至少一年之后才得以显现。但是对于第一批实施改革的小学和60平米以下的小户型房屋而言,这种价格传导机制更加明显而且更加迅速。这意味着此次改革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骥
随着近年来学区房房价的不断走高,有关教育资源与房价之间的实证研究也逐步升温。本文基于现有研究,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基于Hedonic模型的配对回归方法,结合中国住房市场化改革,将二手房市场上的商品住宅和非商品住宅进行了区分,通过实证模型的比较后指出,假如不对这两种住宅类型进行区分,将会造成溢价结果的低估。论文的估计结果是,相对于非重点小学,北京市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溢价达到24.3%。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骥
随着近年来学区房房价的不断走高,有关教育资源与房价之间的实证研究也逐步升温。本文基于现有研究,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基于Hedonic模型的配对回归方法,结合中国住房市场化改革,将二手房市场上的商品住宅和非商品住宅进行了区分,通过实证模型的比较后指出,假如不对这两种住宅类型进行区分,将会造成溢价结果的低估。论文的估计结果是,相对于非重点小学,北京市重点小学的学区房溢价达到24.3%。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梅应丹 文新锐 巫佳潞
本文利用北京市2015—2018年2765个小区的房屋购买和租赁的动态面板数据建立特征价格模型,利用固定效应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六个主城区小学教育质量差异对周边学区房的溢价效应。结果显示,房屋购买和租赁对学区房溢价存在差异,且不同教育质量的小学溢价程度各不相同。房屋的购买溢价在2.8%~15%范围之间,而租赁溢价在-7.4%~10.6%范围之间。据此认为,政府应根据城区教育水平的差异性增加城市基础教育供给、提升基础教育资源,并且持续推进"租购同权"政策,尽可能达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目的。
关键词:
学区房 溢价效应 特征价格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哈巍 靳慧琴
随着国家收紧"就近入学"政策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质量的持续诉求,从择校到择房,教育质量"资本化"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教育质量"资本化"研究集中于解决学校质量的内生性问题,国内外对于解决学校质量的内生性问题的方法相对成熟,但在衡量学校质量上,国内研究大多选择主观的学校质量指标,客观的投入变量指标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北京市2015年城四区二手房的交易数据和2014年小学经费支出的数据,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指标衡量学校质量,更细致全面地讨论学区房的溢价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教育质量的"资本化"主要由主观的学
关键词:
学区房溢价 教育经费 教育公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煜 崔娜娜 沈体雁
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区房"炙手可热的背景下,本文利用2016年北京市六环内6235个二手房小区住宅均价数据,分别使用特征价格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对比测度了学区房的教育溢价。研究表明:住房价格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效应,传统的特征价格模型忽视了这一空间效应,导致高估了教育的溢价程度;不同等级教育资源对住房价格的空间溢价明显不同,市重点学区房的教育溢价程度远高于区重点和普通学区房的教育溢价程度。
关键词:
学区房 教育溢价 特征价格模型 空间计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哈巍 吴红斌 余韧哲
基于北京市城六区二手房的重复截面数据,本文估计了重点小学对应的学区房相对于非学区房的溢价。混合OLS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房屋特征、楼盘特征、行政区划和区位指数等特征的情况下,市重点和区重点学区房分别比非学区房的出售价格高出18.4%和5.4%。这种"以房择校"式的就近入学只是将择校费转移到了学区房的价格上,而且可能加剧不同社会阶层在空间上的"居住群分效应"。打破这一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的均衡,缩小不同学校在质量上的差距。
关键词:
学区房 义务教育 公共品资本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舜 陈建伟
在当前义务教育资源供给趋向公平、地区及学校间教育差距有所缩小的背景下,我国"学区房"溢价却呈愈演愈烈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资源分布最具代表性的区县为例,在考察"学区房"溢价水平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将义务教育资源竞争程度、家庭财富不平等程度和经济增长等作为内生变量,构建联立方程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家庭财富不平等程度和义务教育资源竞争程度对"学区房"溢价水平变化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且前者的相关性要显著高于后者,家庭财富不平等的加剧是近年来我国"学区房"溢价水平扩大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芮源 陈正东 焦杨
目的是通过分析改革前后医院医疗服务治疗、工作量、药占比、收入及结构等数据,探究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某三级医院产生的影响。方法是收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后的相关数据,对医疗服务质量、工作量、药占比、收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院运营指标影响明显,医疗服务量方面:门急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次有所提高,分别增加15.02%和35.38%;医疗收入较改革前增幅25.62%,药品收入有所下降,中医治疗收入增幅明显;药占比有所下降,门诊、住院药占比分别下降7.48和7.18个百分点;检查人次增长幅度较大,门诊较住院增幅更为显著。结论为北京医改政策可能会对医院产生深远影响,医院应发展特色学科,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患者,提升专业水平,拓展周边业务。
关键词:
医药分开 三级医院 运行分析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胡婉旸 郑思齐 王锐
中国城市居民只有在学区中买房(而非租房)才能享有学区内小学的入学权。本文借助"租买不同权"的入学制度,以及学区房与相邻非学区房的配对回归,更好地处理特征价格模型中的遗漏变量,精确测度优质教育资源的隐含价格。结果表明,2011年北京重点小学学区房的溢价约为8.1%。将基础教育资源与住房租买形式挂钩的制度安排,是中国城市居民过度偏好住房自有的重要原因之一,会扭曲居民住房选择和资源配置,造成优势区位房价过高。
关键词:
学区房 租买不同权 配对回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童健 岳童 张聪
北京市多校划片政策推动了教育资源配置改革,对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聚焦北京市A区的改革试点,基于学区房市场竞争模型与双重差分法,分析多校划片政策对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果,并进一步探究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多校划片政策产生了“优质教育选择空间放大”和“优质教育获取机会增加”的双重均等化效应。从家庭特征、施策环境与政策细则等多角度剖析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后发现:第一,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多校划片政策的教育均等化效应越显著,而家庭教育选择“逐优偏好”的路径依赖决定了多校划片政策效果与学校教育质量变化幅度正相关;第二,在优质学校相对集聚的片区,多校划片政策的教育均等化效应较弱;第三,在“先单后多”的多校派位规则下,优质学位的稀缺程度也会进一步影响政策效果;第四“,双减”与“公民同招”等政策与多校划片政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揽子政策,展现出了较强的协同有效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书铎 马晓晨 袁蓓蓓 徐进 方海 刘晓云 孟庆跃
目的:评价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大型检查设备使用情况的影响,为大型检查设备的合理使用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医改监测数据分析改革前后二三级医疗机构CT和核磁共振使用量变化情况,并利用间断时间序列回归分析改革对CT和核磁共振使用量的影响。结果: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一年以来,二三级医疗机构CT和核磁共振检查人次明显增加;以三级医院核磁使用情况为例,改革后三级医院每百诊疗人次核磁检查人次数与改革前一年相比上升35.71%,每百出院人次核磁检查人次数与改革前一年相比上升15.11%,间断时间序列回归结果显示,改革使得三级医院核磁检查人次数明显增加,并且在增加的基础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同时发现,改革前药占比高的医院与药占比低的医院相比,在改革后CT检查人次的增幅更大。结论:改革使得大型检查设备使用率明显增加,需要警惕大型检查设备过度利用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行为监督,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大型检查设备 合理使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文娟 陈心怡 蔡媛青 梁娟娟 胡洋溢 曹馨彤
目的:分析北京市DRG试点医院在医药分开与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以下统称两轮综合改革)前后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探讨两轮综合改革实施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DRG试点医院的住院费用数据,利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瞬时和趋势变化情况。结果:阶段性结果和间断时间序列结果显示,患者的住院费用总体保持稳定,短期下降后有回升趋势,次均费用中次均药品费占比、次均材料费占比明显下降;住院总费用中手术费占比显著上升。结论:两轮综合改革对北京市DRG试点医院住院费用内部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逐步体现,但长期来看住院次均费用仍呈增长趋势发展,药品费和耗材费的改革需持续被关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朔 庄昱 周书铎 马晓晨 袁蓓蓓 徐进 孟庆跃 刘晓云 方海
目的:研究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二三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为改善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营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应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不同类型二三级公立医院改革前后的收支变化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革后二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增长率明显下降,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支出增长率下降明显,但三级医院医疗支出增长率下降不明显。改革后二三级公立医院平均收支结余率分别为-2.11%和-4.12%,二级医院比改革前上升0.82个百分点,三级医院比改革前下降1.46个百分点。肿瘤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医疗服务补偿率分别仅为6.59%和-36.66%。结论: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收支结余有下降的趋势,不同类型医院的医疗服务补偿率和财政补偿率差异明显。需加快建立财政分类补偿机制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发生政策性亏损的医院,维持公立医院经济运营的稳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戎伟仁 杨玉洁 雷海潮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与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2016—2019年医改监测数据,应用间断时间序列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不同级别和类型医院医疗收入及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9年北京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平均医疗收入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医疗收入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95%、3.98%和15.53%。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公立医院药费占比持续下降,医事服务费占比显著提高,检查费小幅降低,化验费、治疗费占比小幅提高。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后医院手术费占比明显提高,卫生材料费占比小幅降低。结论:改革后基层医院医疗收入增幅显著高于二三级医院,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不同类型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及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