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74)
2023(7660)
2022(6372)
2021(6183)
2020(4868)
2019(10838)
2018(11095)
2017(18447)
2016(11223)
2015(12342)
2014(12102)
2013(10552)
2012(9296)
2011(8719)
2010(8979)
2009(8047)
2008(7505)
2007(6560)
2006(6106)
2005(5601)
作者
(26072)
(21561)
(21558)
(20825)
(13619)
(10328)
(10042)
(8481)
(8238)
(7749)
(7449)
(7189)
(6920)
(6823)
(6717)
(6712)
(6624)
(6481)
(6389)
(6141)
(5574)
(5413)
(5020)
(4985)
(4956)
(4918)
(4787)
(4782)
(4381)
(4323)
学科
(32508)
经济(32471)
管理(21552)
教育(20441)
中国(15843)
(15673)
(12941)
企业(12941)
地方(11268)
理论(9491)
(9382)
教学(9090)
(8891)
方法(8738)
(8668)
业经(7776)
(7537)
数学(7440)
数学方法(7255)
地方经济(7117)
(6858)
(6802)
农业(5956)
发展(5773)
(5706)
金融(5705)
(5651)
体制(5596)
环境(5428)
(5420)
机构
大学(134217)
学院(132588)
研究(52055)
(43438)
经济(42126)
管理(40407)
教育(34731)
理学(34145)
理学院(33528)
(33097)
师范(32959)
管理学(32650)
管理学院(32337)
中国(31954)
科学(30857)
(30582)
师范大学(27144)
(25631)
研究所(23233)
(22368)
中心(21934)
(21782)
北京(20450)
技术(19690)
职业(19532)
(19364)
(17832)
(16411)
财经(16055)
业大(15361)
基金
项目(85190)
研究(73686)
科学(69350)
基金(56240)
(47829)
国家(47245)
教育(43171)
社会(43152)
社会科(40555)
社会科学(40550)
科学基金(39908)
(36183)
编号(34090)
(32717)
成果(30757)
基金项目(28485)
课题(27955)
(24317)
自然(22718)
自然科(22138)
自然科学(22131)
重点(21702)
自然科学基金(21662)
(21442)
资助(21430)
规划(21309)
(20060)
项目编号(20015)
(19364)
(18142)
期刊
教育(59771)
研究(54261)
(53769)
经济(53769)
中国(39500)
(16069)
学报(16053)
技术(15970)
科学(15705)
职业(15407)
(15111)
管理(14405)
大学(13483)
学学(10607)
农业(10506)
(10346)
金融(10346)
技术教育(9939)
职业技术(9939)
职业技术教育(9939)
业经(9849)
经济研究(8926)
(8686)
(8505)
论坛(8505)
财经(7521)
高等(6980)
(6663)
成人(6657)
成人教育(6657)
共检索到217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段晓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学校教育发展历经三次重要转型,最终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价值为导向"的方向。在这一变革思路下,新加坡教师教育注重塑造教师的品质修养,关注价值观教育,让教学活动回归本质状态;实践中形成"价值、技能和知识"的培养模式"、教师专业与个人发展"框架以及全新的"教师成长模式",以推动教师教学的专业化与卓越性。教师教育变革呈现出关注教师全人发展、构建专业共同体、实施整体策略的发展趋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小良  
新加坡被公认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是其职教发展的最大特色之一,有效体现了职业教育对国家人力资源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发现,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其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体系设计,中观层面的院校优质资源供给,微观层面教师、教材、教法改革,都全面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特征。文章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成功办学经验,提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举措。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石倩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伦理与安全成为国际关注重点。新加坡创造性地提出了网络健康教育理念,将网络健康内涵延伸为更广义的社会文明状态。新加坡网络健康教育形成了多元主体联合推进的格局。教育部将网络健康教育纳入正式课程教学;媒体素养理事会、网络安全局开展“网络安全日”“网络安全职业生涯辅导”等活动;学校建立“网络健康巡警”制度,实施“网络健康学生大使”计划,为家长提供网络健康教育指导服务;公益组织积极推出网络健康教育平台;工商企业无偿提供数字学习资源。同时,新加坡在经费、政策、设备、监督、国际协作等方面建立了互联互动的网络健康教育保障机制,特别是创设了网络安全的认证和评估体系,参与构建了国际网络空间的多边秩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建朝  
尽管配置正义理论能够实现教育资源和基本善的均衡分配,有助于教育正义的实现。但由于其视域的局限和偏颇,教育要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其理论视域需要在实现配置正义基础上借助关系正义理论予以审视,共同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图景的达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睿文   关晶  
新加坡虽未有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提法,但在近年的教育改革中已有将三者协同发展的实践,具体表现在建立“三教”转换通道、实行课程教学改革、创设技术学士学位、构建学分兑换机制与设立继续教育中心等方面。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通过在“三教”间建立灵活的衔接转换机制、实施终身教育取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增设职业本科技术学位、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推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模式革新等方式,将三类教育统筹协同,实现创新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又丹  
理性对待教育变革、自觉对待教育变革以及把握教育变革的个人使命感,是基础教育变革视域下教师生命特征的应然。但是,自我意识缺失、成长意识缺失、能动性不足等则是实然写照。对此,需要从强化教师主体意识、实现话语权向教师的转换以及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方面努力,推进基础教育变革中教师发展生命特征实然向应然全面转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静  杨杰  
近年来,教师教育在世界各国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发展。审视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教师教育模式的变革,可以看出:尽管各国在教师教育的变革中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但共同的趋势就是突出了教师的参与性、合作性和体验性,呈现出了强烈的实践色彩和鲜明的实践取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辉  唐雅莉  
2018年11月3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主办了第二届"教育治理与学校变革"国际研讨会。在"全球视野、本土实践、跨界对话、纵深交流"的导向下,本次会议以"教育治理格局中的领导"为主题展开交流。之所以聚焦"教育领导"议题,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自去年首届"教育治理与学校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段晓明  
近几十年,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研究关注的焦点,从教学与课程等局部层面的改革,转向关注学校整体的革新。在这个大背景下,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仅被当作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且成为一种崭新的学校变革方式,它将教师发展、领导角色、学校改善统整为一体,形成以学生学习提高为中心的整体学校发展模式。走向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变革历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制度与文化的完善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应碧徽  施雨丹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本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精神传统、地理风光与领土主权等产生的归属感。在中国和新加坡学校教育中,品德教育教科书作为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对中新两国小学品德教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发现两版教科书在政治实体与效能、行为文化、历史人物、自然地理层面存在共性之处;亦在政治认同的视域丰富性、文化认同的方向、民族认同的趋向以及地理认同的偏重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比较的结果,本研究认为,两版教科书均需注重地理认同,加强领土主权意识教育;同时,部编版要加大民族认同比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名创版则需要平衡国家认同各层面比重,健全学生国家认同的知与情。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叶飞  
"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实践方式,在当前获得了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治理"理念倡导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治理权利的共享,引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商、对话、合作以及公民伙伴关系等方式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扩大和提升学校的公共利益,培育学生的更为健全的公民品质。因此,学校"治理"与公民教育之间所形成的是一种有机联结的关系,学校组织的治理型建构可以为公民教育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制度保障,而公民教育则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治理意识,提升他们的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治理的发展。基于"治理"理念而建构起来的公民教育,不再是灌输式、概念式的公民教育,而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的公民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园园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力量,这是基本共识。当教育改革不成功时,人们多从教师职业信念、专业素养或是教育生态等方面进行简单归因,但这些思路忽视了教师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建构的复杂关系。本研究以月城初中为例,运用“教师知识景观”概念探究并揭示这一复杂图景。教师知识景观是描述教师知识与其所处社会文化背景间复杂关系的隐喻性概念。教师知识景观变构是变革情境中教师知识内在转变及其新质生成的结果,涉及多层面与因素所发生的动态性和根本性变化。研究发现,学校转型变革中,教师知识景观发生了多层次的变构,包括生态层面的整体转变,变革、身份和专业等知识层面的内在转化,以及关乎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实现。深入剖析教师知识景观变构的内在机制,“价值—制度—行动”等外部联动性因素提供持续而稳定的环境中介;教师对内在发展、自我生命价值实现的需求与意义确认,是促使教师知识景观深度变构的内部决定性因素。由此,我们需要深层透视教师知识景观中的关键主体角色,以激发深层变构力;理性处理张力关系,以促进教师深度自省;建构多元教师知识社群,以形成共生式叙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务农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技术变革体现了人类技术手段从"虚拟"技术向"现实"技术的转变,这种技术追求势必引起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转变,也会影响到教育结构和教育生活的变革。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拓展教育疆域、重塑教育主体间关系、改变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教育管理手段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是,物联网技术在重塑教育主体关系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主体性异化的风险。此外,技术的鸿沟和物质条件的限制以及信息安全方面的考量也在阻碍着物联网的发展,因此,其对教育变革的影响也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吟  
近十几年高职教育发展很快,规模渐大,但问题不少,前景也让人困惑。究其根本原因,高职教育被传统的小教育观所左右。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树立全新的大职业教育观,从根本上对高职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厘清高职教育的根本责任与作用,解决高职教育发展障碍,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还高职教育的本来面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学校教育哲学不是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哲学,而属于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哲学,它的结构包括使命、核心价值和愿景。学校教育哲学作为学校活动的灵魂,是学校行为的先导,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的变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有利于特色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