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9)
2023(4998)
2022(4064)
2021(4154)
2020(3262)
2019(7743)
2018(8143)
2017(13121)
2016(8545)
2015(9663)
2014(9910)
2013(8750)
2012(8148)
2011(7513)
2010(7998)
2009(7378)
2008(7632)
2007(7048)
2006(6592)
2005(6258)
作者
(20984)
(17447)
(17353)
(16966)
(11162)
(8450)
(8167)
(6957)
(6631)
(6512)
(6046)
(5842)
(5640)
(5576)
(5567)
(5491)
(5383)
(5237)
(5142)
(5109)
(4819)
(4432)
(4192)
(4163)
(4048)
(4047)
(3980)
(3777)
(3578)
(3527)
学科
(21298)
经济(21260)
教育(20356)
管理(18744)
(14715)
(13835)
企业(13835)
中国(13427)
理论(9574)
(8819)
教学(8440)
(8032)
(7862)
方法(6942)
(6865)
(6117)
业经(5791)
体制(5780)
(5305)
数学(5133)
数学方法(4928)
发展(4746)
(4623)
(4473)
银行(4467)
研究(4322)
学法(4273)
教学法(4273)
(4269)
技术(4237)
机构
大学(110936)
学院(105199)
研究(42273)
(32333)
教育(31291)
经济(31212)
管理(30426)
(26677)
(26579)
师范(26543)
中国(26391)
理学(24989)
理学院(24533)
科学(24414)
管理学(23798)
管理学院(23539)
师范大学(21930)
(21585)
(19254)
研究所(19202)
(19083)
北京(18299)
中心(17598)
技术(16573)
职业(15747)
(15155)
(14794)
(14505)
财经(13433)
业大(12447)
基金
项目(59102)
研究(52557)
科学(46987)
基金(37704)
教育(33708)
(31877)
国家(31375)
社会(29125)
社会科(26994)
社会科学(26987)
科学基金(25468)
编号(24882)
成果(24743)
(24203)
(22714)
课题(21274)
(18593)
基金项目(18185)
资助(15314)
规划(15177)
重点(15116)
项目编号(15007)
(14933)
(14870)
自然(14155)
(13820)
自然科(13772)
自然科学(13768)
(13579)
教育部(13574)
期刊
教育(54569)
研究(47144)
(43518)
经济(43518)
中国(37551)
(16543)
学报(15458)
技术(14250)
职业(13469)
(13400)
大学(13293)
科学(13117)
管理(12815)
学学(10393)
(8948)
金融(8948)
技术教育(8899)
职业技术(8899)
职业技术教育(8899)
农业(8744)
财经(7523)
(7212)
论坛(7212)
高等(6687)
(6621)
(6406)
经济研究(6356)
图书(6318)
业经(6245)
高等教育(5870)
共检索到189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韦国锋  
在学校教育和学校变革的"话语实践"中,教育价值与多元主体及其对教育的需求相适应。本文认为,学校变革与作为教育价值主体的学校向度常常具有高度一致性:学校变革发生在学校向度上,学校主体的教育价值变化必然引起学校层面的变革运动,在学校变革实践中生成的教育价值系统,逐渐发展成熟壮大后,就会成为触发新一轮学校变革和转型的主要动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叶菊艳  
为促进教师流动,实现旨在促进教育质量和公平的教育变革,国家试图在教师管理上将教师的制度身份从"学校人"调整为"系统人"。然而,任何教育制度变革能否真正执行取决于一线执行的教师如何对变革赋予意义,而教师的身份认同则是其对变革赋予意义的资源,教师怎样看待自己身为教师会直接影响教师如何对变革赋予意义。因此,本文认为要想教师发自内心地流动,并致力于提升公共的教育质量,国家应努力通过制度设计与政策激励引导教师产生一种"专业人"的身份认同。这种"专业人"心怀公共教育事业,且会将流动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契机,是教师流动乃至教育变革成功的源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现有阻碍教师"专业人"身份感生成的原因并提出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勇  陆涓  
廉洁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切实保证,对促进全社会的反腐败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要积极运用哲学思维,创新思路方法,把知行合一作为目标追求,提倡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引导学生成为廉洁思想的守护者和践行者;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坚持主体性、贴近性、个性化、民主化、生活化,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科学筹划、整体考量,扎实推进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潜移默化地培养具有廉洁品质的优秀人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任友群  
学校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就必须进行变革。校长、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媒体、教育管理部门、其他社会机构等都可以作为推动学校变革的力量。变革的难点在于观念和文化的变革。而借助特定的变革模型,利用信息技术能改变学校成员的行为, 进而改变其思维方式,形成反思的、合作的和基于充分信息进行决策的学校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玉顺  
随着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我国基础教育开始进入一个变革时期。如果说,20世纪最后15个年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革新办学体制、激活办学机制的话,那么以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为标志的教育改革,其目标则是指向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友谊  林静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涉及种族、族群、性别、阶层、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深入,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误解逐渐出现,并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尝试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误解进行梳理与分析,进而从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蕴与维度澄清对其的误解。基于多元文化的视野,从学校变革整体图景的勾画、革新性课程变革的实施、文化敏感性教学的开展等层面探讨学校变革的路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曾文婕  
学校治理的推进,显露出重视方式或技术而忽略价值向度等问题,重塑治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纳工具理性于意义之维,学校治理才能真正摆脱价值贫困和形式主义进而富有生机和活力。学校治理内在的"民主参与""共同协商"等诉求,饱含强烈的价值情怀。价值考量是学校治理的基础,这需要分析学校治理主体的需要与满足这些需要的学校教育活动属性之间的关系,研判人们在治理过程中做出的各种价值选择是"向善"还是"为恶"。价值主体是学校治理的前提,要求培育具备价值选择与判断能力的人;价值行动是学校治理的表征,即学校治理突出"行动性的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良青  仇宝山  王同起  
示范校作为高职教育的引领者,应该去功利化的倾向,把高职生培养成多向度可持续发展的人。培养多向度可持续发展的人是高等职业教育目标题中的应有之意、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高职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示范校要从办学理念上重视学生的多向度可持续发展,从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专业职业技能等多个向度培养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文娟  
"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学校生活是一种公共生活。学校生活之所以要变革,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为了能够培养更自主、有道德、会分享的"人"而改变。学校生活变革的内涵建构立足"场"的整体优化,包括优化文化场、活动场、分享场。当前,作为公共生活的学校生活已经悄然发生了变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亚军  祝怀新  
变革文化是学校组织内在的精神力量或意义体系,是学校变革能够发生与维持的基础。学校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承担主体之一,然而部分学校参与教育改革的态度并不积极,缺乏变革文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学校变革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其核心内涵是进取、创新。学校变革文化的形成,需要经历"发现变化——适应变化——主动变革——管理变革"几个阶段,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应承担各自的职责。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饶美红   陆韵   金敏   徐国鉴  
用数据推动智慧学习,是学校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杭州市建兰中学在院士领衔的专家指导下,自主研发了全国首个“学校大脑”,提出“让学校更会思考”的核心理念,让数据联通、流动和赋能育人,构建了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的数字化育人模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力。该项成果内容包括:一是通过个人数据采集形成“学生画像”,找到每个学生的生长点,形成自主发展的“成长报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基于数据沉淀分析,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诉求,构建精准助学课堂,实施更高水平的因材施教;三是利用辅助学生学习的“书童”系统,推送个性化作业,推进基于数据化行为表现的评价改革,推动学生五育全面发展;四是依据学生“成长报告”和选课数据分析,开发定制化的“亮彩”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多元发展。该成果促进学校宏观审视、创新管理、优化迭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会思考,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变革,将立德树人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娜  
教育变革的"意义"意味着对教育变革本身(目标、知识等)的认知与理解,意味着在教育变革中坚持正义原则,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创新与人的发展。学校作为变革的基础,须以责任与使命重塑学校的精神气质,构建尊重个性与差异的学校教育目的,以合作和共生构建学习型组织,追求诗意的教师生活,回归课堂的生命教育本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操太圣  卢乃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当代学校正在经历一场整体转型性变革,变革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前所未有地凸显。作为教师个体与团队的组织载体,教研组成为这场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教研组自身也需要实现多方面转型。同时,在教研组建设的过程中,在策略上需要策划并落实专题研究与日常研究这样的具体"抓手",注意多重多类资源的转化并及时更新相关教研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