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83)
2023(3047)
2022(2307)
2021(2203)
2020(1590)
2019(3491)
2018(3482)
2017(5625)
2016(3211)
2015(3717)
2014(3686)
2013(3443)
2012(3269)
2011(2838)
2010(3058)
2009(2423)
2008(2379)
2007(2196)
2006(1934)
2005(1839)
作者
(9396)
(7757)
(7728)
(7443)
(4964)
(3680)
(3601)
(3106)
(2960)
(2897)
(2656)
(2590)
(2570)
(2478)
(2460)
(2456)
(2424)
(2404)
(2387)
(2304)
(2035)
(1953)
(1950)
(1894)
(1797)
(1769)
(1747)
(1731)
(1711)
(1585)
学科
(11725)
管理(11337)
技术(10385)
(9950)
企业(9950)
(9766)
经济(9753)
技术管理(5622)
教学(4227)
教育(4221)
方法(3998)
理论(3717)
中国(3663)
数学(3355)
(3326)
数学方法(3302)
学法(2828)
教学法(2828)
农业(2598)
业经(2587)
新技术(2520)
高新(2514)
高新技术(2514)
学理(2355)
学理论(2355)
(2227)
环境(1775)
(1740)
贸易(1735)
(1714)
机构
大学(43652)
学院(43138)
研究(15591)
管理(15057)
(15010)
经济(14535)
理学(12715)
理学院(12477)
管理学(12188)
管理学院(12073)
中国(10250)
(10146)
科学(9788)
(9003)
师范(8914)
技术(8830)
教育(8600)
(8064)
(7734)
中心(7490)
师范大学(7414)
研究所(7038)
职业(6879)
(6822)
北京(6744)
业大(6484)
(6413)
(5737)
(5520)
农业(5238)
基金
项目(29539)
研究(24800)
科学(22920)
基金(18834)
(16470)
国家(16266)
社会(14028)
教育(13735)
科学基金(13606)
社会科(13247)
社会科学(13245)
(12747)
编号(10807)
(10751)
基金项目(9517)
成果(9302)
课题(8673)
自然(7641)
(7481)
自然科(7467)
自然科学(7467)
自然科学基金(7329)
(7324)
重点(7274)
资助(7148)
创新(7018)
(6831)
(6721)
项目编号(6598)
规划(6437)
期刊
教育(16999)
(16628)
经济(16628)
中国(15500)
研究(14412)
技术(10219)
管理(6900)
科学(6390)
学报(6309)
(6105)
职业(5753)
大学(5083)
农业(4628)
技术教育(4479)
职业技术(4479)
职业技术教育(4479)
(4400)
学学(4350)
(4154)
论坛(4154)
科技(4149)
技术经济(4043)
图书(3661)
(3033)
书馆(2678)
图书馆(2678)
经济研究(2344)
(2339)
金融(2339)
(2214)
共检索到72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云  
本文是在对多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田野观察基础上展开的对学校德育实践相关问题的实证探讨。研究指出,本应是最具国家意志刚性要求的学校德育,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人的内在成长本身难以评量以及当下学校评价体系中业绩主义取向的影响,学校德育的考核从本该对人内在成长的关注转向了过程可视化、可量化的内容,学校德育活动也就从指向人的改变以符应国家社会要求成为"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目标转向了符应视导、考核指标的技术性表演。德育对学校的重要意义变成仅仅在于让学生服从并配合于学校的管理、教学以及考核等各项工作。如此,学校如何认识、想象、定义学校中的孩子们,很大程度影响甚至决定了学校德育的路向以及相关的学校办学目标。从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志毅  
德育是一种对于理性的建构。知性德育的极端化导致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使德育走向抽象化、虚假化和失范化。生活德育在批判知性德育的同时,将德育泛化为生活的全部内容,把"知识"与"生活"割裂,使"生活"概念化、理想化和绝对化,跌入非理性的泥淖。实践理性德育汲取了生活德育论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肯定了知性德育论的合理成分,把道德意志的培养作为德育的关键,将意志的自律视为德育的根本指标,使普遍的道德法则深入人心,成为人的行为准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静锋  
职业学校德育的低效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德育品牌的创生则是职业学校德育实现务实、高效和人性化的一个有效路径。深圳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树立"身心特别健康"、"待人特别有礼"、"技能特别过硬"的"三个特别"德育品牌,并结合"六层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德性健康成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建岳  黄智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军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品德,在于"育人",我校在德育课教学中进行实践性教学,真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慧  
朋辈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模式。文章在分析朋辈心理辅导基本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有利于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学校德育价值观的认同度,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并结合我国学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实际情况,提出着力建设学校朋辈心理辅导人员体系、建立健全促进朋辈心理辅导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体系、创新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三方面对策,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永智  
构建和实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中职德育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迈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必须充分认识其背景与意义、切实把握其难点和原则、明确规定其目标与任务、科学规范其内容与方法,使其符合中职学校实际、具有职教和地方特点,做到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新性、注重实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德育"作为未来10年我国教育的战略主题。2012年,德育工作也被列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今年的工作重点。德育重要,尤其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德育难办,中等职业教育也尤为突出。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如何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职业教育德育的针对性和特殊性,是职教德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本期"职业教育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我们走进了广东中山——我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在香山文化的引领之下,那里的职教德育生机勃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贤君  李明汉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结构、社会文化、教育和道德等方面的急剧变化,给学校德育带来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困惑。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目前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则是有效地实施德育的基础。 本文根据1993年4月间,广州教科所德育研究室对广州市所属的市区、经济较发达的番禺、经济较落后的从化三个地区,15所不同层次的普通中学,2400多名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秀军  
完整的德育视野,既要在德育过程之中,也需在德育过程之外,必须关注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德育生态环境的整体构成具有系统性,影响机制具有复杂性,形成发展具有建构性,存在属性具有价值性,存在样态具有动态平衡性。德育生态环境通过支撑与制约、熏染与陶冶、引发与导向、检验与反馈等作用机制发挥其德育影响。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中蕴含着学校德育的深刻变革,其生态建构需遵循生态学的理念与原则,构建国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生态联盟",实现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檀传宝  
讨论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构建的前提是研究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一)当代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变迁 研讨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应从环境因素(子系统)及其物质和精神结构两个角度子以展开。所谓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包括客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中观系统的社区,微观系统的家庭和作为中间系统的大众传媒。 当代社会就其宏观角度来看,全球正处在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巨变过程之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诸领域均已达到了目前人类社会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但是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又带来了技术专制、金权社会、紧张的人际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文彦  
20多年来,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法律,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观念、意识、教育,当然也包括学校德育。这一崭新的历史转型期具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它怎样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德育?学校德育如何积极改革并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向东  
香港学校德育评介许向东只有弹丸之地的香港,近几十年创造了世界第三金融中心、第三黄金市场、第一集装箱港等经济奇迹。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成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香港政府确立“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开发智力资源以弥补自然资源不足”的战略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檀传宝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