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90)
2023(16356)
2022(14247)
2021(13483)
2020(11219)
2019(25990)
2018(25978)
2017(49556)
2016(27482)
2015(30972)
2014(31198)
2013(29883)
2012(27387)
2011(24616)
2010(24825)
2009(22022)
2008(21088)
2007(18190)
2006(15951)
2005(13791)
作者
(74271)
(61684)
(61061)
(58454)
(39458)
(29511)
(28061)
(24328)
(23592)
(22134)
(21003)
(20645)
(19414)
(19324)
(19218)
(18825)
(18811)
(18410)
(17633)
(17521)
(15237)
(15205)
(14857)
(14135)
(13758)
(13742)
(13716)
(13616)
(12369)
(12212)
学科
(96556)
经济(96452)
管理(75553)
(72356)
(58329)
企业(58329)
方法(46340)
数学(40631)
数学方法(40021)
中国(30828)
(27716)
(26791)
教育(23844)
(21858)
业经(21688)
理论(19656)
地方(19538)
(19052)
贸易(19045)
(18512)
农业(18176)
(18110)
技术(17090)
(16684)
财务(16602)
财务管理(16566)
企业财务(15655)
(15390)
(15252)
环境(15175)
机构
大学(371758)
学院(367747)
管理(145405)
(140181)
经济(136799)
理学(126310)
理学院(124826)
管理学(122537)
研究(122331)
管理学院(121809)
中国(86521)
(79503)
科学(74928)
(65072)
(59827)
(56998)
师范(56605)
中心(56274)
(56025)
(54555)
研究所(54549)
业大(53583)
财经(52110)
北京(50357)
(47607)
师范大学(45997)
(44869)
(43972)
农业(43764)
教育(42980)
基金
项目(254702)
科学(201757)
研究(192971)
基金(182474)
(157678)
国家(156242)
科学基金(134635)
社会(118979)
社会科(112542)
社会科学(112511)
(100007)
基金项目(96278)
教育(94378)
自然(86956)
(85770)
自然科(84905)
自然科学(84886)
自然科学基金(83332)
编号(81474)
资助(74789)
成果(67799)
重点(57707)
(57621)
课题(57559)
(54984)
(53097)
项目编号(50269)
教育部(50123)
创新(49240)
大学(48517)
期刊
(147835)
经济(147835)
研究(113725)
中国(75010)
教育(68796)
学报(54996)
管理(51704)
科学(50062)
(49790)
(48883)
大学(43168)
学学(38960)
技术(36307)
农业(34801)
(30012)
金融(30012)
业经(24868)
财经(24331)
经济研究(23182)
图书(23055)
(20821)
问题(18909)
(17801)
职业(17657)
理论(17330)
科技(16680)
(16505)
论坛(16505)
技术经济(16407)
实践(16095)
共检索到540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赟   丁洁琼  
学校处于教育政策执行结构的最底层,其政策执行往往决定着教育政策的最终效果。运用米特-霍恩框架对F小学的课后服务政策执行进行分析,发现学校在政策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困境,包括政策目标与标准的宽泛化,教师、空间和经费资源保障不足,政府与学校间的“事责财权”不匹配,执行组织关系松散且具有“间歇性重构”特征,社区环境的结构性固化和家长的功利化参与,执行个体的认知偏离和利益冲突。突破个案来看,要促进学校有效执行教育政策,则需提高区县级教育决策质量,扩大政策执行资源供给,健全学校与政府间的沟通机制,重构符合专业化特点的学校组织架构,优化多元协同的执行环境,提升教师的教育政策执行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婉菁  吴泽斌  
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模型,分析我国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政策执行情况。研究发现,政策目标和体系不够完善、人力和经济资源有限、组织间的沟通与执行方式欠缺、政策执行机构协调难度大、政策执行环境条件不够充分和政策执行者积极性不高等是装配式建筑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据此提出装配式建筑政策执行的完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新文  郝永强  
政策执行是政策主体与政策目标群体的交互过程,其不仅取决于科层体系内公共政策的上下流转,而且仰赖于科层系统外政策目标群体的行为遵循。不同于城市社会,乡村社会中的政策执行往往内嵌于关系网络之中。因此,本文将“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分析框架,对政策目标群体内在关系结构之于诱致性公共政策执行的潜在机理进行理论解析,以解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在乡村社会,关系网络助力诱致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内在机理主要表现为:熟人关系网络及建构于此的人际信任在意见领袖的作用下不断向政策信任转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信任关系所内含的信息扩散机制与信息补偿效应助推政策目标群体的行为遵循,从而推进政策落实与政策变现。该机理始于对诱致性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建立在政策预期效用与乡村社会熟人关系网络的基础之上,并以乡村精英的治理转型为其运作的关键支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凤娟  海路  苏德  
为探究抽象的双语教育政策文本是如何转化为政策执行的具体行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汉双语教育为个案,运用多层次分析方法和布尔迪厄关于惯习和信念的概念,首先整理了双语教育政策文本在不同层面被解读的状态和表现方式,继而以脉络化的方式呈现双语教育政策最终在学校情境中的状态,并分析学校及教师个体的行为选择,在此基础上梳理抽象的文本和执行者的解释、决策、行动之间究竟产生了何种偏差。研究表明:(1)不同层面的双语教育政策关注的焦点逐级变化;(2)不同责任主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诉求不同;(3)不同责任主体的信念体现了明显的差异和冲突;(4)以"弱权力"存在的教师个体惯习最终决定了双语教育政策的最终效果。最后借助惯习和信念二者的交互和影响提出了研究的解释框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靳继东  华欣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策执行研究者以关注"政策失败"为起点,围绕政策过程的体制关系、能力限度和分析框架,进行了卓有成效、各富特色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关注和探讨西方政策执行研究的实践背景、理论模式和未来前景,对于当前中国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冰  程天君  
政策能否有效执行事关政策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过程-事件"分析方法透视学校课后服务执行的动态过程,揭示隐藏于其中的实践逻辑及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学校课后服务遵循着"权宜性执行"的实践逻辑,表现出"重策略而轻规则""、重硬指标而轻软指标""、重短期而轻长远"的特征,造成了"高参与率、低实效性"名实分离的执行偏差。政策制定的一统性与政策执行的灵活性、压力型体制下的层层加码与学校组织运行资源匮乏、教育竞争的愈演愈烈与学校关系网络下的共谋行为分别为权宜性执行的生成提供了制度空间、组织基础和社会土壤。促进学校课后服务的有效实施,需要统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推动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转变,优化社会环境以形成执行合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祁占勇  杜越  
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是指通过事实与反事实的双重归因,确立教育政策执行与教育政策目标群体内外影响变化之间的因果关联,完整、清晰、客观地阐释政策执行对受众群体的最终影响变化。评估的目的在于精准识别并处理政策执行活动中的矛盾症结,有效推动教育政策活动的开展。将影响评估引入教育政策执行评估,尽可能析出并解读教育政策执行的“净影响”,对完善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乃至优化教育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因果分析和变革理论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的本质阐释提供事实与反事实的逻辑自洽。定量主流下的倍差分析法、工具变量法、断点回归法、倾向值匹配法等非试验方法和随机干预试验法,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何以可行指明方法论层面的行动逻辑。问题导向下构建完整因果链、制定科学的影响评估设计、收集并分析支撑数据、输出因果效应等一系列流程,则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影响评估的具体操作搭建运行机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现在,不少地方在执行、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其中,有些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政策执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期特别约请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专家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崔允氵郭教授为我们呈现了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课程政策执行的分析框架,从实际操作的角度阐述了课程政策执行的四个环节;柯政则从课程政策执行与设计的关系角度出发,指出课程政策的执行效果虽与课程设计有一定关联,但政策设计应该为政策效果负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政策所假定的因果理论是否明晰、合理将直接决定政策的最终效力。两篇文章在理论和实践上各有侧重,相信您读后会有所收获。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美  
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开放环境下,政府只有及时、完整地发布信息,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才能构建真正的开放型政府。作为开放政府建设的一部分,英国政府较早地开展了开放数据运动,并致力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参与性、协作度。英国开放数据实施战略主要包括修订法律法规、完善管理结构、引入新型许可方式、加强政策认可度、提高开放数据进展透明度。我国政府应在借鉴英国开放数据实施战略的同时,加强信息的开放、共享。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赖秀龙  
政策变通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根据政策环境的变化情况,在坚持政策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以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其合理性依据在于教育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教育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层次性与模糊性。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变通的策略:了解教育决策者的政策意图;摸清教育政策对象的现实需求;整合政策意图与现实需求,探寻政策出路,以促进教育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孔珍  
对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特征的案例对比发现,不同类型学校在绩效考核方案、对绩效的重视程度、绩效工资差距、冲突管理方式以及执行结果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可见执行微环境对学校执行方式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不同类型学校绩效工资政策执行的调查结果应该分别处理;在针对教职工对绩效工资政策的态度和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时,应对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具体分析;是否拉大教师绩效工资差距并不重要,政策执行只是手段,其应服务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蒙  
文章基于复杂政策执行的"模糊—冲突"分析框架,分析了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C县两项制度由虚假衔接向实质衔接的转变历程。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是贫困治理复杂政策中的两项子政策。脱贫攻坚初期,两项制度由于高层级模糊性与冲突性呈现为象征性执行,并由于高协同模糊性与冲突性而表现为虚假衔接。随着贫困治理体系化程度的提升,中央政府通过建构"顶层设计"削减两项制度的协同模糊性与层级模糊性,并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的层级性权威弱化了两项制度的协同冲突性与层级冲突性,最终推动两项制度迈入实质衔接。由于"高位驱动"的行政政治化扮演着关键角色,协同模糊性与层级模糊性的削减相对滞后,两项制度的实质衔接仍需深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石亚兵  李宜江  
教育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会遭遇何种资源困局,又该如何突破资源困局,获得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通过"制度—文化"分析框架,可以对这一课题进行解答。对致力于解决"服刑人员无力抚养子女"生存和教育难题的教育社会组织进行研究发现,组织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制度合法性困境、情境合法性困境、自主性困境和发展性困境四个阻碍资源获取和组织发展的难题。为突破资源困局,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和资源,组织从"制度""文化"和新技术三个方面进行着力,并有效突破了不同阶段的资源困局,实现了组织的跨越式发展。教育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发挥"组织能人"的作用,激活"媒介力量",策略性处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方可打破资源困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文轩  周雄飞  云伟宏  李利英  
基于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通过对H省经济运行数据的实证模拟 ,分析H省积极财政政策的执行情况 ,并结合H省省情和我国国情 ,我们得到了九个基本命题 :命题 1∶H省经济处于投资陷阱之中 ,因而货币政策无效 ,财政政策充分有效。命题 2∶H省的财政政策乘数为 5 596,投资需求拉动乘数为 2 3 945,消费需求拉动乘数为2 2 0 1 5,财政支出回馈乘数为 0 2 2 66。命题 3∶H省国债转贷与补助资金拉动的经济增长率为 :1 988年 0 6个百分点 ,1 999年 0 9个百分点 ,2 0 0 0年 0 6个百分点 ,2 0 0 1年 0 5个百分点。命题 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