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732)
2022(2464)
2021(2466)
2020(2014)
2019(4675)
2018(4856)
2017(8698)
2016(5288)
2015(6319)
2014(6826)
2013(6549)
2012(6118)
2011(5488)
2010(5944)
2009(5325)
2008(5634)
2007(5405)
2006(5010)
2005(4870)
2004(4242)
作者
(15240)
(12316)
(12171)
(11973)
(7912)
(6014)
(5741)
(4929)
(4733)
(4698)
(4285)
(4159)
(4091)
(3905)
(3881)
(3820)
(3767)
(3687)
(3560)
(3539)
(3281)
(3083)
(3061)
(3010)
(2984)
(2891)
(2772)
(2629)
(2627)
(2595)
学科
管理(15944)
(15725)
经济(15690)
(13345)
(11113)
企业(11113)
(6798)
中国(6742)
(6616)
(6280)
教育(5582)
理论(5421)
业经(4493)
教学(4419)
(4256)
银行(4253)
(4250)
财务(4230)
财务管理(4203)
农业(4124)
(4118)
方法(4049)
(3970)
地方(3896)
企业财务(3872)
(3782)
(3639)
制度(3631)
(3619)
税收(3459)
机构
学院(73080)
大学(71094)
研究(24109)
(23661)
管理(23209)
经济(22694)
中国(20598)
理学(17750)
理学院(17473)
管理学(17004)
管理学院(16846)
(16400)
(15498)
(14763)
科学(14349)
(13112)
(12895)
师范(12816)
(12199)
中心(12082)
北京(11409)
研究所(10950)
财经(10650)
技术(10420)
(10360)
职业(10262)
(10241)
教育(9971)
师范大学(9900)
(9263)
基金
项目(35147)
研究(30943)
科学(25940)
基金(21108)
(17094)
国家(16825)
教育(16297)
社会(15966)
编号(15481)
(15440)
成果(15009)
社会科(14756)
社会科学(14751)
科学基金(13671)
(12484)
课题(12184)
(10638)
基金项目(10302)
资助(9580)
(9018)
项目编号(9017)
重点(8219)
(8113)
规划(8096)
(8094)
阶段(8077)
研究成果(7906)
(7740)
自然(7681)
阶段性(7432)
期刊
(37932)
经济(37932)
研究(28486)
中国(21649)
教育(20167)
(14462)
(10632)
管理(10057)
(9905)
金融(9905)
技术(8948)
学报(8831)
科学(7695)
业经(7003)
大学(6962)
农业(6608)
图书(6172)
职业(6140)
学学(5816)
财经(5251)
财会(4945)
问题(4866)
书馆(4783)
图书馆(4783)
经济研究(4705)
会计(4582)
(4564)
(4464)
论坛(4464)
(4443)
共检索到135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楚旋  
学校改进与教育改革、学校变革和学校效能等概念存在区别,它以"技术认知兴趣"、"实践认知兴趣"和"解放认知兴趣"三重框架为认识论基础,包括理念、行动、关系和模态四个基本范畴。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卢乃桂  张佳伟  
学校效能与学校改进皆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两类研究,但是它们的认识论起源以及所秉持的研究传统却各有不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来自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尝试将二者加以联系,由此两个领域的研究出现了结合的趋势。学校效能和学校改进产生分歧在本质上是由于二者在认识论以及理性基础上的不同倾向。而二者进一步走向结合也是源于两个领域的研究者在认识以及行动上对学校的一些共同理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孙立会  
在使用电子教科书之前,必须真正省察电子教科书可能给教学带来怎样本质性的、不可逆转的影响,思考如何使用才能使其发挥积极作用。考察电子教科书必须以教科书的教育性作为核心准绳,教科书的所有构成条件都应该围绕教育性做出取舍,为了教育性有必要适当放弃便利性。电子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对学生学习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无法彻底取替纸质教科书,因而,电子教科书与纸质教科书应共同使用。目前需要注重研究电子教科书的引入方式和教学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清裕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其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本文就城市化过程中几个基本问题作初步探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莫京梁  俞自由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次芳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促进学科的成熟和完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科学的学科成熟度依然较低,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对相关学科具有高度依赖性;二是研究对象的分散和研究深度的丧失;三是过于偏重行业应用而学术性不足。土地科学研究内容的过度宽泛影响学科的成长;水利科学围绕工程范畴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路径及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研究结论:(1)土地利用作为土地科学的"起始范畴",符合学科逻辑起点的4方面规定性;(2)土地学科的名称可确定为:土地科学与工程,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形成与演化、结构与功能、利用与控制、改造与建设及其相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法奇  
研究现代教育中的杜威和杜威所探索的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如何继承前现代教育遗产和培养现代社会新人"的问题。研究现代教育要处理好正确对待"传统教育"和"教育传统"的问题。20世纪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前现代教育走出封闭,面向社会开放,进行多方面改革,向现代教育转型;科学主义、实验主义影响教育领域,教育研究出现科学化取向;教育多元发展,各种观念、思潮不断涌现。现代教育发展的"逻辑"是,在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教育传统,使教育能够可持续和常态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施强  
从图书馆权利的概念出发,分析图书馆权利包含自由、利益、主张、资格和力量五个要素;认为推动图书馆权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为实现图书馆权利的目标与任务,应确定图书馆权利界限;最后指出要顺利实施图书馆权利,须以图书馆权利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图书馆权利技术操作规范化建设为指导,满足利用者自由、平等的知识权利诉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管华  李艳  
资源科学的研究领域涉及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但其研究对象不应是具体的资源,而应是区域资源系统。资源科学是建立在地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钱学森所倡导建立的“地理科学”这一科学体系中的一门一级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属于区域发展所依托的“地球表层”的资源范畴。资源科学的学科特点有三:综合性是资源科学区别于其他学科单项资源研究的特色体现,为资源科学的立身之本;区域性是资源科学实现综合研究的途径体现,是研究方式的具体表达,是资源科学的立命之道;交叉性是资源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体现,是学科形成的根源,是资源科学的立世之基。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可从两个角度来构建,即按内容层次建立资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2009年8月12日就《反价格垄断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称,这一《征求意见稿》可能在2010年得以实施。这一《征求意见稿》是自2008年8月1日我国《反垄断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艳  邓小昭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引入传播学、行为理论、消费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内涵、结构、类型、特征、影响因素等基本问题,旨在明晰根基,为深入细致地进行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和开展用户主导的信息服务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自力  
在经济活动中,对一些大的经济问题的认识分歧,实际常常是缘于基本理论或基本概念上的分岐。本文作者认为,对“货币经济能否等同于商品经济”;“稳定货币是否就是紧缩货币”;“如何正确测算货币需要量”;“决定货币需要量增长的经济增长指标到底采用何种口径”等问题,就需作出进一步研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正文  徐孟洲  
制定税法通则是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保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基本权益,实现税收法治的奠基工程。本文以税法法典化为视角和背景,对各国税法通则的立法体例和做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税法通则立法的必要性、名称与定位、难点问题、与其他法律的协调、体例模式、基本内容、立法架构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和方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宏宇  梁晓静  张宏宇  
我国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 ,距今已有7年的历史了。七年来 ,它在调整生产力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弥补市场经济缺陷、促进经济协调运行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基本上达到了设立的目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对政策性银行进行改革 ,完善其运行机制 ,以便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是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政策性银行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的研究以及已有功能的评价 ,根据实践中它出现的问题 ,寻找有效的措施来完善它 ,以使其今后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宏宇  梁晓静  
我国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在调整生产力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弥补市场经济缺陷、促进经济协调运行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基本上达到了设立的目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对政策性银行进行改革,完善其运行机制,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